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亲本来源豫麦 6 0号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细胞工程育种室与高抗育种室合作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亲本组合为豫麦 13号×郑州 831,系谱图如下 :  蚰包× 0 36    ↓    F1×山前 6 5 (14 ) 1× (郑州 17×St2 4 2 2 / 4 6 4 )     ↓     ↓百农 32 17×北京 96 12 - 2 郑州 76 1×硬粒小麦G5 98    ↓          ↓  豫麦 13号    ×   郑州 831          ↓              豫麦 6 0号豫麦 6 0号系谱图2 选育经过1989年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配…  相似文献   

2.
太谷核不育小麦标记蓝粒性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开始用转育稳定的太谷核不育小麦7739—3、贵毕农等15个品种(系)与硬粒小麦V6、V9等杂交,同时又用硬粒小麦V6、V9等13个品种作母本与5912—粒色深蓝杂交,对它们的后代进行复合杂交,并用硬粒小麦作轮回亲本,不断与蓝粒核不育株杂交。1989年在{[(核不育7739—3×硬粒小麦混粉)×(硬6×5912—粒色深蓝)]×硬6}×硬粒小麦混粉的后代中获得15粒蓝粒全不育株,58株白粒可育株。  相似文献   

3.
<正> 一、郑州853 郑州85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用郑州683与山前杂交第二代选株作母本,用郑836与F49~70第一代作父本,经聚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长芒、白壳、红粒、角质、长方穗。是一个多花多实大穗型弱春性中熟良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试种,认为郑州853是一个有苗头的新品系。其主要优点是: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的抗锈育种是防治锈病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寻找抗锈基因,摸清抗锈性遗传规律,对有目的地选育抗锈良种,创造多基因品种,合理安排抗性基因的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小麦抗叶锈遗传的研究,国内尚缺资料.我们为了给育种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于1978和1979年分别配制了若干组合,以研究小麦品种抗叶锈性的遗传规律,1980和1981年对其第二代抗性分离取得了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 1978年配制了7个抗病与感病的杂交组合,包括高加索×矮丰4号、百泉40×F_18-71、阿芙乐尔×四川764、郑州764×阿芙乐尔、郑引4号×安选5号、郑引4号×许丰一号、弗朗塔×郑州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种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2.33×10~8ha,为水稻的1.4倍,我国小麦播种面积约2.93×10~7ha,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自1951年Kihara用尾状山羊草作母本与普通小麦白芒红杂交并回交,得到第一个普通小麦雄性不育材料算起,其间包括1962年Wilso和Ross用提莫菲维小麦作母本与普通小麦比松杂交,得到T型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6.
一、来源及产量表现郑州7297系省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1972年用毛阿夫×郑州6号等四父的杂种第二代选株作母本,以6609(丰产3号×郑州5号)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原系谱号为7297—3—3—(2),于1978年首次参加鉴定测产,产量居首位,亩产803.5斤,比对照种丰产3号增产17.2%;1980—  相似文献   

