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人工微粒饵料研究的进展很快。自从 Jones(1975)报道采用人工微粒饵料培育罗氏沼虾等动物幼体以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很多,目前已有商品人工微粒饵料出售。国内已见到几种用于虾苗和鱼苗的微粒饵料产品,但市场销售和应用情况不尽人意。除商品比价和使用者观念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如何解决养鳖的饵料一直是养鳖户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养鳖户的经验进行总结,将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介绍如下。1 配合饵料 配方是:动物蛋白源(鱼粉、各种动物肌肉、蚕蛹、血粉)35%、豆渣25%、麦麸25%、谷芽6%、面粉6%、植物油1%、骨粉1%、食盐1%,外加少量的维生素、抗菌素,用以上各物混合搓成细条状投喂,要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3.
4.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5.
6.
7.
在青虾育苗中,饵料是影响幼体变态和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2000年,我们在进行青虾育苗试验的同时,进行了青虾幼体饵料研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这种对虾饵料机,在原料混合部分,采用了不连续有规律的斜桨式叶片输送原料,有利于搅拌;为防止原料向一端集中,还设计了两端斜向相反,且以出料口为中心逐渐变位的搅拌体。在原料的搅碎上,采取了定齿与动齿交错的办法,达到将结团结块原料或杂鱼虾全部挤碎的目的。在颗粒成型部分,采用双螺杆结构,提高了螺杆的挤压效率,模孔通过性能好。该机作为加工含水率较高的和混合小杂鱼原料的对虾饵料加工,是一种良好的小型机型。  相似文献   

9.
在2.6亩池塘进行了草鱼种投喂自制的91-Ⅲ号配合饵料试验,结果:亩净产鱼种1157.8kg,其中草鱼鱼种1009.6kg,鲢鱼种148.2kg。草鱼种系数1.36。  相似文献   

10.
鱼饵桡足类选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世杰  刘敏 《福建水产》1994,(2):36-37,64
桡足类在鱼类人工育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大类优质饵料生物对象。特别是在后期仔鱼——稚鱼——幼鱼阶段,更显示较高的饵料价值。桡足类生化成份丰富,具备高度营养,按%干重计,蛋白质可达50—80、脂类6—34、碳水化合物12—23,且含有廿碳五烯酸(20:5ω3)和什二碳六烯酸(22:6。6)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海产鱼苗摄食了桡足类,就比单一摄食卤虫幼体优越得多,存活率高、生命力强,对人工培育健壮鱼种大有裨益。 除了以个体小、容易培养、能形成单种优势、对环境适应力强、食物链短的非肉(捕)食性种、发育快、排卵次数频繁、产卵持续时间长、繁殖力强等作为理想的选种条件外,选育技术尚有若干问题值得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产试验,分析了鳜鱼苗开口饵料(鳊)的配置方式和催产时间以及鳜鱼苗阶段的疾病防治。鳊的催产在水温23℃时一般宜在鳜产卵后40小时进行。福尔马林和食盐对寄生在鳜鱼苗体表上的车轮虫和斜管虫以及鱼苗体表的杂质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6):18-18
1 饵料多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仅提供了优质天然饵料,降…  相似文献   

13.
使用颗粒饵料养殖鲈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颗粒饵料养殖鲈鱼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颗粒产与使用鱼浆比较,鲈鱼增重率提高2.70%,饵料系数降低27.6%。  相似文献   

14.
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是一种介于动、植物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生物,具有动、植物性质的蛋白质组成。但因对其被水产动物消化利用程度上的分歧,以往一直未将其当成饵料生物来开发利用。近几年来日本等国产广泛地用作仔鱼和稚鱼的饵料,作为专利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本文介绍了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征、培养技术、生化成分及作为鱼类(虹鳟和真鲷)饵料的效果等概况。  相似文献   

15.
一、饵料多样性 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载中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  相似文献   

16.
17.
杰林 《河南水产》1999,(1):30-30
1 鱼鳖混养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与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淤泥,改善池塘水质条件,有利于鳖与鱼类生长。鳖除吃去一些体质瘦弱、病、死鱼外,其粪便还可肥水,以繁殖大量浮游生物,为鲢鳙鱼提供饵料。另外,鳖的食物残饵剩渣也能为鲤鲫提供饵料。如此培肥水质,饵料互利,双增双收。无论幼、成、亲鳖池,均可放养鲢、鳙鱼,少量草、鲤、鲫鱼占15%,草鱼  相似文献   

18.
3种饵料对暂养长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楚  王亚  王春琳 《水产科学》2011,30(3):140-143
用缢蛏、凡纳滨对虾、弧边招潮蟹投喂暂养长蛸,通过测量长蛸的摄食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分析3种饵料对长蛸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弧边招潮蟹的长蛸摄食稳定,生长快,特定生长率及饵料转化率高,活动力强;投喂凡纳滨对虾的长蛸开始摄食量较大,生长较快,饵料转化率较高,一段时间后生长减慢,最后几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人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广开饵料来源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日本的生物学工作者自七十年代以来进行了利用光合成细菌养鱼的研究。经十多年试验,已获得显著效果。据报道,日本静冈县、高知县养鳗场,用光合成细菌喂鳗,所养的鳗鱼色泽天然,增肉率显著提高。用光合成细菌喷鲷和淡水白鲫,也取得了仔鱼生长发育良好、鱼体整齐、成活率高的效果。他们认为,用光合成细菌养鱼,具有饵料效率高、生殖率和抗病力强的效果,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关于鲤鱼营养学研究1.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最重要的营养成份,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就成为鱼类营养学家们普遍关注的课题。迄今所报道的鲤鱼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表1)。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试验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