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6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适宜河南南阳,湖北全省,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3.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5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5号(原代号03—17)是由新疆兵团奎屯农七师农科所采用常规复合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陆地棉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07)060号。新陆早35号适宜在南、北、东疆及黄河流域,甘肃河西走廊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86—1)F4作母本、(无酚1号×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泗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科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里塔形,果技第…  相似文献   

5.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4~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南农6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抗虫杂交棉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国审棉2005016),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2866E),现由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经过两年的宣传和推广,在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表现出高产稳产、抗虫性强、结铃性强、抗病、耐渍、耐高温、综合性状好等特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各地也不断涌现出籽棉产量达6000kg/hm^2,甚至7500kg/hm^2的高产棉户。高产棉区的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金宝  王清连 《种子》2016,(9):113-114
百棉985是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单产依次比对照品种中植棉2号增产10.9%、13.3%和14.0%,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依次比对照品种中植棉2号增产8.7%、11.0%和11.9%,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抗性鉴定,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8.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X86-1)F4作母本、(无酚1号X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泅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种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呈塔形,果枝第一果…  相似文献   

9.
早中熟棉花新品种新陆早26号是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结合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表现出较强的高产稳产特性。2006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6年63号),适宜在新疆北疆的早、中熟棉区,南疆早熟棉区,河西走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赣棉杂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将M610(赣棉47系×中间材料)×K158配育而成的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高产、多抗,2006-2007年参加江西棉花区试.2008年3月通过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赣审棉2008001。  相似文献   

11.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新陆早20号(原代号A01—5)是农八师一五0团选育的抗枯萎病品种,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疆棉Ⅸ、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部分棉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2.
鑫秋2号是由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用PS-2(中棉所41选系)作母本与PS-1(豫棉2067优选系)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8)。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新植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新乡县新植原种场、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出的河南省内首个抗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转基因名称:GKZ42,基因安全证号:农基安证字(2005)第159号,母本GK44-66,父本新59-4。该品种为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棉2007002)。  相似文献   

14.
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6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61号(原代号新石H4)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1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杭病、适宜机械采收等特点,适宜新疆南、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及特早熟棉亚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泗棉3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杨举善,吴德兴,戴敬(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泗棉3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被农业部列为长江中下游棉区重点推广品种。我市从1992年起引种品比、示范推广,1994年全市种植5.67万...  相似文献   

16.
张胜 《种子世界》2006,(10):45-45
中棉49号(原系名中287)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多亲本聚合杂交及生态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广适棉花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4年008号),2004年7月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4003)。  相似文献   

17.
原旱稻3号是新乡市原阳沿黄农作物研究所、河南长河种业有限公司以辐2115/中作93作母本,原89—42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的黄淮流域作夏播旱稻种植。早稻适合于直播和移栽。该品种于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41,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7770E。  相似文献   

18.
豫棉16号是由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适合河南省套直播和麦套棉区育苗移栽及地膜覆盖棉田种植。1994~1996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亩产皮棉79.6kg...  相似文献   

19.
荆州农科院选育成功的棉花新品种鄂抗棉9号(原代号:荆55173)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南阳等长江流域适宜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新彩棉13号(原系号石彩2)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育特早熟、高产、抗病深棕絮品系石彩1为母本.优质美棉8073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