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湿储法     
刘瑞征 《作物杂志》1992,8(2):39-40
饲用玉米籽粒湿储技术是在6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形势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在发达国家一些农牧结合地区的饲用玉米常规储藏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西方国家称之为高水分玉米密封储藏。我国东北长期存在玉米收获水分过高而烘晒条件又不足的矛盾,近几年随玉米产量增长使其矛盾更显突出。在此形势下,1989年国内发表文章介绍提倡这项技术,把它改称为高水分玉米发酵储……  相似文献   

2.
王惠民  曲海 《粮食储藏》1993,22(4):13-17
我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每年收购大量高水分玉米,烘后粮已占总量的70%以上.由于粮食经烘干后其生活力极低,应用钢板仓储存极易发热霉变,因而用钢板仓储藏烘后玉米安全度夏是我省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已通过省级鉴定的“钢板仓通风储藏玉米”[《粮食储藏》1991(6)]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烘后玉米钢板仓通风储藏试验.  相似文献   

3.
花生果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吸湿性强,易受高温、潮湿、阳光、氧气的不良影响。花生果有果壳保护,可以晒(烘)干,利用低温季节作密封储藏保管,对于安全储藏有好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花生仁皮薄,阳光暴晒时易裂皮变色,烘干时易发生焦斑,储藏时囤垛内积累的二氧化碳和发热时的温度不易散发,  相似文献   

4.
种子采收后,首先要进行清洁处理,连株拔回的需凉干脱粒,连果实采收的也要去杂去壳,以及清除各种附着物。在清洁处理时,必须注意需曝晒的一定要连壳晒,或是连株晒,或是上面用蔽荫物稍加覆盖后再晒,或是在通风处荫干。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求出一种耗能少、降水快、确保发芽率的烘干方法,我们进行了高水分玉米果穗不同烘干方法的对比试验。 1 材料和方法采用本市新收购的水分一致、含水量28%的玉米杂交种果穗。将果穗去净皮绒,分成两批,按如下方法处理:将第一批果穗进行一次性果穗烘干,即将待烘干的果穗装入烘干塔的烘干仓,在43℃温度下一直烘至安全水分(14%左右)后脱粒;将第二批果穗进行穗、粒两次烘干,即将待  相似文献   

6.
对粮食烘干温度和粮食储藏温度对马拉硫磷粉剂和乳剂的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烘干前马拉硫磷施于湿玉米(水分19%~20%),或烘干后施于热的(71或48℃),或冷却的(21℃)水分为12%的玉米.在21、48和71℃三种温度下,玉米的最终水分都为12%.对这几种处理玉米的储藏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即在3℃下储藏4个月,以后在16℃下储藏7个月.烘干前施于玉米的马拉硫磷经烘干过程明显降解,降解程度根据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针对烘后玉米不耐储藏的实际问题,利用机械通风使烘后玉米迅速降温、排潮及降水,提高了烘干玉米耐储能力,使其能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8.
王强 《科学种养》2012,(12):55-55
鱼的干制,就是靠自然热源或人工热源,通过加温去掉鱼体内的水分,以抑制细菌繁殖和鱼体蛋白分解,达到防腐的目的。鱼的干制品所含水分在40%以下,适于较长期保存。通常干鱼体重为鲜品的20%~40%,体积也较小,便于储藏运输。干制品储藏的质量和食用味道优于腌制品。干制加工可分淡干和咸干两种,现介绍如下:一、淡干1.工艺流程。原料→剖杀(去内脏、鳃)→漂洗→出晒→翻晒→回收→出潮→再晒→包装→储藏。2.加工制作。在晴天气温高时将原料鱼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机械设备的发展,小麦、水稻逐渐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转变。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而由于玉米的特殊性,在我国至今未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作业,但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探索从未停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收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子粒烘  相似文献   

