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解析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季节性差异和共性,查明影响沉积物菌群构成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营口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差异菌群呈显著性季节演替特征(P<0.05)。其中,春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s),夏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秋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冬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尽管不同季节沉积物细菌组分比例不同,但第一优势菌门均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43.19%)。环境因子中,影响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温度、总有机碳、总氮和pH。本研究将为刺参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网箱或聚乙烯网衣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目前正在胶东半岛悄然兴起,年培育400头/kg左右的刺参苗达数千万千克。在刺参养殖池塘培育刺参苗,具有刺参苗健壮、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态无药残、中间培育成本低、池塘养殖效益好等优点。现总结培育模式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刺激了刺参育苗和中间培育产业也快速发展。在室内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饵料和人工等成本很高、病害发生频繁、用药量大、培育的刺参苗抗逆能力较差。近年来,利用浮动式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培育的刺参苗健壮、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笔者总结经验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刺参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和网笼养殖等方式,其中又以池塘养殖最为普遍,本文总结了剌参池塘养殖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期为刺参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7~9月份是气温和刺参养殖池塘水温达到最高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温对池塘养殖刺参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因此养殖单位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由于养殖池塘底部的刺参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容易腐败加上池塘内的青苔及其他藻类的繁殖与腐烂,造成养殖池塘池底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7.
池塘刺参养殖对底质的要求比较严格,研究表明,在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的池塘中养殖刺参的效果较好。而在实际生产中典型海区环境条件下存在大量软相底质的养殖池塘,尤其是在河口型海域中软相底质池塘更多。如何开发软相底质池塘养殖刺参的生产潜力,是提高养殖产量的关键。本文提供了一种软相底质池塘刺参优质健康苗种培育方法,旨在为典型软相底质池塘刺参养殖提供技术参考。1参苗筛选  相似文献   

8.
刺参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其自然资源的衰竭和消费者需求的上升,刺参的产量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的刺参主产区位于北部,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辽宁沿海,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其养殖区域,增加经济效益,作者考虑了"北参南养",利用南方海水池塘冬季养殖刺参,增加刺参生长期,缩短其养殖周期.2009年,作者于深圳以800亩海水池塘进行刺参越冬养殖实验,实验取得成功,并于2010年3月通过"刺参南方越冬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9.
陈亚琴 《水产养殖》2007,28(4):19-20
目前国内刺参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养殖、潮间带养殖、浅海底播投石养殖、围网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箱养殖、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大,已成为沿海地区的养殖热点。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技术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1~15m深的水底,要求水质清新,小型底栖生物丰富,满足其对溶氧和天然饵料的需要。但是,近几年开展的池塘养殖刺参,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水质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使刺参在一个规范适宜的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仍然是刺参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效果。黄河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11月,我们在好当家刺参养殖基地的刺参养殖池塘进行了几种不同的刺参养殖管理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添加净水复合菌和加大换水量的池塘不仅水质指标优良而且刺参未发生疾病,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黎明 《齐鲁渔业》2006,23(8):20-21
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潜力巨大,被人们称为“海洋捞金”工程,已成为沿海地区又一养殖热点。1改建养殖池塘和建造人工参礁1.1改建养殖池塘利用对虾池进行刺参养殖,虾池的规格大小和形状以不影响刺参的生长发育为原则,可因地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上市。在长达1~2年的养殖过程中,需始终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才会避免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在长达1~2年的养殖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对这些问题处理不  相似文献   

15.
李正良 《福建水产》2011,33(5):77-80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垦利县大力发展刺参养殖,全县刺参养殖突破2 067 hm~2。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我们在刺参池塘养殖的科研试验中,对池塘建造、附着基的选择与投放、苗种的选择和投放、养成期间的水环境控制、养殖池饵料培养及投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掌握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现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刺参的增养殖方法也逐渐多样化,由底播增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池塘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养殖到人工控温集约化养殖,发展很快。刺参增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我国渔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就目前这些养殖模式来看,它们都只利用了底层的空间,而中上层水体未能充分利用,致使刺参的产量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刺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刺参对底质环境的要求严格.研究表明,在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的池塘中养殖刺参的效果较好.底质组成中含粗砂及礁石多的区域,刺参分布密度大,生长快;而含细沙及泥量多的海域,刺参分布密度稀、生长慢.笔者在辽宁葫芦岛海滨附近养殖场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沙底池塘刺参养殖效果较好,现将养参技术简述如下: 一、池塘条件 试验海区池塘为潮上带砂质底质.水源为近海直接纳潮.经过检测,海水的各项指标符合渔业生产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池塘均为淤泥底质,系新开发或虾池改造而成,池塘浮游生物丰富,pH值变化幅度较大,对刺参健康养殖不利。本文通过分析pH值对刺参养殖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了调节刺参养殖池塘pH值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