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绿篱梯地技术、秸秆还田、绿肥的应用及生物固氮等传统生物技术在培肥地力方面的应用,唤起人们对生物技术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1.改土根据土壤质地不同,采用客土改园方式改良土壤。对过于黏重的土壤,适当掺入沙土、河泥等进行改良;对于保水、保肥性差的沙性土壤,则应掺入适量黏土进行改良。2.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量施入腐熟  相似文献   

3.
连续 6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在旱坡地上修建反坡梯土 ,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的作用 ,能够将旱坡地面上的冲刷水变成地下渗透水 ,确保反坡梯土内的肥水肥土不被冲刷流失 ,把“三跑土”变成“三保土” ,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山地茶园进行改植换种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实施退茶还林、建设标准梯层茶园、梯壁留草种草、园面覆盖等水土流失防止措施,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特定土壤养分条件下根施氮(N)、磷(P)、钾(K)肥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的产量效应,以期为核桃生产园的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温185号核桃单株产量(G)以2为底的对数(log2G)同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N肥的施用量(纯氮量,N)、N肥施用量的自乘(N×N或N2)存在极显著(P=0.002)的线性相关关系,即:log2G^=2.940 7-0.243 8P×K+0.077 2N-0.033 7N2.[结论]在土壤有效P、速效K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及以上(有效P≥14.34 mg/kg,速效K≥77.31 mg/kg)的生产园,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对新温185号核桃的单株产量存在负效应.并且在特定的土壤养分(碱解N 77.69 mg/kg)条件下,当N肥施用量(纯氮量)小于1.145 4 kg/株时,N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单株产量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改土根据土壤质地不同,采用客土式改园方式改良土壤。对过于黏重的土壤,适当掺入沙土、河泥等进行改良;对于保水、保肥性差的沙性土壤,则应掺入适量黏土进行改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量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辅施化肥。每667米2施有机肥5000~1万千克,均匀撒施后翻耕,使之与土壤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土壤养分状况与培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对贵州省 9市 (区、州 )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水地高、旱地低的趋势 ,速效磷含量较 1985年成倍上升 ,速效钾含量明显下降 ,微量元素较丰富。根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推广秸秆还田、合理施用钾肥、有机无机肥均衡施用、生物梯化的土壤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屏边县山地种植猕猴桃普遍依历史地貌建穴而植,难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问题,选用80型中型挖土机以水平等高线,按4.5~5m宽开挖梯地建园。梯地墒面开挖深度80 cm以上,开挖过程中将犁底层生土用于培埂,肥土留于台面,梯地墒面内侧靠埂开挖宽40 cm、深60 cm的辅助排水沟建园,可以一次性梯地化整地到位,便于后期机械化操作等生产管理程序能顺利实现。一次性梯地化整地到位,是山地建设丰产稳产猕猴桃园基础性工程,值得在山区猕猴桃种植中推广应用。现将其  相似文献   

9.
1 5a 来,南 通市耕 地土 壤 有机 质 、全 氮 含 量 逐年 上 升, 速 效 磷 稳中 有 升, 速 效 钾 逐年 下降,但 降幅趋缓 。增施有 机肥料、实施平衡 施肥、推 行旱改水 ,是培肥 地力、改 良土壤的 有效措施 。  相似文献   

10.
旱地土壤培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N、P化肥,能够明显地提高小麦产量,并可给耕层土壤积累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和N素,增长幅度10%左右;单施有机肥虽能很快地培肥地力,但在增加产量上同化肥处于相当水平;有机肥配合化肥,既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又能快速、全面地培肥土壤,在实践中应大力倡导。当耕层土壤碱解N含量达90μg/g左右时,可能引起小麦倒伏。  相似文献   

11.
<正>1低产茶园的成因自然低产,栽培年份长,树势衰老;1.2茶园基础差,缺株断行严重,行距大,茶丛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土壤结构差,养分少;1.3茶树品种质劣,混杂或盲目引种;1.4栽培管理水平差缺肥严重,营养不良、修剪措施不合理、采摘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力等。2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低产茶园飞改造技术措施可以综合为三改、两管、一合理。2.1三改:改树、改土、改园2.1.1改树:改树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树冠更新另一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稔人工栽培中Ca、Mg、B3种元素对地稔生长的影响,为地稔人工栽培中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生地稔为材料,试验设Ca、Mg、B肥单独施用、两两配施和3种肥料混施处理,设不施Ca、Mg、B肥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地稔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Ca、Mg、B肥均可有效增加地稔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量、结果数和干物量,其中Ca肥、Mg肥有利于地稔地上部茎叶的生长,而B肥有利于提高地稔的开花量、结实率和果实产量.[结论]Ca、Mg、B肥利于地稔的生长,配合施用对促进地稔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采用15N示踪法,对不同施N水平下大豆产量及大豆的N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说明,在岗地白浆土上,不同施N水平的大豆产量差异显著,在一定施N水平条件下,大豆的N肥利用率随施N水平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贵州旱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和主要整治技术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贵州旱坡耕地水土流失面广、程度较重、危害大,为此.全省开展了旱坡耕地坡改梯工程、生物护埂梯化和农艺技术试验研究,并示范推广。通过实施土面平整、拦截水土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加速坡土梯化和培肥土壤的进程.实践证明在贵州省山区耕地.特别是旱坡地采用是可行的。这项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全省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扣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经过1992-1995年四年对宾县坡耕地薄层黑土中低产田进行定位培肥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改垄向,带状间作,机械灭茬,增施农肥,配方施用化肥等综合培肥措施后,土壤有机质净积累0.023%〈全氮净积累0.087%。土壤容重降低了0.23g/cm^3,田间持水量增加了8.4%,明显地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释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作物产量较对照增加18%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年,广安市加大了中、低产田土的改造,将一些坡薄地或一些小块的稻田改造成较大块的新梯田,能机耕机收。新改的稻田土壤潜在肥力水平低,保水能力差,管理难度大。为了新改稻田稳产、增产,要选择抗逆性强,耐脊性好的适路品种。同时要对新改稻田培肥地力,包括种植绿肥,水旱轮作等,大量增施有机肥,合理补施追肥。在栽秧以后不能断水,并同时加大田间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蔬菜农产品品质与产量,影响农民种田效益,CD区现有蔬菜面积200.0hm2,是CD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土壤质量状况对蔬菜生产影响很大,以下将蔬菜产区改土壤培肥提开土壤质量而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昌宁县从 1993年起开展了硅肥在甘蔗施用的示范推广试验 ,经四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甘蔗是喜硅作物 ,土壤中有效硅含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土壤对甘蔗的供给水平 ,公顷硅肥施用 750千克在甘蔗上能显著地增加产量和含糖量 ,甘蔗公顷增 2 9. 66吨 ,增 4 0 . 55% ,糖份提高 0 . 12 4 5% ,增 8. 5%。公顷施用 4 50 - 750千克黄磷炉渣硅肥可获得增产增糖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由左右地轮分别经传动装置带动输肥装置和撒肥装置完成输肥和拨肥,不需额外动力,只需牵引动力。该机肥箱容积为2 m3,工作幅宽2 m,纯生产率0.8~1.6 hm2/h,配套动力为18~30马力轮式拖拉机。  相似文献   

20.
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环境学和农业工程学等理论和技术,深入分析了双柏县中低产耕地障碍因素及其主要成因,分别探讨了干旱灌溉型、坡地改梯型、瘠薄培肥型、综合障碍层次型4种中低产耕地类型的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