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茶的发现及饮用,证实了茶的兴奋、醒脑功能以及各种健身作用。由于茶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茶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久而久之,茶便被人们引入精神文化活动之中,引伸出茶道、茶礼、茶德、茶艺、茶宴、茶禅之类的概念与形式。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就越愈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养性、以茶表德、以茶倡廉、以茶为媒、以茶作禅、以茶献艺、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等项。 以茶会友: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代不少诗人就有以茶会友的诗句,如钱起《与赵莒茶宴》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现代诗人柳亚子与毛泽东“饮茶粤海”、文人鲁迅与好友上茶馆、茶楼,啜茗畅谈已为常事。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云南省发现的17个茶树新种和1个新变种,即:大苞茶、广南茶、疏齿茶、马关茶、哈尼茶、圆基茶、多瓣茶、老黑茶、勐腊茶、拟细萼茶、德宏茶、假秃房茶、多萼茶、多脉茶、紫果茶、元江茶、高树茶和苦茶。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茶树新种和新变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云南省发现的17个茶树新种和1个新变种,即:大苞茶、广南茶、疏齿茶、马关茶、哈尼茶、圆基茶、多瓣茶、老黑茶、勐腊茶、拟细萼茶、德宏茶、假秃房茶、多萼茶、多脉茶、紫果茶、元江茶、高树茶和苦茶。  相似文献   

4.
24种连蕊茶在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9月,华东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干旱给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田间旱害调查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采用叶片耐旱指数和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连蕊茶组(Sect.Theopsis)的24个种进行了耐旱潜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连蕊茶的耐旱潜力可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类,其中第一类耐旱潜力强,包括小卵叶连蕊茶、七瓣连蕊茶、长尖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大萼连蕊茶;第二类耐旱潜力较强,包括细萼连蕊茶、微花连蕊茶、黄杨叶连蕊茶、尖连蕊茶、岳麓连蕊茶、小长尾连蕊茶、钟萼连蕊茶、蒙自连蕊茶、川鄂连蕊茶、长管连蕊茶、大花尖连蕊茶;第三类耐旱潜力中等,包括荔波连蕊茶、披针萼连蕊茶、细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第四类为耐旱潜力弱,包括毛花连蕊茶、川滇连蕊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茶机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逐步扩大。为了进一步搞好当前茶机生产,浙江省茶机工业公司于1984年10月在浙江省富阳茶机厂举办了1985年度茶机展销会。参加展出的主要是本公司所属的杭州茶机总厂、绍兴茶机总厂、临安茶机厂、富阳茶机厂、嵊县茶机厂,另外还有上虞等六家配套厂参加。会上共展出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与茶     
欧阳修的一生,与茶相伴。他爱茶、好饮茶,常常作咏茶诗,或记录饮茶之事,或表达爱茶之情,又或赞茶之性。对茶事,他多有参与,既考评茶叶品质和泡茶之水品,又与友人互寄茶叶与水。对茶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关系,他见解独到,建议中肯,积极参与茶法改革。欧阳修对茶的喜爱,不但体现在个人生活与精神修养上,而且与他的政治见解和爱国之情相互交融。本文从欧阳修的咏茶诗、欧阳修的茶事活动、欧阳修的茶利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考证欧阳修与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茶录丛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名臣蔡襄所著的《茶录》,是研究宋代茶史极有价值的茶书,也是继陆羽《茶经》以后最有影响的茶书。本文就蔡襄修订《茶录》的起因、《茶录》的书法艺术、《茶录》墨迹流传诸方面作个介绍,以图能对《茶录》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咏茶     
洛卜 ﹄介︵一︶茶、茶、茶, ︸伙 发源我中华。‘: ‘ 滋润人心间,几 福及各国家。 ︵二丫茶、茶、茶, 荒山能绿化。︸ 生态得平衡,· 利益实堪夸。咏茶@王海宽~~  相似文献   

9.
正9月2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茶健康学教材《茶健康学》在福建省安溪县举行首发式。《茶健康学》内容包含茶保健成分、茶保健机制、茶保健功效、茶保健疗方、饮茶与养生等茶保健养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与数据资料。《茶健康学》主编、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院长林金科认为,现代医学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都  相似文献   

