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兴化市养殖户张某进行了鱼、虾、蟹高密度混养试验,并获成功。10亩精养蟹塘收获青虾250千克、河蟹1080千克、鳜鱼180千克,亩产效益5000元以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虾蟹鱼混养中小龙虾的合理存塘量,我们从2010年开始在兴化市临城镇进行了试验。现将两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初步构建了生产实习质量的评价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建立了生产实习评价模式;利用此评价模式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级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养殖产量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等难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水产养殖及尾水治理现状、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展建议等方面,对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鳜鱼是以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要摄食对象的名优鱼类,在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中,适当套养鳜鱼,不仅能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水域溶氧及饵料的消耗,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规格及效益,还可以提高优质鱼比例,使养殖效益明显上升。在成鱼塘、河蟹塘中套养鳜鱼,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亩均增收四五百元,有的塘口甚至亩均增收上千元。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我们选取安庆市长风乡280亩连片池塘作为市级池塘养蟹示范基地,并利用其中1口池塘进行蟹、虾、鱼池塘混养模式试验示范。试验以河蟹和青虾养殖为主,同时套养鳜鱼和鳙鱼,经过10个月饲养,共生产商品蟹1775千克/公顷,青虾940千克/公顷,鳜鱼150千克/公顷,鳙鱼320千克/公顷,平均产值265220元/公顷,利润172 455元/公顷。现将试验示范情  相似文献   

7.
《科学种养》2011,(5):60-60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鳖养殖为主,惠东、三水等地则以中华鳖养殖为主;此外,黄沙鳖作为价格较高的品种,主要养殖区域在广西,近年广东也有少量养殖。市场方面,据了解,  相似文献   

8.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应用现状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池塘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本文归纳了中国淡水鱼养殖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近年中国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的示范应用情况,分析了IPA系统的组成及其优势,指出了该模式在不同养殖品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工艺缺陷,提出了优化方案和建议。笔者认为该模式适合规模化经营,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养殖效益,在推广应用时应根据养殖品种特性对IPA系统组件和养殖工艺进行调整和再创新,以便于适应不同名特优品种的需求。由于IPA模式具有节水、生态、高效、环保等优势,符合中国水产养殖的未来发展要求,因此,在中国淡水养殖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不同模式池塘主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于2006—2007年在6口不同条件的池塘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斑点叉尾鮰主养试验,主要探讨池塘条件、饲料类型、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产量、存活率、商品鱼品质和养殖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淡水小龙虾小水面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街道的水产养殖户孙建明,在2010年初尝试用一口面积1.5亩的小池塘进行淡水小龙虾养殖。2月底种草,4月中旬投放苗种,5月初开始投饲,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1.
<正>南美白对虾是海产品种,引进内陆后进行淡水养殖,现已成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一、池塘条件根据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要求,对池塘加以改造与修整。每口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深1.5~2.0米,池底平坦、淤泥少,设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虾蟹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放养密度愈来愈大,加上养殖池塘老化和水体日益污染的影响,致使虾蟹细菌病经常暴发和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细菌病的有效防治,是目前虾蟹养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生产中,鱼塘的老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鱼塘老化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养殖水体逐年变浅,达不到标准化水产养殖的需求。二是由于养殖的底层鱼类具有掏边挖坡的习性,鱼塘坍塌严重,使池塘水位变浅,影响了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探索微孔增氧技术在中规格高产蟹、虾养殖模式中的作用,2014年我们在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示范区内进行小规模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河蟹104.5千克、青虾50.4千克,亩获纯利5522元的理想效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作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兴化市老圩乡陆杨村(合作社基地)养殖区内,总面积96亩,分为3口,开挖成东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们在兴化市钓鱼镇、陈堡镇进行3种放养模式的河蟹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3口池塘亩纯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宋宗岩 《科学种养》2009,(12):38-38
近几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池塘的综合利用,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通过鲻鱼养殖生产试验,初步总结出鲻鱼体重、体长增长与温度的关系,这对开展鲻鱼养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2015-2017年,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并组织实施了"渔业名优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此项目共建立6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达3000亩,辐射推广面积7250亩;共示范推广8个名优鱼品种,即大白鱼、黄颡鱼、鳜鱼、松浦鲤、方正银鲫、怀鲶、泥鳅、柳根。其中兴凯湖大白鱼生长速度快,含肉率高,肉质营养鲜嫩,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其市场销量大,售价高,经济效益突出,每亩纯利润达3470元,与普通水产品种相比,增效450%。现将大白鱼养殖关键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宋宗岩 《科学种养》2009,(11):38-39
鲻鱼是鲻科鱼类中的一种,属海洋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盐性强、饵料要求不严格、肉质鲜美等优点,在我国海水养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养殖户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近几年在不同水体中与不同的养殖品种进行混养,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对鲻鱼的养殖方法与技巧进行了认真地总结与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鳖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探索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的仿野生鳖养殖技术,笔者2008年利用4口池塘进行了以鳖为主,搭配适量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的鱼鳖混养池塘健康养殖试验,所产出的鳖体色、品质、口感均十分接近野生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为张家港市的内陆镇。当地水源相对较差,呈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不适宜开展水产养殖,特别是密集养殖。塘桥镇正德河蟹养殖基地通过人工措施改善池塘生态条件,摸索出的虾蟹混养模式,经济收益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