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叙述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群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地域冲突,单个保护区不成规模,以及人为造成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的倾向,提出了对现有保护区进行必要整合的构想和整合方案,并对整合与完善建设后的自然保护区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省秦岭南坡,是我国陕、甘、川三省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重点保护区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佛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50km~2分别和周至、太白、洋县三县相毗邻。这里处于秦岭腹地,地质地貌综合结构比较复杂,太阳能影响的热量比值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呈现出暖温带的山地气候,自然景观分带表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积极申报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保护区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秦岭是位于我国中部、横亘南北的一条大山脉,这里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不但有包括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四大国宝”在内的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更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林莽叠翠的绝佳风光!今年六月中旬,我们一行12人游览了秦岭南坡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略了长青广漠而神奇的古风流韵,记忆的长董河里又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29906公顷。保护区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秦岭中段的南麓,最高处为兴隆岭的混人坪,…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铜壁关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区系复杂,物种丰富,特有种多,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保护区至今尚未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级别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成立保护区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扩大保护区面积,尽快升为国家级保护区,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海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资源及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保护区现状及制约和影响保护区建设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种质基因库。提升此类保护区能力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从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建议从提升依法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理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好本底调查和编制好总体规划、加大对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内部管理及资源监测和评估力度、努力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依法依规管护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从而全方位地提升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简迅十四则     
《野生动物》2005,26(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准备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近日通过了专家论证。佛坪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立项建成后,将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野外研究大熊猫的平台,并为大熊猫保护培养科技人才。在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约占整个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35%,野外种群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分有利于大熊猫研究工作。(摘自中国熊猫网)  相似文献   

11.
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生态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琳  卢欣石 《草业科学》2010,27(4):15-19
中国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以及保护区内资源有效利用的现状与全国其他行业所属自然保护区相比明显滞后。依托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大、类型多、市场条件佳等优势,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应该遵循的5个原则,即保护优先、科技先行、生态旅游与草原文化相结合、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共同受益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比重较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突出。运用威胁因素分析方法掌握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状况以及保护区与社区矛盾所在,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性管理措施,是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用头脑风暴等方法找出主要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因素,用矩阵分析等方法对各种威胁因素进行威胁程度排序,用逻辑框架的方法找出威胁因素产生的原因、危害方式、危害区域。经过分析,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因素按照威胁程度从高到低为:林火隐患,薪柴采集,偷猎和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非法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针对这些威胁因素,提出了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政策和技术支撑、人力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哈纳斯湖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纳斯湖保护区面临着既要开展旅游,又要加强保护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找到彼此协调的办法。本文讨论了关于该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问题,提出了按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行事、加强生态旅游建设、重视监测系统建立、建立基金筹措和收支管理机制以及制定生态旅游指南等具体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贯彻“马德里行动计划”的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三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所制定的"马德里行动计划"为世界各个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应该认真研究这个行动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生态发展规划和具体的行动计划,为我国的保护区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首先给出了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任务,介绍了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急需加强的工作,总结了保护区不同管理建制的经验,使之能在推动我国保护区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展示生态发展文明时代所体现的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风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刍议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兽医的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养殖的动物发病时,其发病时间、数量和症状等情况,兽医可以仔细询问畜主或饲养人员;而野生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事兽医专业人员的服务对象,发病时及以后的一系列情况无从问及。所以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职业,不同于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内的兽医工作,必须掌握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必须主动从野外观察入手,充分掌握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收集和梳理好有效的本土自然信息、本区内野生动物信息、保护区周边社区家养动物信息,并将它们融为一体,才能分辨出野生动物发病时,是属于个发、散发、群发,还是普通病与传染病。因此,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比传统兽医人员会有更高、更严且更全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甘肃省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丰富.为此对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饲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利用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Fleas were collected from 61 wild carnivores belonging to 13 species in various nature reserves and on farms, two feral domestic cats in a nature reserve and a domestic dog in the city of Johannesburg. Eleven flea species, including two subspecies of one of these, belonging to six genera were recovered. Amongst these only 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 and Ctenocephalides felis strongylus are considered specific parasites of carnivores. The remaining ten species normally infest the prey animals of the various carnivores.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张洪峰  封托  孔飞  吴晓民 《野生动物》2010,31(3):150-153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万余份,是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及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加强标本管理,提高标本使用效率,我们在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对所内馆藏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分析总结了馆藏标本的现实状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标本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为今后科研院校在动物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