10.
马云 《福建茶叶》2016,(10):373-374
中国是茶的发源之地,有着上千年的茶文化历史。茶与茶具、茶礼等要素构成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茶本身又是这核心内容的重点。不同种类的茶,有不同的口感、色泽、香味,茶名则是一种表现茶的不同特点的重要方式,是了解茶的第一途径。因此,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茶名的翻译成功与否是译文读者能否正确地了解茶文化的关键。本文首先对茶名翻译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茶名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正确翻译茶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怡 《福建茶叶》2016,(4):154-155
茶产品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尤其是在人们的养生观念不断增强的环境下,茶产品的发展市场变得更为广阔。为了扩大茶产品的销售,很多茶企积极开展茶产品宣传。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茶产品宣传工作,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是当前茶企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对此,本文以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产品宣传的重要性以及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作用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茶产品宣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石伟昌 《中国茶叶》2013,(11):30-30
新建茶同,茶苗质量是关键,移栽时茶苗的质量更关系到茶同中茶苗的成活率、生长势、管理成本等。“茶苗县内预约育”是贵州黎平县近年采取的一种确保新建茶园年所用茶苗质量的一种探索方式,就是新建茶同生产县根据自己来年新建茶同的目标,与育茶苗商签订预约协议培育茶苗,来年再根据茶苗市场行情进行市场价采购的一种方式。黎平县自2008年实行“茶苗县内预约育”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茶农和茶业管理部门等认可,现已在贵州许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茶事活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事活动的发展由来已久,茶事活动经过各朝代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在推进茶事活动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交流。本文先分析了茶事活动的认识,茶事活动的发展,接着阐述了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以便更好地推进对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虽然是茶的发源地,但是茶品牌竞争力仍然存在不足,客户对于茶品牌的认可度不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茶品牌如何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优势,打造茶品牌形象,成为当前整个茶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当前,网络直播电商给茶品牌传播和发展带来很大机遇,为了有效将直播电商对于茶品牌宣传的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充分分析直播电商对于茶品牌传播的价值、问题,探究直播电商传播茶品牌的策略,以此推动茶品牌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时代想下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茶旅一体化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旅一体化是茶园的新型体验模式,是茶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业态。笔者在分析了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现状等的基础上,提出茶旅一体化建设应做好茶旅项目总体规划、茶旅一体化的生态茶园建设、茶旅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茶旅一体化经营实体建设及茶旅一体化中茶文化特色建设等五个方面,旨在积极推动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贵州作为产茶大省,有其独特的茶史文化和茶俗,但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以至于茶史文化传播不足。再者,加上文字记载少,更是难以提取和推广。为便于了解贵州茶史文化和茶食茶俗,文章从气候和茶树生长条件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从汉魏六朝至近代论述了贵州茶史文化发展史;从各民族的茶中,如干劲汤、罐罐茶、擂面茶、姑菁茶、打油茶以及坡柳"娘娘茶"等概述了贵州民族代表性茶食俗。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省农业厅举行了一九八六年湖南名茶,优质茶评审会议,十个茶叶评为全省名茶,五个评为全省优质茶。评出的十个名茶是岳阳洞庭春、桂东玲珑茶、古丈狮口银牙,大庸龙虾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沅陵碣滩茶,高桥银峰、古丈毛尖、沩山毛尖;五个优质茶是:东山云雾茶、江华毛尖茶、北港毛尖、岳北大白茶,青山银毫茶。在评茶活动中,联想到茶与精神文明的问  相似文献   

18.
茶起源于中国,因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并且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影响深远,茶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得天独厚,不可替代。随着茶的发展,相关的茶文学和茶文化也日渐鼎盛,诗人往往通过对茶的认识,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时寄托着深深的感触和哲学思考,因此茶文化有独特的文学性和感染力。本文对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前言通常称作夏茶的二、三次茶,其产量:二次茶约为一次茶的75%,三次茶约为一次茶的25%,即到三次茶就急减。从茶叶开始呈现好景的1965年前后来看,二次茶的产量稍有增加,但三次茶倒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0.
探访碧螺春     
我是爱茶的人。茶可消食,茶可解乏,茶可清心,茶可益思,茶的好处多得难以枚举。我喜欢茶的淡雅清香,尤其是它营造的清雅氛围,和它造就的闲适和愉悦的情调。我喝茶的历史,毫不夸张地讲,足有三十年,我几乎喝遍我国所产的名茶。这在于环境的熏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