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4,(1):56-56
日前,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报审的《八达岭-十三陵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终获国务院批准。该《总体规划》是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有关要求,多角度统筹编制而成。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在不同季节对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动植物实地踏查,调查范围90.8平方公里,共调查乔灌草样地210块,调查了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完成了动植物种类编目,标定了国家和北京市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划定了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进行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为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区中的居民社区系统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居民点规划的延伸和系统化。所谓社区,在《旅游社会学》上指地域团体社会及地域组织单位,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系统是社会的一部份,是指长期或相对长期居住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含农民、职工、单位和部队)。  相似文献   

4.
黎达文 《广东园林》2006,28(Z1):65-66
本文通过对国家风景名胜区环境现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分析,并以广东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率先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与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国家风景名胜区引入ISO14001标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园林科技》2006,(1):50-50
根据建设部《关于搞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经审查,建设部城建司确定北京八达岭等18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6.
十渡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渡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市级风景名胜区、市级水生动物保护区,并于近年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十渡风景名胜区丰富的人文历史及独特的景观特色成为北京郊区一处独特的旅游热线。其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特征以及委婉的拒马河河谷成为吸引游客一次次驻足的所在。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对景观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都是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作者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森林公园规划的比较,找出两者在具体规划中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实践中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两者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构改革后,风景名胜区转隶至林草部门监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该如何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通过简述湖北省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湖北省风景名胜区事业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从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保护培育规划,针对风景资源保护的专项规划,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湖景区     
《园林科技》2007,(2):I0001-I0002
石湖景区位于苏州市西南郊,距苏州古城仅4.6公里,是国家重点太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个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对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并对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全面评价,认为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有着独特的水文景观资源和天象景观资源、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以及悠久的人文景观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内外部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引入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游憩质量的重要意义,初步探索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原则、内容,并对未来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资源在肇庆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 ,源于肇庆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遗存物不胜枚举 ,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的修复和珍藏 ,留传下来 ,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广泛地分布在肇庆地区范围内的各市、县、地方乡镇。目前。肇庆地区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 ,省级风景名胜区封开龙山、怀集燕岩 ,其余尚有一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肇庆市被国务院审定为历史文化名城 ,其余尚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风景名胜资源融为一体 ,成为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构成了各级风景名胜区。大自然…  相似文献   

15.
浙中凉都     
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市城北16公里的北山西南山麓,车行20几分钟即可到达。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2001年1月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16.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中凉都     
《绿色中国(A版)》2010,(8):38-41
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市城北16公里的北山西南山麓,车行20几分钟即可到达。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2001年1月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祝亚云  王磊  江浩 《江苏林业科技》2022,49(1):24-27+33
该文以“重叠次数n”与“重叠率r”为指标对江苏风景名胜区和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在范围上的交叉重叠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为江苏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优化调整提供一定参考。截至2019年底,江苏共批复设立风景名胜区22个,面积1 664.67 km2。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6个,与其他5类共计4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8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476.62 km2。通过整合优化,江苏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的次数和重叠程度都有所降低,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5个,与其他5类共计3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7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360.88 km2。太湖风景名胜区和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最为复杂的区域,狼山风景名胜区及茅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大,规划层级高,涉及信息面广,丰富、多源、多层次的业务数据集成应用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实际,以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水平为目的,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采用GIS、卫星遥感以及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集成,研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和移动端微应用平台,实现了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一张图”和业务成果数据信息化矢量化管理,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遥感监测数据库,对推动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平台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南北湖风景区的鸟类为例,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业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