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长后期及贮藏期发生的主经病害,豫西地区一般年份因该病危害造成苹果烂果率10-30%,多雨年份烂果率30%-50%,是果园病虫防治的主要靶标,为了筛选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降低果品化学农药残留,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河北省高碑店市生物化学厂生产的生物制剂中生菌素进行苹果轮纹病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2.
苹果病害的防治技术,直接影响苹果品质,防治水平差的果园可出现早期落叶,果小味涩,烂果率上升,严重年份烂果率可达30%以上,造成无效生产。苹果的主要病害有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春梢期、秋梢期是预防斑点落叶病的关键时期,红星、红香蕉等元帅系品种  相似文献   

3.
金冠苹果烂果病侵染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豫、皖黄河故道地区栽植苹果150万亩,年产量3.5亿公斤,是我国主要苹果产地之一。本地区年平均气温14℃,夏季高温。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雨季集中在果实座果至成熟期。果实烂果病发生严重,常年平均烂果率为20~30%,遇多雨年份达40~50%,甚至达60~70%,损失很大。果实轮纹病发病集中在成熟期和贮藏期,果农为了避免销售前损失,往往提前采收,使上市果实成熟度不足,品质下降,贮运期果实大量腐烂。 1984~1986年,我们对苏北黄河故道地区金冠苹果烂果病主要种类、病菌侵染规律及药剂防治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 侵染与发病规律 采用果实一次套袋隔绝侵染,分期暴露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因子对防治度尾文旦柚裂果的影响,包括水分、果园覆盖、施肥、异花授粉等,结果表明:在同一年份、同一果园,水分对裂果的影响不是很大。施菜籽饼柚树裂果率仅3%,优于施花生饼处理组裂果率(10%~15%),果中有发育完整的种子110~133粒,高于施花生饼处理组(10粒),果形较整齐,商品率大为提高。异品种的人工授粉裂果率均为0,同品种株间人工授粉裂果率为33.3%,同品种远距离人工授粉裂果率为20.0%。  相似文献   

5.
小国光成熟前遇雨裂果是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场虽有较好水利条件,但也不能排除这一危害,裂果数量仍达百分之二十以上。过去为了减少这种损失,不得不在降雨期间冒雨抡收。抡收的结果,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泥土污染和碰压烂果,而且因为果实不熟,还降低了风味和耐藏性能。为了扭转这种现象,利用“B9”喷洒树冠防止小国光裂果,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省苹果生长季高温多雨,苹果炭疽病危害十分严重,常年损失产量20~40%。病害流行年份,小国光、鸡冠、红绞等易感病品种损失高达90%以上,采收时的好果,贮藏期仍陆续发病可达50%左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1980~1984年与淮阴市清江果园和徐州市果园协作,对病菌侵染与发病关系,病害周年发病动态和药剂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侵染规律 (一)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我省苹果晚熟品种以小国光为主,小国光虽然品质较优,但裂果与炭疽病均较重,平均在50%左右,严重的达到70%,因而造成丰产不丰收。为寻找不裂果、炭疽病较轻、品质不低于小国光的品种,我所于1978年从山东农学院引进秀水枝条,1981年定植在本所试验园内,以同龄富士和小国光为对照,观察比较主要经济性状,分析优缺点,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经调查发现,朝阳县大部分地区的苹果烂果病的发生率较高。每到秋季,眼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实一批批腐烂,许多果园损失高达20%以上。面对此状,果农们痛心不已,叫苦不迭。苹果烂果病为何这般严重呢?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烂果病发生的原因及各种烂果病的发生规律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于火龙果成熟季节对火龙果的裂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裂果原因,为生产上制定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平果坤汇特生态农业公司火龙果果园和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火龙果种质圃为调查点,以红肉1号、红肉2号、紫龙、美龙2号、华农、红绣球、红肉优株4号、红肉优株7号等8个火龙果品种为试验材料,于6~11月在每批火龙果果实成熟后1~2d开展裂果情况调查,观察不同品种裂果数量、裂果部位及裂果程度.[结果]果脐收口较宽且浅的品种易从果脐处呈纵向裂开,且果形为圆球形或短椭圆形的品种比椭圆形的品种裂果严重,裂果率最高达19.4%;果皮薄且脆、弹性差、质地柔软的品种易从果实腹部果皮裂开,裂果率最高为6.3%.火龙果果实生长成熟期间久旱遇雨或长时间下雨均易造成裂果,土壤黏重的果园较黄壤土果同裂果严重,在果实生长成熟期间偏施化肥及感染病虫害的果实也易发生裂果.[结论]火龙果裂果与其品种、果实成熟季节及栽培管理有关,生产上应选择抗裂果品种推广种植,加强果园管理,改良土壤,均衡土壤水分供应,实行果实套袋等措施减轻裂果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在生产中苹果在贮藏前期烂果现象非常严重,我省一般年分烂果率达20%,严重年份达50—70%。1988年在昌黎、抚宁一带,胜利、金冠等感病品种贮藏前期烂果达75%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苹果在贮藏前,尤其是前一个月内,烂果主要原因是苹果轮纹病、干腐烂果病菌所致。对这两种病原,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有的学者认为两种病原菌为同属异种,另一看法认为是同种异名。鉴于这两种病的发病状、病原的传播途经、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相似,故着重谈一下苹果轮纹病  相似文献   

