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博州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博州地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山洪成因及特征、历史山洪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博州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近期、远期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山洪灾害损失;近期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远期建成及完善山洪灾害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防洪对策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对滑坡、山洪沟和泥石流沟的治理步伐;进行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山坡草场改良和山区天然林封育及水土保持林草地建设;建立及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遇警预报系统,制定山洪灾害防灾预案、救灾措施及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对人民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广德县域内溪涧密布,无量溪河和桐汭河是域内主要的河流。经过各届政府努力,广德县通过山塘建设、水库病险加固、河道整治和封山育林等,但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依然偏低、防洪体系不健全,一旦遭遇暴雨,导致洪水爆发,给广德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针对广德县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治理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是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做好洪水组合计算,是坝系工程除险加固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以山西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将坝系内大中型淤地坝划分为若干层次,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从而直观、快捷地分析流域内各坝的分布特征及上下游坝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洪水组合和水文计算方法,为坝系工程除险加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神池县的主要河流有朱家川河、县川河、野猪口河和涧口河等4条,均为间歇性季节河流,纵横全县10个乡(镇),平时干涸,雨后暴发,极易造成洪水灾害。2012-2013年间,重点对朱家川河黄泥井桥至石窝村10 km河段进行了治理,新建重力式浆砌石堤防10 932 m,旧堤加高加固2 072 m,丁坝11处共48条,支流入河口工程6处,漫水桥3座,排水口18处,河道清淤疏浚1 000 m,以及相应的附属建筑物,工程总投资2 911万元。工程修建后,可有效提高防洪标准。介绍了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并对河道治理与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营河位于右玉县东北部,属黄河流域苍头河的一级支流。长期以来,马营河流域治理缺乏统一规划,河道治理没有全面开展,两岸修建的一些防洪工程,分布零散,毁坏也比较严重,全河段的综合防洪能力低于5 a一遇洪水标准。加之近年来河道采砂,私挖乱采,大量弃渣与垃圾堆放在河道,严重影响河道正常行洪和生态环境。为了防洪减灾,保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展生态旅游,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脱贫攻坚;开展马营河河道治理势在必行。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马营河河道治理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河道治理现状,规划布局了堤防、护岸、疏浚、蓄水、排水及植物防护等工程,并进行了具体设计和综合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艾比湖流域年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比湖流域的博尔塔拉河(博河)和精河为例,基于1961-2008年的径流序列,运用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艾比湖流域年径流变化的趋势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从长时间尺度上来看,艾比湖流域博河和精河两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从短的时间尺度上来看,流域内两条河流的径流量又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艾比湖流域河流的年径流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3)在20~25年的时间尺度上,两条河流均经历了一个丰枯交替;在10~20年的周期尺度上,博河和精河径流量经历了多次丰枯交替;在10年以下的周期尺度上,两条河流的周期性都比较复杂。(4)博河和精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比较显著,两条河流均在1998年发生了一次由少到多的转折突变。  相似文献   

7.
湖北长江特大洪水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湖北省1998年长江防洪基本特点,分析了湖北长江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一是防洪标准低,二是江湖关系恶化,三是堤防自身存在薄弱环节,四是分蓄洪区运用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高加固堤防、扩大河道行洪能力、建设蓄滞洪区安全设施、主要支流上兴建控制性水库、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及提高非工程措施防洪水平等防御特大洪水的综合性对策,并对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长江防洪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分析营口市以往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改变过去的防洪理念,将河道生态建设从以前单一河道防护性工程整治转变到现在以河道生态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整治上来。把保护河道生态原始资源,保护河道环境,作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抓流域治理,逐步走向河道治理,从小到大,分区、分段实施。依据水流特性,制定防洪标准,确定堤防设施。提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艾比湖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艾比湖流域的博尔塔拉河(博河)和精河为例,基于1961-2008年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内2条河流的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48年来,艾比湖流域博乐站和精河站降水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博乐站的线性倾向斜率为8.54mm/10年;精河站的线性倾向斜率为12.74mm/10年。(2)博河和精河年径流量均呈现极显著的增加趋势,其Z值分别为2.42和2.45,两者均通过а=0.05显著性检验。(3)艾比湖流域年降水量序列的小波系数等值线分布比较密集,存在明显的小波系数高低值中心震荡。两站年降水量在48年的时间序列中存在多个周期。(4)流域内2条河流均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尤其以年代际周期最为显著。在每个周期中径流量又经历了几次"丰枯"交替。(5)博河和精河2条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和0.490,均通过a=0.01的R显著性检验,表明降水是流域径流量的重要补给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措施对秃尾河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是影响流域产汇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双累积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秃尾河流域降水及河川径流、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及其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6.4mm,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3.4亿m3,1977年后年径流量呈显著性减小趋势。与1977年之前相比,在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下,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下降,枯水期径流量比例上升,季节分配趋于均匀。相似降水条件下,场次洪水总量、洪峰流量减少,洪水过程均化。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渭河下游洪灾分析及防洪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渭河下游洪灾是渭河上中游地区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入渭泥沙增多、泥沙大量淤积在下游河道,抬高下游河床,南山支流堤防质量差和排洪通道不畅等因素所致。渭河下游防洪存在着泥沙大量淤积、河势不稳多变、南山支流堤防标准低、水患威胁日益严重等问题,渭河防洪对策是在渭河全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加高加固防洪大堤和南山支流堤防、加强河道整治工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及建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胜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96-98,215
湖南省由于近年来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和人口的增加,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的18 500 km2增加到47 000 km2,造成土地石化、淤塞塘库,水旱灾害加剧。治理水土流失必须要加强宣传和预防监督,增加治理力度和加强科学研究等,才能全面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铜仁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铜仁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了铜仁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其危害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洪涝、干旱及重力侵蚀等灾害加剧;提出了铜仁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近、中、远期目标及措施;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提高法制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堤防对防洪安全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的主要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生物潜蚀和风力--水力锓蚀。系统地归纳了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的主要形式与危害,并结合工程整险实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徽潜山沙堤防护生物措施优化配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了影响沙堤护岸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 2种沙堤植物护岸优化配置模式 ,通过连续 4年的定位试验观察 ,结果表明 ,建立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沙堤滩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提高沙堤固土防冲和防风效能 ,这一成果对长江中小流域沙堤防护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道堤防工程系黄河下游防洪的主要屏障,适时搞好其维修加固,对抗御黄河洪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惠民县河道堤防工程老化评定,对老化评价的内容、方法及成果分析计算进行了研究,为黄河下游河道堤防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三门峡水库长期运行情况及库区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因素,对降低潼关高程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汛期不完全畅泄、低水位运行时间短、汛期控制水位发电、汛末过早蓄水、非汛期运用水位高是潼关高程抬高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枯水系列加重了潼关高程的抬高。改变水库运用方式是降低潼关高程的最重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河道整治工程、潼关河段清淤工程等对降低潼关高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认识库水位下降对残积土边坡力学响应的作用机理,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以及非饱和土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库水位下降条件下残积土边坡的渗流场、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过程中,路基内浸润线随下降速率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但随时间增长趋于一致;路基内孔隙水压力及位移均随水位下降持续时间及下降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坡体土有效应力逐渐增大,但总应力不变;边坡安全系数随时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建议在水库泄洪管理方面,适当控制泄洪速率,同时加强路基坡体排水,以有利于库岸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遥感技术——假彩色合成卫片目视解译出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从政策上和措施上提出治理途径,计划在6个大水库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以便自然和人工调蓄雨水。这既有利于水库防洪,又增强了淠史杭灌区的农业后劲,从宏观上收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