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以及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便于保存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对基因免疫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和基因免疫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基因免疫是指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特异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1].  相似文献   

3.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主要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组成新的融合基因。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给后代,获得转基因系或转基因群体,或者将外源基因在特定调控元件作用下在某些宿主组织中进行独立的复制,并在一定时间内表达外源蛋白。前者是永久性地表达,又称为整合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遗传,对改变动物的性状意义重大。后者是暂时性表达,不能遗传给后代,只在当代表达,这种表达为动物疾病进行基因治疗和基因预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因免疫(Gene immunization)又称DNA免疫或核酸免疫,是指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与质粒重组后,利用某种方法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使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并引起特异的免疫应答以  相似文献   

5.
核酸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脱氧核糖核酸 (DNA)疫苗。它是将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 ,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 ,使外源基因在该动物体内表达 ,产生的抗原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 ,诱导免疫应答反应 ,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与疫苗史上前两代疫苗 :减毒、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苗相比 ,被誉为疫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现将近十几年来核酸疫苗的研究情况简介如下[1~ 6 ] 。1 核酸疫苗的理论基础1990年Wolff[1] 等人将DNA重组表达载体注入小鼠的骨骼肌中 ,结果意外发现载体上的基因在局…  相似文献   

6.
DNA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7.
动物生物反应器是指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该外源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够表达相应目标蛋白,所获得的个体表达系统就是动物生物反应器。这样的一个具有动物生物反应器功能的转基因动物,其体内可以合成所需的蛋白,并通过乳汁、尿液、血液、精液、蛋清或蚕丝等分泌产生。  相似文献   

8.
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DNA疫苗,由于其不需要任何化学载体,又称裸DNA疫苗,主要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直接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外源抗原基因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外源抗原基因,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在医药和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转基因技术一种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受精卵中,使其整合和表达,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性的动物;另一种是将外源基因在特定调控元件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表达外源蛋白。而转入的外源基因通常有4类:参与编码和调节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基因;与动物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培育出抗某些疾病或具有广谱抗病性品系的抗性基因;治疗人类疾病所需的蛋白基因[1,2]。  相似文献   

10.
所谓转基因动物,就是用实施的方法将人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里,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1982年世界上第1只转基因动物“巨鼠”的产生,就是把大白...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组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给后代,获得转基因系或转基因群  相似文献   

12.
所谓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3代疫苗.199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化等三个机构在日内瓦联合召开核酸疫苗会议,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核酸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所谓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3代疫苗。199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化等三个机构在日内瓦联合召开核酸疫苗会议,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核酸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动物基因免疫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因免疫又叫核酸免疫或DNA免疫.指用某种力“法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家畜体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并5;起相应的免疫应答。这类疫苗称为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基因免疫的研究始于1990年WOlfTng因治疗试验的意外发现。他们形切M、鼠的骨且观四胞能捕获含外源基因的质粒并在体内较长时间稳定地表达‘”。Tang等(1992)将含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小鼠表皮细胞.多数免疫小鼠产生了抗生长激素抗体:二次免疫后抗体水F显著升高门’。这表明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足以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现在用很多病原体抗原基因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使其在体内整合和表达,获得表达外源基因动物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动物育种、基因功能研究、药用蛋白生产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其主要方法包括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介导法等。本文旨在对动物转基因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甄别各自的优缺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李兴光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0100)动物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经体外增殖和修饰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或将部分内源基因剪除或抑制,使其在动物体内得以整合和表达,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征或性状的转...  相似文献   

17.
基因免疫及其在传染病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免疫及其在传染病学中的应用沈正达(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730070基因免疫(geneticimmunization)又称DNA免疫或核酸免疫,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体内,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并引起特异的免疫应答。基因免...  相似文献   

18.
<正>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转基因动物是目前社会上讨论广泛、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也存在很多争议。当前,农户是否愿意饲养转基因动物、  相似文献   

19.
动物腺病毒与人腺病毒具有相似基因组结构 ,用其构建的动物腺病毒载体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人体细胞内表达 ,却又不能在其中复制繁殖 ,且人体内不存在针对它们的免疫应答 ,有望代替人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和基因免疫的载体 ,目前已构建了多种动物腺病毒载体。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牛腺病毒载体构建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1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显微注射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表达结果的不稳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其优点是外源基因的转移率和整合效率都较高。迄今为止,核显微注射法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2核移植转基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