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不同机插、品种、秧龄三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机插比普通毯苗机插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较大,插后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成穗率高,群体光合势大,足穗大穗,结实率高,产量高。钵苗摆栽机插技术应配套生育期和秧龄相对较长的中熟品种,比普通毯苗机插短秧龄早熟品种增产显著,是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行水稻集中育秧及配套技术,以全面提高秧苗素质,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提高水稻产量。总结了安徽省近年集中育秧和机插秧的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1明确技术路线,选择适宜配套品种以标准化育插秧(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化栽插→配套大田管理)为主线,融合农机农艺技术,主攻育秧薄弱环节,培育出适宜机械化栽插的适龄壮秧。以空闲田、油菜及早熟小麦茬口的一季稻为重点,实现机插品种、插秧机械和育秧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配套,逐步向双季早稻和中迟熟  相似文献   

3.
什邡市水稻机械化插秧集中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机械化插秧是提升水稻生产能力,推进水稻生产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转变,提高种稻经济效益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要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就是育好秧苗。根据我站多年的研究和生产示范,提出以下育秧技术,指导什邡市2014年水稻机械化插秧集中育秧工作。一、品种选择选择全生育期不超过150天的中熟或中早熟水稻品种,如B优838、B优  相似文献   

4.
水稻嘉育253机械插秧的效果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嘉育253是嘉兴市农科院与余姚市种子管理站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在余姚市大面积作机械插秧栽培,苗期耐寒性强,秧龄弹性大,生长繁茂,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青秆活熟,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丰产性好.栽培上重点抓好育足育好壮秧和机械插秧等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平原地区直接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农民逐渐减少,适度规模经营的兴起,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成熟,早中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育成,克服了机育机插水稻生育期延长不能适时收获的缺点。本示范试验项目通过硬盘营养土育秧,适时早栽,控窝增苗,栽后早管等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早中熟水稻品种的丰产性,达到省工、减投、稳产、时时收获的效果,将推动机械化育插秧在成都市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效益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成本低、效率高,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农业机械育插秧与手工插秧的同田对比试验,从水稻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机械育插秧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比人工插秧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插秧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省时、省工、提高效率等优点。基于此,详细介绍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机械化育插秧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整田准备、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具有省工、省时、提高效率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如下:1整田准备田块要整平并沉淀,达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沉淀不板结,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水深1~3厘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吉林省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种的千粒重、品种的着粒密度、品种的结实率、品种株高、品种穗长、品种的有效穗数、品种的每穗粒数这7个产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吉林省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并提出了吉林省高产育种栽培措施和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6年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2006年结束区域试验的27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4个熟期各品种(系)区域试验3年的平均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对不同熟期的品种(系)应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在高产育种中应因熟期不同区别对待.对于中早熟品种,高产育种时应选择穗数中等、穗粒数和千粒重不太高、结实率较高的品种.对于中熟和中晚熟品种,高产育种时应选择中高秆大穗品种,同时注意提高结实率.对于晚熟品种,高产育种时要兼顾各因素,不能片面强调单一的因子.各个熟期高产育种的共同点是都应选择结实率较高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超早钵育试验选择的试验品种是建原香177,11叶品种,最终提早10天成熟,建原香177产量为524.5公斤/亩,中秋节前加工出大米,达到预期目标。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是指在增加保温措施和增温措施的大棚内,利结合机械钵育摆栽秧盘,将晚熟、优质高产品种进行超早育秧,超早钵育技术使水稻在插秧前较正常育秧的水稻秧苗提前1-2片叶,培育的秧苗茎秆粗壮,抗逆性强,机械钵育摆栽技术可以使秧苗插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肥对机械插秧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建议在机械插秧水稻品种选择上,优选黄花占,以黄化占为代表的早中熟品种应采用二次追分蘖肥的方式施肥,以川优6203为代表的中晚熟品种(组合)应采用一次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械化育插秧面积越来越大,目前正在推广应用平盘毯状秧苗机械育插秧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与平盘毯状秧苗相比,钵体毯状育插秧具有播种量少、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机械伤苗伤根轻、漏插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等优点。水稻钵体毯状苗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详细介绍品种选择、秧田准备、秧板制作、床土制备、秧盘选择、机械播种、暗化出苗、秧田管理、大田整地、肥料运筹、机械插秧、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提高单产,提升效益,加快机械化育插秧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13.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稻桩(茎秆)上的腋芽萌发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与头季稻相比可以省去播种、育秧、插秧和犁耙田这些工序。甬优2640是再生稻栽培面积最广的品种之一,它是系甬粳26AXF7540培育而成的籼粳交替早熟晚稻品种、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8,(4)
宁海县推广水稻抛秧三年,到1997年已达51015亩面积,但是随着抛秧技术迅速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抛秧优势的发挥。针对推广中出现的新难题,在此谈点看法和改进措施。1.按不同茬口合理搭配品种从抛秧品种对比试验结果来看,早稻抛秧以选配早中熟品种为宜,如早熟品种以早籼90—15为好,它比加育293早熟4~5天,中熟品种则以加育293为宜。晚稻品种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械插秧和人工抛秧生产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体现了农艺和农机的结合,体现了良种、良法、良田、良技的结合,机械插秧与人工抛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容易获得高产稳产,比人工抛秧还能省时省工省成本,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3年来,大通湖区每年推广以温室旱育秧为重点的机械化育插秧面积都在3300公顷以上。2012年,全区实际完成早稻机插秧面积2800公顷,无一例病害发生。一、把握好品种选择和搭配一是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坚决不盲目引种,即使是通过审定的品种,也应充分考虑湘北、湘中、湘南气候等因素的差异。二是品种的生育期。根据水稻早熟、中熟、晚熟生育特性,本着双季高产稳产原则进行。三是品种的综合性状。选择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抗倒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腾冲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秧、田块准备、人员准备、机械检查、插秧、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麦秸还田9 000 kg/hm2条件下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关键是在麦秸还田条件下保证机插秧早发足穗,主要内容包括选择适宜品种、培育壮秧、抢时栽插、麦秸全量还田、化学除草、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等,从而为麦秸还田在本市迅速推广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区农业科学院的广东潮汕水稻技术能手,今年早造栽培样板田5.66亩,品种有早熟的“矮脚南特”,有中熟的“广选3号”,也有迟熟的“矮仔粘”,都表现出穗大粒多而又粒重的丰产性状(表1),亩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混栽条件下分蘖成穗规律及其对穗粒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3组同熟期水稻品种进行混栽试验,对高峰苗、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栽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穗,提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