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采集8种杂食动物粪样20份,经麦克马斯特漂浮法检验发现3种杂食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8种,分别是棕熊感染线虫、蛔虫2种寄生虫;小熊猫感染贝蛔虫、类圆线虫和短膜壳绦虫3种寄生虫;豪猪感染蛲虫、鞭虫和球虫3种寄生虫。杂食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5%(3/8),感染强度最高者为小熊猫贝蛔虫卵,高达12 210个/g。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大多成群饲养,感染寄生虫的动物多属于寄生虫混合感染,驱虫工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正棕熊又被称为灰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动物园都在饲养棕熊,但是由于其饲养条件以及饲养水平的限制,棕熊各种疾病的发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动物和人一样,极容易患上风湿症从而引发以腰肌、关节以及四肢病变最为明显的全身性疾病,此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但是棕熊急性肌肉风湿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就棕熊急性风湿症的  相似文献   

3.
正犬螨虫病主要分为疥螨、蠕形螨和耳螨。犬螨虫感染是临床中宠物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患病犬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炎症、皮肤瘙痒,被毛脱落,患病部位有脓性分泌物,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同时威胁人类健康。对犬螨虫病的治疗多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正> 油毛毡属防水卷材,由沥青浸涂而成。动物误食中毒曾有发生过。本文报道欧洲棕熊中毒,动物园管理人员及广大游客应以为诫。 一、病史 棕熊系雄性、八岁,病前食欲旺盛、膘肥体壮。1982年12月21日误食游客抛入笼内三块15×20平方厘米油毛毡,三天后又误食游客抛入笼内一块40×60平方厘米油毛毡。因不易控制,仅每天上午、下午各喂100毫升蜂蜜,未作其它治疗。12月28日排出大量消化后的油毛毡渣片,病情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5.
<正>疥螨病是疥螨虫寄生于动物或者人皮肤内引起的皮肤性疾病。2013年6月,动物园饲养的小羊驼出现瘙痒、脱毛、皮肤结痂等症状,通过显微镜镜检确诊为疥螨感染,经过使用害获灭和林可霉素治疗后小羊驼群得以治愈。以后每年春末注射害获灭进行预防,至2016年没有出现大面积复发病例。1发病情况1.1临床症状2013年6月,小羊驼群集体出现磨墙蹭树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动物园对东北虎的化学保定多选用复方氯胺酮,沈阳森林动物园自建园以来,多次应用速眠新和鹿眠宁对东北虎在进行治疗、串笼、运输等作业中实施麻醉,效果较好。现将麻醉效果的观察报道如下:1化学保定前的准备麻醉前动物禁食12 h以上,减少人为刺激。2化学保定的药物及方法2.1药物⑴速眠新(曾用名846合剂),是由长春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研制,为保定宁、氟啶醇等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本品为动物全  相似文献   

7.
2014年柳州市动物园饲养的2只羊驼发生以脱毛,皮肤增厚、结痂、皲裂、有皮屑,奇痒、有红疹等症状的皮肤病,实验室检查发现螨与真菌。采用注射害获灭(伊维菌素)针剂、外用克霉唑乳膏和三种树叶煎水药浴等综合措施治疗后基本痊愈。羊驼螨虫感染选用伊维菌素治疗时,要早用药并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时间、延长用药时间,同时要检查有无真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熊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的饲养北京动物园张恩权熊科动物下分熊属(又称棕熊属)、亚洲黑熊属等6个属,在我国较多分布的东北棕熊属熊属,黑熊(俗称黑瞎子)属亚洲黑熊属,另外,在我国云南南部的森林中还有极少量的马来熊分布。本文介绍内容,以黑熊、棕熊为主。熊科动物人工饲养已有很长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长沙生态动物园动物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了57种动物的粪样。结果表明:长沙生态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感染率为52.63%,其中食草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阳性率为50%,食肉类动物感染率最高,感染率达76.9%。动物园动物常见感染的寄生虫有球虫、吸虫、线虫、绦虫等,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清持续胆汁引流对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提高引流熊的饲养管理。据兽医大学陈红,武世珍、刘光泽和长春市动物园的张建滨等四位同志报道:他们对胆汁引流3年以上的5头熊(棕熊1头,黑熊4头)与健康未手术熊5头(棕熊1头,黑熊  相似文献   

