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仪征市十二圩镇一养蛙户所养的规格为200克/只以上的牛蛙于1994年7月初出现腹部鼓胀、不食、不动、不叫等异常现象,20天左右陆续死亡。笔者于1994年9月9日应邀去塘口实地观察,并进行防治试验,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牛蛙腹水病在仪征市是第一次发现。病蛙多为成蛙。我们检查了6只病蛙,体重200克的1只,250克的1只,350克的2只,500克的2只。主要症状为腹腔积水、后肢水肿、皮肤绷结平滑、俯伏池边、不摄食、不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9日笔者接到电话说我市郊区一越冬池塘发生鳙鱼种死亡的情况,笔者立即赶到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水质指标测量及镜检检查,发现水质指标正常,溶解氧7.5毫克/升、氨氮0.1毫克/升、亚硝酸盐0.005毫克/升;检查发现鱼体较瘦弱,体表完好,镜检鱼鳃未发现异常,镜检鱼体肠道未能发现食物。通过了解得知在鳙鱼种进越冬池塘前一个月左右,养殖户按照说明剂量的两倍使用晶体敌百虫进行水体杀虫处理,  相似文献   

3.
93年8月,上海市奉贤县某牛蛙养殖场爆发一种蛙病,大批牛蛙(包括亲蛙、成蛙幼蛙及蝌蚪)染病死亡。经诊断、病理剖检及检验,被确诊为牛蛙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牛蛙患此病,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报导过。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13日,湖北省汉川市某河蟹(中华绒螯蟹)养殖户,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品种为河蟹,规格40~75克/只,平均水深70厘米,透明度为20厘米左右,每天死亡1000多只,刚发病一天,经现场检测水质指标,pH值、氨氮指标均正常,亚硝酸盐稀释一倍以后为0.3毫克/升。经过5天的治疗,河蟹死亡现象得到了控制,水体检测也无亚硝酸盐含量。现将这一病例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现场情况和病样解剖该养殖户的池塘为河蟹精养池塘,水草长势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为0.05毫克/升。死鱼减为11尾。4月24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为0.01毫克/升。死鱼减为6尾。4月25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为0.005毫克/升。死鱼减为2尾。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情况重庆永川某养殖基地,鱼池2口,每口池塘2~3亩,主养草鱼,混养有鲢鳙鱼和少量的鲤鲫鱼,草鱼投喂新鲜的草料,未投喂其他饲料。2016年4月20日,池塘中草鱼鱼种突发性地大量死亡,其他鲢鳙鱼、鲤鲫鱼未出现死亡。二、检查情况水质检测:p H 7.8,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溶解氧4.5毫克/升。目检:草鱼体色发黑,翻开鳃盖鳃丝分开,部分鳃丝颜色变淡,鳃部镜检未发现寄生虫寄生。解剖:鱼体的肝脏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四川眉山卞先生池塘养殖黄颡鱼10亩,且为老池塘,饲喂自配饲料,几天前下过雨,6月9日开始出现死亡40~50尾,50~100克/尾均出现死亡。开始头部出现红点,后期溃烂、并开裂;肝脏肿大、淤血;下颌、腹部充血;有的背鳍基部出血甚至形成溃疡;腹部膨大,淡黄色腹水。水质检测,水色较浑浊,透明度低、p H值为8,氨氮1毫克/升,亚硝酸盐0.15毫克/升。显微镜检,无寄生虫。初步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15日蒙阴县黄土山水库库区村一养殖户发现个别鲶鱼死亡,到7月23日池塘养殖的鲶鱼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每天捞出的死亡患鱼猛增到近100余尾,24日死亡情况更甚。技术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确诊、施治4天后,鲶鱼由死亡减轻直至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一位养鲫鱼的王先生说"近来开始发现在池塘边有死鱼,连续好几天出现这种情况,每天的死亡量大概是30~35千克,还有一些鱼在池塘边游动乏力、甚至不动,也不吃食"。听了大概情况后,我们首先取了水样并测了一下水样的几项指标,时间为上午9点,测出pH 7.6、水温19.5℃、氨氮0.3毫克/升、亚硝酸盐0.136毫克/升、磷酸盐0.03毫克/升,得出结论是水质没有问题,水是从山上渗下来的  相似文献   