10.
农户储藏蔬菜种子的传统做法是,把蔬菜种子收回晾(晒)干后,用玻璃瓶子或小木箱储存。用这种方法储藏的蔬菜种子,往往到了来年播种时会霉烂或遭虫蛀而降低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储藏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5个玉米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后的发芽率、脂肪酸值、降落值和粘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储藏各品质指标与储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储藏(0℃)下玉米的品质变化小,而高温储藏(40℃)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在高温储藏条件下,玉米的发芽率和粘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而脂肪酸值和降落值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由哈尔滨凯悦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及公司成员徐洪会、张雷、富乃新、朱伟霞、田霞等编写的《种子加工基础知识》一书,分为国内种子加工机械历程、种子加工基础知识、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与展望、国外种子机械发展状况等章节,对种子烘干、种子仓储、种子精选、种子预处理、预清选、种子包衣、种子粮食干燥、玉米脱粒清选、玉米果穗烘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北部,属多丘陵地貌,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由于本地区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刚收获时的水分很高,不能直接脱粒,必须放置一段时间(约90~120天),所以储藏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但目前由于农民不注意储粮方法,绝大多数是将脱皮的玉米穗散放在自家院里。上无遮盖,下无铺垫。任凭雨雪浇,这种储藏方法不仅使玉米容易生霉、生芽,而且会发生玉米品质劣变,造成商品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由哈尔滨凯悦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及公司成员徐洪会、张雷、富乃新、朱伟霞、田霞等编写的《种子加工基础知识》一书,分为国内种子加工机械历程、种子加工基础知识、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与展望、国外种子机械发展状况等章节,对种子烘干、种子仓储、种子精选、种子预处理、预清选、种子包衣、种子粮食干燥、玉米脱粒清选、玉米果穗烘  相似文献   

15.
对4.72万t水分为13.0%~15.5%的东北玉米,冬秋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气湿上升季节以密闭湿为主;度夏期间采取磷化铝片低剂量密半或间歇密半防治害虫和掏老菌危害;度夏后适时敞堆散湿降浊等技术措施。便玉米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品质陈化效果显著。曙测表明,玉米烘伤料的的酸值明显主于正常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偏高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并且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其中储藏环境中CO2浓度在各时间段的大小为:偏低水分玉米安全水分玉米偏高水分玉米,且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安全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偏低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CO2的累积量在有氧呼吸阶段随耗O2量增加而增加,在无氧呼吸阶段CO2累积量和耗O2量无关。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7.
<正>甘薯储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储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储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储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储藏。一、适时、安全收获1.适时收获要"两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水分的玉米(13.2%和14.0%)在3种不同温度(20℃、25℃和30℃)条件下,进行持续充氮气调储藏、交替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18个月,研究不同氮气气调浓度(90%、95%和98%)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0℃的条件下,维持90%以上或交替充氮的氮气气调方式都可以延缓玉米脂肪酸的增加;交替充氮延缓玉米脂肪酸增加的效果没有连续维持的效果好;氮气气调储藏启封后,玉米的脂肪酸值不会发生影响。可为粮库根据不同水分的玉米,需要控制的脂肪酸值增加值来选择合适的储藏方式(控温、充氮方式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30℃条件下,密闭储藏环境内N2、O2和CO2百分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 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在气调储藏时,对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的玉米可充分利用粮粒的自呼吸使环境中的O2浓度在21 d内迅速下降,后期可通过粮粒的自呼吸使O2浓度维持在5%左右,偏高水分的玉米在11 d内即可使O2浓度迅速下降,但后期O2浓度接近0%,无氧呼吸加剧.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0℃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0.
229kg未经处理的玉米,储藏在不通风的小仓中;229kg玉米用8ppm虫螨磷处理,储藏在通风的小仓中。用赤拟谷盗和玉米象成虫以及印度谷螟的卵加以危害,以阐明通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整个储藏期从10月15日到次年8月4日,两种储藏方式的度~日相差无几,但未通风储藏玉米的含水量要比通风的高.未通风储藏玉米中虫螨磷的降解要比通风的快得多。在这两种储藏方式中均未发现活虫。在含水量、虫蚀率和甲虫数目方面,未处理不通风储藏玉米,要比处理的通风储藏的多。印度谷螟的种群则没有多大变化。通风储藏可以减少害虫种群的水平,也减少了随之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