11.
疥螨虫病是由疥螨虫寄生于羊的体表皮肤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羊感染疥螨虫病后表现为脱毛、皮肤增厚以及消瘦等症状。本文总结了羊疥螨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等防治措施,发现有羊感染疥螨虫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羊场还应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每年至少进行2次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粘取恒河猴体颈下、腋下、胸前和腹股沟等处的毛发并刮取表皮组织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重点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结果发现感染体外寄生虫的恒河猴多为虱子和螨虫,虱子感染时可在恒河猴的毛发上观察到大量的附着虫卵,感染螨虫时可发现有大量皮屑的生成。所以定期检疫人工饲养的恒河猴,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疗体外寄生虫是非常重要的,将有利于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动物质量。  相似文献   

13.
犬的皮肤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治疗周期较长,易复发,有的还是人畜共患病。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犬皮肤病。该文介绍一只德国牧羊犬患螨虫与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皮肤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几个月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5月24日,沈阳森林动物园饲养的一只北极熊被电网电击后,在电网旁抽搐,口吐白沫,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因电网击伤致死病例尚未见报道,特将此情况介绍如下:1动物简介北极熊又名"白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主要生活在北极附近海岸、欧洲冰海和北美。北极熊头部相对棕熊较长而脸小,耳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皮肤呈黑  相似文献   

15.
牛螨虫病是常见牛疾病,也称疥癣病,属于间接性接触传染病。病牛表现皮肤瘙痒异常,病牛食欲减退,出现营养不良、精神萎靡、毛发脱落等症状。牛螨虫病流行范围并不广,鲜有病牛死亡发生,但仍会对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分析牛螨虫病流行状况,了解其临床诊断特征以及诊断鉴别方法,有助于治疗与预防牛螨虫病的发生,降低牛养殖户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弓形体感染多种动物,且传播广泛。已报道了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和鸟中分离到弓形体。对鼠弓形体(TP)感染动物和兽医感染率之间的关系也作了调查研究。动物弓形虫感染是个重大问题,关系到人畜健康。而在日本动物园,关于TP流行情况知  相似文献   

17.
棕熊消化管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熊,又称马熊(Ursus arctos),产于我国东北,另有其它亚种分布于甘肃、西藏等地,是我国珍贵野生动物之一。目前,已开始采用人工方法加以驯养。对棕熊的大体解剖,文献中略有记载,但其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目前尚未见有报道。为促进训养业的发展,我们对两只棕熊的消化管作了较系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螨虫病又称"癞皮病",是由螨虫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疥螨、蠕形螨。虫体生活在动物皮肤、被毛上,犬和人一旦接触到虫体后,可很快感染发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发于冬季和秋末春初。犬在临床上以螨虫——真菌混合感染或螨虫——细菌并发感染为常见。犬螨虫病以12月龄以下的幼犬为常见,病变先起始于头部、口、鼻、耳以及颈部和胸部,后遍及全身;病变部位发红,有小丘疹和水疱或脓疱破  相似文献   

19.
<正>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蓑羽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分别列入附录一和附录二。周军英[1]等调查分析了中国动物园圈养鹤类现状,证实我国东北区饲养鹤类的数量最多,死亡原因主要是传染病,其中以大肠杆菌感染最为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2]。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病。近年来,在许多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中,均有因大肠杆菌导致珍稀鹤类  相似文献   

20.
棕熊急性肌肉风湿症的诊疗动物和人一样容易患风湿病,但是棕熊的急性肌肉风湿症,在临床上见到的不多。现将我园一只棕熊患该病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1991年12月30日,我园有一只年龄一岁的展出棕熊突然发病,其临床表现为开始行走乏力.两后肢站立困难,行走时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