7.
利用花药培养构建小麦DH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单倍体加倍(DH)群体的建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构建小麦DH群体,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以郑州8761×川育35050、花培3号×漯麦4号、0131H-66×R8320三组合的F1代进行花药培养,分别建立了3个小麦DH群体。3个群体规模均较大,性状分离幅度广,类型丰富,便于进行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8.
“郑6辐”     
一、来沅用(辉县红×内乡5号)F_2×黑麦育成的郑州6号,又经68—69连续辐射诱变,74年选育成的。二、产量表现郑6辐在郑州连续四年产量试验,74年测产,亩产753.5斤,比丰产3号增产18.7%,75、76、77年三年中肥组区域试验,产量均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是南疆重要的小麦产区,“九五”期间种植面积稳定在10.3×104hm2左右,总产60×104t以上,但由于小麦生产未能紧密结合市场,出现了农民种植小麦单产高而效益较低的矛盾。根据“九五”期间实施“阿克苏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提出了阿克苏“十五”期间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途径和关键技术对策是:(1)调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9×104hm2左右,确保小麦总产54×104t,以保障本区粮食供应安全;(2)优化小麦品种结构,迅速提高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要尽快淘汰劣质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邯5316、新冬20号、新冬22号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并适当推广强筋优质(专用)小麦;(3)大力示范推广小麦科学栽培管理技术;(4)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发展现代间套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提高麦田单位面积产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Eberhart&Russel模式估算了1995年四川凉山州8个小麦新品种(系)在7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稳定性,表明:品种(系)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西辐五号为高产稳定型品种,91γ—363和88—16—2为中产稳定型品种(系)。7559和3033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同环境的关系存在非线性关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稳定性方差σ2i分析表明,7559为高产不稳定型品种(系)。阐明了回归分析模型是测定基因型对于环境响应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凉山州选择小麦生产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特性及其鉴定方法…·—··,…3(2) 专 论“—“””“““““‘“-’“一“””—‘““’—-“’“ 小麦花后叶片氮素变化动态与于物质积累 江苏省发展麦(油)后ji生产的技术对策…··’2(1)的关系…………………。…………………·.3(6) 1988年江ig省棉花生产特点和配套栽培 应用微机探讨油菜高产经济栽培规律的研究 扶术……………………………………·。4(16)刊报·、,…………………………,…………·3(10) 立足长远汪诀 j)步发展g粮生产……·,……10(1)江苏省浪棉油作…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选育过程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矮早781),系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于1978年用郑州761作母本,偃师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年选育而成。1982年第四代出圃,系圃号为78(1)—0—1—8—1,代号为矮早78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由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双单倍体DH2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大多数双单倍体小麦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相同,这是染色体经秋水仙素成功加倍的结果。同时在少数细胞中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块状移动”,在这些“块”中存在少数“染色体落后”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在染色体加倍过程中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南省“125”科技兴农示范工程2000万亩小麦高产开发总结会于8月6—9日在郑州省科技馆召开。20个县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张志平副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省农科院小麦所专家王绍中、范和君作了争取小麦再高产的技术报告。漯河市、太康、永城、浚县等地的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总结交流了1991年大灾之年小麦高产的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为1991年的麦播准备做了切实安排。从会议上获悉:  相似文献   

15.
1 标注与著录要求本学报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张××、李××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具体处理方法见文献[3]。”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应全部列出;若超过3位时,只列出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隔;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80年晋麦11号审定以来的8年间,我所选育的新品种(系)在山西省南部冬麦区1988年度小麦品种区试、预试的所有6项试验中全部夺魁。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小麦育种水平,现将我所选育的4个小麦优良品系进行较系统的综合评价。一、旱地小麦优良品系—平阳27 平阳27是旱地小麦优良品系,组合是:(耐雪×5027)×036]×[(76-1295×卫东7号)×向阳4号]。具有耐旱、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1.有较佳的耐旱、丰产性能.在雨水充沛的年份或地区产量可大幅度提高,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如在1986年度山西省南部麦  相似文献   

17.
将秦岭黑麦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 39个小麦与秦岭黑麦杂交 ,从杂交成功的 16个组合后代中发现“中国春×秦岭黑麦”与“新中长×秦岭黑麦”的F1能够自然结实产生有生活力的杂种。其中植株 (中国春×黑麦 )F2 - 2和 (新中长×黑麦 )F2 - 2进一步自交、回交结实性较好。并从后者获得了遗传上稳定的染色体数为 42的纯合小麦新材料 99L2。秦岭黑麦的抗条锈特性已被转移到 99L2遗传背景中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8.
郑州8761小麦种植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郑州8761小麦新品系种植方式的研究表明,郑州8761的种植方式以20cm等行距或13.3cm×26.6cm宽窄行种植较为适宜,行距过宽,会影响到亩穗数,进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郑6辐小麦品种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用(辉县红×内乡5号)F_1×黑麦杂交育成的郑州6号,经过1968、1969年连续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1974年以来,经过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和多点示范表现增产显著,是我省中肥水平,水、旱地利用的一个优良新品种,目前,正在适应地区扩大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 1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用京系41×南81的杂交一代作母本,“秋丰”作父本进行复交,系谱选育而成,原名“842563”。1992年5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