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寄生树种选择、接种种子选择、接种时间、接种方法、接种后管理、采收、加工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槲寄生人工栽培技术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对槲寄生人工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详解,希望为槲寄生人工栽培的发展和扩大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不同寄主槲寄生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吉林省永吉县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杨树和榆树上的杨树红果槲寄生、杨树黄果槲寄生、榆树红果槲寄生、榆树黄果槲寄生样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索不同提取条件对槲寄生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槲寄生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平均为1.378mg/g,其中,寄生杨树的红果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选取的提取条件为乙醇70%、超声波提取30min、常温提取、料液比1∶20。不同寄主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取条件可靠,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GARP和MaxEnt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区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主要寄生于云杉属植物,近年来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云杉天然林和次生林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利用GARP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基于已报道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点的数据,对其在中国的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GARP模型预测的分布范围较广,MaxEnt内部层次更细致,为得到最佳结果,将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赋予一定的权重(4:1)从而获得最佳结果;ROC曲线评价结果表明,GARP-MaxEnt模型的AUC值为0.937,达到了极高的精度。通过该模型预测可见,云杉矮槲寄生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地区,其中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区域为云杉矮槲寄生的极度适宜分布区。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云杉矮槲寄生的分布范围,对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与监测以及制定科学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扁枝槲寄生在茶树群落中分布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数茶树与样方尺度对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进行回归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扁枝槲寄生的平均寄生株率达40%,株高频度分布为生态分布,分支数为左偏正态分布,常分布在树高的1/3~3/4处;扁枝槲寄生的分布对茶树因子的依赖程度高于环境因子。2)基于单株茶树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大小顺序为:冠幅地径树高枝下高苔藓/地衣覆盖率。具有较大冠幅、地径≥11 cm、树高≥3.1 m、枝下高在23~55 cm且苔藓覆盖率较高的茶树上寄生较多。3)基于群落样方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海拔坡向郁闭度坡度。扁枝槲寄生在调查地区主要分布海拔1 420 m以上,山顶或山谷并无分布,西北、东南坡及郁闭度高的环境下更适合生长,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其生长。4)光照、水分是影响扁枝槲寄生的主导环境因子,寄主群落因子导致了光照、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影响着扁枝槲寄生在茶树上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5.
槲寄生是产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阔叶林的寄生植物.是一种野生药材.为植物桑寄生科槲寄生白果槲寄生的带枝茎叶.多寄生于槲、柳、桑、榆、柿、枫、杨、白果、刺桐、黄皮、苦楝等树上.  相似文献   

6.
云南橡胶树和杧果、柚子、柑桔等热带果树常见病原寄生植物有三种:1 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L.)Miq.;2 卵叶梨果寄生Scurrula chingii(Cheng)H.S.Kiu.;3 瘤果槲寄生Viscum ovalifolium DC.。根据在西双版纳的调查,橡胶树平均被寄生率为4.99%,严重林段达75%,杧果树平均被寄生率52.7%,柚子树平均被寄生率74.2%,柑桔类树平均被寄生率83.2%。对柚子树的寄生植物采取切除措施,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橡胶树的病原寄生植物切除处理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砂生槐种实害虫对砂生槐种子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林芝、拉萨、日喀则砂生槐自然分布区研究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itiana)种实害虫对砂生槐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库的害虫寄生率高达70%,寄生性昆虫为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刺槐小蜂(Bruchophagus onois(Mayr));整个种子库的发芽率为29.35%,正常种子的发芽率为50.3%;豆荚螟寄生完全阻断种子的发芽,发芽率为0;刺槐小蜂取食寄生的种子发芽率为9.4%。完好种子和不同昆虫寄生种子纵径、横径和质量有显著差异,与正常种子相比较,豆荚螟和刺槐小蜂寄生均使种子体积减小;豆荚螟和刺槐小蜂寄生引起种子的质量损耗分别为49.13%和39.30%。说明昆虫寄生对砂生槐种子有明显的影响,是影响砂生槐种群更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寄生为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和槲寄生的带叶茎枝.原名桑上寄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养血、安胎、降血压、止咳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梨茎蜂及其天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梨茎蜂及其天敌梨茎蜂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梨茎峰啮小蜂的寄生情况,发现其寄生率在逐年提高,到2006年,寄生率已达到35.0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海省云杉矮槲寄生种子雨的研究,表明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场云杉矮槲寄生种子弹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种子弹射盛期为12 d左右,最大雨强为124粒·m-2·d-1。种子弹射离种源树最大距离为15 m,大部分集中在3~7 m,且此距离下的种子雨强度占总种子雨量的70%左右,最大种子雨量集中在距种源树4~5 m的位置。