10.
牛蛙、鲤鱼网箱联养,即给牛蛙投喂人工配合全价颗粒饲料,鲤鱼不投任何饲料并在网箱中一起养殖。牛蛙主要用肺呼吸,不会出现与鱼“争氧”现象,另外牛蛙吃剩的食物碎屑及其粪便(粪便中未经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可被鲤鱼再次利用,因此蛙鱼网箱联养可大大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并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牛蛙网箱养殖很少报道,蛙鱼网箱联养更为鲜见,本人于2001年5月8日至7月7日进行了蛙鱼联养试验,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并获得成功。1养殖设施1.1牛蛙2001年5月1日从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购得体质健壮的牛蛙80只,试…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底,厦门地区一些牛蛙(Rana catasbianay)养殖场养殖的牛蛙暴发流行传染病,造成大批成蛙和幼蛙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其主要致病原为迟缓爱德华氏野生型(Edwardsiella tarda)。该菌具有溶血性,对SPF小鼠有强致死作用,对幼蛙和蝌蚪致病力较小,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和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何福林 《淡水渔业》2005,35(5):56-58
进行了牛蛙人工催产药物、剂量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催产1龄亲蛙HCG的适宜剂量为4000IU/kg;催产2龄亲蛙尽量避免使用与第一次相同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剂量与亲蛙的成熟度和水温密切相关;牛蛙的人工催产2龄亲蛙最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初,笔者在常州市金坛市尧塘镇白马村诊断和治疗了一例因锚头鳋大量寄生引起的"蓑衣虫病",虽然病原明显、容易判断,但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现将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基本情况池塘为土塘,面积22亩,平均水深1.5米,主养草鱼,混养鳙鱼和鲢鱼。草鱼1800尾/亩,规格在0.2~1.5千克。池塘水质用水质快速检测盒分析,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05毫克/升、p H值为8.2。二、临床症状草鱼一直在水面上浮、不下沉,焦躁不安游动、搅边,此现象出现有较长时间,未及时引起养殖户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23日,上犹县南河水库一养殖户的一只网箱内倒刺鲃大量死亡,该养殖户的其他网箱内的倒刺鲃未出现死亡。经现场诊断:该发病的网箱内活的倒刺鲃体表除鳍条苍白外无其他异常,水质检测各项指标正常,主要原因是肝胆综合征造成大量倒刺鲃死亡,经对症施药治疗,5天死亡数量减少,10天后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基本情况发病的网箱面积20米2,高度2米。2012年12月投放平均规格30克的倒刺鲃鱼种5860尾,2013年10月出售658尾,到2014年4月16日估计该网箱内约有4000尾平均规格400克的倒刺鲃。4月23日接到养殖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17日,信阳市郊区一小型水库出现了白鲢死鱼的情况,近3000亩的水面一天将近有数百尾白鲢死亡。连续5天每天都有数百尾死亡。但是病鱼经检查,并未发生疾病。2013年7月25日上午10点笔者应邀前往该水库做水质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氨氮超标,达到1.98毫克/升,pH偏低为6.5。笔者观察了死鱼,发现死鱼体表充血,且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符合氨氮中毒特征。所以该水库死鱼可初步判断为氨氮中毒。笔者再进一步了解了该水库近期的管理工作。据管理者讲,近期向水库投了30吨的有机肥,结合信阳市7月17日前后一周连续阴雨天  相似文献   

16.
<正>一、基本情况江苏盐城大丰区四岔河上海农场光明渔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池塘43亩,平均水深2米,养殖模式为"鮰鱼种+南美白对虾",放养记录见表1。二、症状及水质2018年9月6日下午,发现鮰鱼零星死亡。死鱼症状是臀鳍和尾鳍之间靠近臀鳍基部有一个方块形的烂疮,腹部肿大,解剖可见轻微套肠。观察水色,发现水质偏浓。简易测试各项水质,pH8.62,亚硝酸盐0.3毫克/升,氨氮0.01毫克/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牛蛙养殖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江苏省养殖面积已超过2万亩。但是最近不少地方出现亲蛙滞产和仔蝌蚪死亡现象,如果不及时予以研究解决,将严重挫伤群众养蛙的积极性。据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工作,初步查明导致牛蛙滞产和仔姐姐死亡的原因。l牛蛙滞产的原因1.1种质退化目前国内养殖的牛蛙原种,系1961年和1962年从国外引进的,至今已有37~38年的历史。由于群众在生产中都搞自繁自有,近亲繁殖严重。加上人工饲养条件和野生自然状况不同,自然选择因素减少,人为逆向选择因素增加,致使生长速度减慢,个体变小,抗病能力下…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下半年甲鱼市场的急剧滑坡,牛蛙(含美国青蛙)市场形势也“旧病复发”。那么,牛蛙产业该如何持续发展呢?让我们先看看近几年牛蛙市场行情及养殖成本的基本情况。见下表。近几年牛蛙市场行情及养殖成本基本情况表中所示每生产一公斤牛蛙成不一般都低于售价,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亏本呢?笔者发现:这一部分亏本者绝大多数属初上马者、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于:一是花大钱购买种蛙、蝌蚪、幼蛙;二是饵料等生产成本过高;三是风险意识差,销售不过关;四是病、死蛙损失大。经验证明:牛蛙产业主要存在的还是销售问题,其饲养是十分简单…  相似文献   

19.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笔者养蛙时发现,牛蛙腐皮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两种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的诊断和施药。笔者根据诊治经验,将两种腐皮病的相同症状及各自的其它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供大家参考、鉴别。相同症状:发病初期,牛蛙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花纹状白斑,接着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露出肌肉,并逐渐蔓延到躯干部和背部,直至死亡。营养性玛次病此病全年可在幼蛙、青年蛙、成蛙中发生,以成蛙见多。发病率高、传染性强、…  相似文献   

20.
陈洽喜 《科学养鱼》2004,26(4):44-44
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症状病蛙外观呈肥胖状,皮肤呈黄绿色(俗称黄身),无光泽,剪开腹部可见有腹水,肝脏肿大变灰白色、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呈浅绿色,病程一般较长,临近死亡时蛙体极度膨胀。三、流行情况牛蛙肝脏肿大病在本地区全年发病,以5~10月为多发。从幼蛙(四肢齐)到成蛙均发生,死亡率40%~90%以上。四、防治方法笔者总结出一套中草药防治牛蛙肝脏肿大病的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满意。1.水体消毒每15天左右要进行一次水体消毒,0.2~0.5克/米3有机氯类、强力碘等消毒剂消毒。2.以中草药内服为主①每100千克牛蛙用石决明50克,草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