11.
<正>裂果是石榴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能发生,尤以果实采收前10~15天最为严重,轻的年份裂果率在3%~9%,重的年份高达75%。果实开裂后易腐烂,不能保鲜贮存,商品和食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笔者现介绍几种防止石榴裂果的有效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一、选用抗裂果品种石榴裂果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成熟期早、果形扁圆、果皮薄、易衰老的品种易裂果;成熟晚,青皮、铜壳,果皮厚而粗糙、有锈色的品种不易裂果。目前,生产814  相似文献   

12.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果园烂果率可从10%~70%不等,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生原因,探索其有效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姜殿东 《新农业》2011,(11):24-24
近几年普兰店市同益乡果农对老品种小国光苹果采取套袋技术,果实着色好,果个均匀,风味独特酸甜适口,在果品市场受到商客青睐,每公斤售价4.50~5元,亩产量3000公斤,亩收入1.3~1.5万元。果质上乘的小国光每个小包装4个果,在北京超市售价1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苹果轮纹病在采前采后严重危害果实,给苹果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成为苹果最难防治病害之一。近年果农为了减轻轮纹病危害造成损失,采期不断提前,以致苹果采后轮组病烂果更为突出。为了探讨苹果采后轮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我们于1990—1992年进行了这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金冠、秦冠、国光,试验用果采自邯郸市邯山区车骑关村张培林果园。树龄17年生,果园每年喷杀菌剂8—10次,病虫防治水平较高。1990年三品种各采250个果,每50个果为一小区,重复五次,室内小包装常温贮藏,每10天调查一次烂果数,共贮两个月…  相似文献   

15.
程冉 《农技服务》2004,(8):33-34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主要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感病却在生长期,因此,防治此病,必须从苹果生长期抓起。  相似文献   

16.
果实套袋是指将幼果套于特制的果实袋内,在生长期内进行保护的技术措施。其作用一是防治果实病虫害。生产实践证明,套袋可使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等导致的烂果率降低在2%以内。二是促进果实着色。对红色品种果实通过套袋可使得果实颜色鲜艳,如红富士着色率可达100%,巨峰葡萄果面鲜红色。三是避免果面荡斑。  相似文献   

17.
烂果病是果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而果实轮纹病是引起果实烂果的重中之重。果实轮纹病从幼果期侵入幼果,并且在果内一直潜伏,到近成熟期大量发生,贮藏期继续发生的病害。一个果园烂果率为30%是常见的,有的烂果率甚至高达80%以上。典型果实轮纹病表现在果皮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轮纹、向四周扩散、呈淡褐色或褐色,并有褐色粘液溢出果实,病斑发展迅速,在高湿适温条件下,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常发出酸臭的气味,病部中心表皮下逐渐散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8.
苹果园土壤PH偏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位高,或偏施氮磷化肥等都会诱导幼龄苹果发生小叶病.在江苏省现有苹果主栽品种中,富士、金帅发病率较高.而大国光、小国光等则相对较低.对于已经发生小叶病的果园,秋冬季节土施硫酸锌0.05kg/株或多效锌0.1kg/株,在春季发芽前树体喷5%硫酸锌或10%多效锌,当年可以消除病症;生长季节对病株进行土壤或叶面施肥当年无效.苏北地区现有条件下的果园,每年施用含锌复合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对防止苹果小叶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桃小食心虫在眉县苹果产区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名桃蛀果蛾、苹果食心虫,简称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苹果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苹果受害后,果实畸形,失去商品价值。据在陕西省眉县调查,2000年以来连年被害果园率达100%,为害严重的年份,粗放管理果园虫果率达40%-80%,一般管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坡草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土高坡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1.1种类多、危害重 据调查,危害黄土高坡苹果的害虫多达600余种之多,病害100余种,其中30余种病虫常年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危害,部分病虫危害十分严重。如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烂果病苹果霉心病、苹果金纹细蛾、梨花网蝽、螨类、介壳虫类等已成为本区域苹果产区的重要病虫。在腐烂病发生重病区,受该病危害,不仅使苹果果品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致使不少果树尚未结果就因病而死;在大部分果园,苹果轮纹烂果病严重发生年份,果园病果率高达40%-50%,部分果园高达80%,果农损失惨痛;受果树害螨危害果园,常造成大量果树叶片大量提早脱落,秋季萌芽开花,不仅当年产量、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往往导致第二年绝产,树势严重削弱,诱发其它病虫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