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种期对免少耕田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影响显著,早播发病重,适期迟播可减轻病害发生;播种量对小麦纹枯病影响不明显;随施肥水平的提高,病害有加重趋势,侵茎率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麦产区间病害发生与损失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也  蒋沁宏  车琳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4):278-285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各产区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小麦五大产区(华东麦区、华中麦区、华北麦区、西北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具有区域性特点,华东和华中麦区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且造成产量损失占比远超其余三大产区;华北麦区以白粉病发生最重;西北和西南麦区锈病和白粉病发生最重。我国小麦病害防治效果显著,华东和华中麦区赤霉病、纹枯病的年均挽回损失率均在80%以上;华北麦区年均挽回损失率最高的病害是白粉病(84.43%);西北和西南麦区对锈病年均挽回损失率分别为78.20%和85.26%;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挽回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江苏免少耕麦田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耕作法对小麦纹枯病间消长动态影响不大,免少耕田纹枯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略高于常规耕田,但年度间有波动。杂草对纹枯病影响较明显,免少耕田草害重,病害也重。肥力因素病害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法对病害的影响,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发生。早播加重免少耕田纹枯病病情,适期迟播可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病害消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规律大体有冬前发生期、越冬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枯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越冬前和早春拔节期有2个发病高峰,小麦根围土中病原菌群体数量消长也出现相应的2个高峰,病菌数量高峰较小麦发病高峰约提前20—25天。秋冬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冬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象因素是温度。相关性测定表明,温度与病害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因地制宜适期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和冬前防除麦田杂草等栽培技术,均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麦纹枯病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仅为零星发生,到90年代后期发生为害明显加重,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 发生流行动态1.1 发生面积和范围迅速扩大 1996年以前,小麦纹枯病在河北省只是零星发生,发生面积不足小麦病害发生总面积...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采集病株标本、室内人工接种、大田病情调查等方法,对小麦纹枯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侵染小麦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是导致小麦纹枯病的优势种,水稻纹枯病菌虽然可以侵染小麦,但致病力弱。前茬为水稻或旱作物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主要病害,每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小麦纹枯病常与小麦根茎部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混合发生,发病早期症状相似,影响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目前,小麦纹枯病菌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常规PCR和Real-time PCR [3,4]。常规PCR和Real-time PCR具备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但这两种检测技术对仪器设备和  相似文献   

9.
2007年河南许昌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1种主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07年该病发生程度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1年.笔者对2007年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已逐步上升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其为害同水稻纹枯病一样,具有发病快,为害重的特点,严重时中心病团出现死穗。从1996年开始,小麦纹枯病在我县小麦生产中逐步蔓延,1997年调查25块田,平均病株率为3...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发生面积和程度为近年来少见,对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笔者总结了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的特点,从菌源、气候条件及品种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2.
鄂北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清 《植物医生》1998,11(5):15-16
我市地处鄂北岗地,小麦年种植面积6.5万公顷,单产在全国居高产行列。小麦纹枯病是我市小麦的主要病害。1998年,我市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其发生特点及原因如下:一、1998年病害发生特点1.秋冬见病早,春季病情上升迅速。97年10月30日即在早播麦田见病...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1])。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几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面积连续在300万hm~2左右,危害严重~([2])。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控制该病害主要依靠药剂种子处理结合春季喷雾来进行,所用药剂包括井冈霉素和以三唑酮为代表的三唑类化学药剂。随着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Pellicularia gramineum Ikata et Matsmura)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各麦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水稻、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病面积大、为害重.一般田块病株率40%~70%,减产10%~20%.重病地病株率100%,减产达30%以上.目前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我市春季麦田一大病害,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和掌握小麦纹枯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对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2a江苏各地小麦播期普遍偏迟10~20d。各地调查表明,迟播田小麦纹枯病发生为害明显减轻。小麦适期晚播可减轻病害,降低草害,防止春季冻害,且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可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综防技术要点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410125)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新上升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1发生及为害小麦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夏。小麦播种后,发芽时如果受到病菌侵染,便可引起烂芽枯死...  相似文献   

17.
宿县地区地处淮北平原,属黄淮海冬麦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3.3万hm2,是我国重要小麦产区。1998年因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异常的气候条件不仅造成小麦受渍、倒伏,而且导致多种病害流行。本文报道今年宿县地区小麦纹枯病、叶枯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发生状况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水平,对2001年以来湖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和在湖北省进行区域试验的447份小麦品系进行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1)参试品系中有1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高抗,未发现对纹枯病表现高抗或免疫的材料;对赤霉病和纹枯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4.30和3.49,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3.43和8.34,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2)审定品种的综合抗性水平不高,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分值为12.47,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对其他3种病害的抗性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审定品种的单产呈增加趋势,株高在不断降低,生育期相应延长,综合抗病性也在增强。3)审定品种的综合抗病性与对条锈病抗性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38;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产呈显著负相关;对赤霉病的抗性与株高无显著相关。鉴于此,湖北省需加强抗病育种力度,同时应充分做好小麦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点病 (wheat sharp eyespot),几乎遍布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各麦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为害,是这些麦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了解决小麦纹枯病对麦产区造成的威胁,国内外学者已就该病害的病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在控害增产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发生为害简况   20世纪 70年代以前,小麦纹枯病在我国─些麦区虽有发生,但不普遍,为害不太严重,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80年代以后,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抗纹枯病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纹枯病(Corticium gramineum I-kata et Matsuura)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冬、春降雨偏多和苗期遇先高温后低温的天气,最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据调查七十年代以来,小麦纹枯病曾在我省绵阳、雅安和川东等部分地区造成灾害,近年更为突出,如1980年该病即在我省丹棱,夹江等县造成严重灾害;丹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