不同方位的种子雨强度存在差异,可能与风向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青海省仙米林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班进行样带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 后,发现云杉矮槲寄生在小班内从下坡至顶坡危害逐渐加强。按矮槲寄生病级(DMR)分级系统统计样带内所有寄 主病级,从柱状图中分析发现,云杉矮槲寄生优先分布于寄主下层树冠,而后不断向上扩展。在整个仙米林区设置 标准样地40 块,采用Canoco 4.5 软件对标准地内病情指数、寄主平均胸径、寄主平均树高、林分类型、混交度、草本 盖度、苔藓厚度等响应变量,以及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等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发现郁闭度、坡度、坡 位、海拔和林分组成是影响云杉矮槲寄生在林间发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郁闭度与矮槲寄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 关,坡度、海拔与矮槲寄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林分组成影响矮槲寄生在林间的发生且在混交度较高的林分 内矮槲寄生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营养液对槲寄生脱离寄主后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槲寄生脱离寄主,以3种配方营养液和对照营养液进行培养,观察槲寄生的生长状态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结果]水分是槲寄生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但无机盐类对植株生长产生重要影响。配方B,即黄瓜营养液比较适合维持槲寄生脱离寄主后的生长。[结论]试验探讨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槲寄生脱离寄主后生长状态的影响,为探索槲寄生人工培养等后期研究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槲寄生碱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对bcl-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bcl-2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bc1-2、mRNA表达的相对强度,发现bc1-2mRNA的表达强度降低(P0.05)。说明中药槲寄生碱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与降低bcl-2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pH值对DNA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75-1775,1780
[目的]探索pH值与DNA提取率的关系。[方法]以新鲜猪肝为研究材料,在常规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pH值,分析不同pH值对DNA提取率的影响。[结果]OD值与pH值有一定的关系。pH值为7.4时,OD值最大,DNA提取率最高。pH值偏离此值越远,则DNA提取率越低。pH值对DNA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用pH=7.4的缓冲液作提取液时,DNA提取率分别为pH值为7.2、7.6、7.8和8.0时的1.09、1.03、1.06和1.11倍。DNA提取的最适pH值为7.4。[结论]该研究对于提高DNA提取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沈育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47-11048
[目的]探讨温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处理下,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长速率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强,在5—35℃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超过40℃不能生长.而且在6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均可以存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其孢子萌发率在25℃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都是在25℃温度条件处理下为最高,表明25℃是刺五加黑斑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的最佳温度。[结论]该研究证明温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均具有较大影响,该研究为刺五加黑斑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草坪草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草坪草在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耐旱性、蒸散量等方面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性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我国草坪草在水分生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等。  相似文献   

17.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分析及种质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目的]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对中国北方玉米的品质、产量及储藏加工都具有显著影响,脱水速率也是宜机收品种选育上的重要目标性状。[方法]从不同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的差异分析、农艺、品质等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相关性分析以及玉米籽粒脱水速率遗传研究及QTL定位研究进展3个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结果]结合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规律,提出了玉米种质改良选育方向。[结论]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脱水速率快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在喷灌条件下水稻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水稻品种节3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WUE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喷灌、漫灌方式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率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呈不显著水平.[结论]从节水角度来讲,喷灌比常规灌溉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食用向日葵产量及主要性状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近年育成的品种(品系)为试材,进行了品种类型间的比较研究,对其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2012年吉林省24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组合)进行数据整理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与单盘粒重、株高、花盘直径、茎粗、百粒重、结实率相关极显著。单盘粒重、结实率、株高、籽仁率对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该研究结果可为食用向日葵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