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庚醛与桉叶油醇组合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上为害马铃薯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研究利用桉叶油醇与庚醛驱避-引诱组合对其产卵行为进行调控,以探究最佳驱避-引诱组合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室内条件(27±1℃,L∥D=14h∥10h,RH:50%~70%)测定了桉叶油醇与庚醛单组分及两种组分驱避-引诱组合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桉叶油醇在6~12mg/L浓度范围内对马铃薯块茎蛾表现为产卵引诱作用,在18~30mg/L浓度范围内则表现为产卵驱避作用;庚醛在6~30mg/L浓度范围内对马铃薯块茎蛾表现为产卵驱避效果。将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引诱效果较好的桉叶油醇(3,6,12 mg/L)与驱避效果较好的庚醛(12,18,24mg/L)进行引诱-驱避组合,12mg/L庚醛与3mg/L桉叶油醇push-pull组合效果最好,push-pull效应达36.6%。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调控最佳的驱避-引诱组合为最低驱避浓度(12mg/L庚醛)与最低引诱(3mg/L桉叶油醇)浓度组合。产卵选择指数和push-pull效应与交配率、单雌产卵量不具有相关性,但是浓度变化可以导致交配率和单雌产卵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有吸引或者驱避作用的植物挥发物用于其综合防治,使用四臂嗅觉仪测试其对12种植物挥发物(松油醇、芳樟醇、罗勒烯、α-蒎烯和月桂烯5种萜类化合物,1-辛烯-3-醇和叶醇2种醇类化合物,叶醛、壬醛和苯甲醛3种醛类化合物,乙酸叶醇酯和水杨酸甲酯2种酯类化合物)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对西花蓟马有显著引诱活性的植物挥发物是月桂烯,在10μL/mL和100μL/mL浓度处理下西花蓟马成虫对其的选择率分别为21.67%和26.67%。对西花蓟马有显著驱避作用的植物挥发物有4种,其中100μL/mL叶醛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驱避率为36.67%;1、10和100μL/mL叶醇对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48.75%、40.00%和45.00%;100μL/mL 1-辛烯-3-醇对成虫的驱避率为41.33%;1μL/mL和100μL/mL水杨酸甲酯对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25.00%和31.67%。表明植物挥发物中存在对西花蓟马具有较好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组分,可用于西花蓟马植物源引诱剂或驱避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寄主植物挥发物中引诱马铃薯块茎蛾产卵的活性成分,在室内利用选择性产卵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寄主植物的10种挥发物:α-蒎烯、β-蒎烯、α-石竹烯、β-石竹烯、P-聚伞花素、柠檬烯、壬醛、月桂烯、α-松油烯和烟碱各自不同浓度(0.00075~0.012g.L-1)的溶液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α-蒎烯、α-石竹烯、β-石竹烯、柠檬烯、月桂烯和烟碱均在浓度范围内(0.00075~0.012g.L-1)分别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β-蒎烯、α-松油烯在浓度范围(0.00075~0.012g.L-1)内分别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聚伞花素、壬醛在浓度范围(0.0015~0.012 g.L-1)内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本文供试的10种挥发物均对马铃薯块茎蛾有产卵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驱避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产卵的挥发物成分,于室内测试橘小实蝇对被产卵不同时间的番石榴果实的产卵偏好,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GC-EAD)联用技术和生物测试等方法鉴定被产卵不用时间的番石榴果实中可驱避橘小实蝇产卵的挥发物。结果表明,被产卵48 h后的番石榴果实可显著驱避橘小实蝇产卵,橘小实蝇在未被产卵和被产卵番石榴果实中的产卵量分别为238.9粒和90.7粒。被产卵48 h后的番石榴果实中产生了辛酸乙酯,该物质可引起橘小实蝇雌成虫触角发生电生理反应。0.25、0.5、1和2μL/mL的辛酸乙酯均可驱避橘小实蝇雌成虫,驱避率分别为28%、48%、48%和28%。含有辛酸乙酯浓度分别为0.25、0.5、1和2μL/g的番石榴果泥可显著驱避橘小实蝇产卵,果泥中被产卵量分别为105.7、125.5、100.8和157.9粒,显著低于对照。番石榴果...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1mol/L浓度下斑鞘豆叶甲成虫对6种萜烯类挥发物EAG反应较强,驱避反应显著,雄虫反应强于雌虫。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显著强于其他4种萜烯类挥发物,对雄虫的驱避率分别为86.7%和81.3%。斑鞘豆叶甲对5种醇、醛类挥发物EAG反应差异显著,除芳樟醇外均表现引诱反应。雌虫对反-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和反-2-己烯醛3种绿叶气味挥发物的引诱反应强于雄虫,其中反-2-己烯-1-醇的引诱作用最强,引诱率达68.9%,推测雌虫产卵定位与绿叶气味挥发物有关。斑鞘豆叶甲对5种其他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具有引诱作用,雄虫反应均强于雌虫,雌、雄虫对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强于其他4种挥发物。浓度反应结果发现当浓度从10-2 mol/L增加到10-1mol/L时,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稍降低,对(-)-β-蒎烯和β-月桂烯的驱避反应降低,表现出浓度阈值。但在10-5 mol/L浓度下(1R)-(+)-α-蒎烯、(-)-β-蒎烯、(R)-(+)-柠檬烯和β-月桂烯仍然表现为明显的驱避作用,这些挥发物可作为驱避剂组分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产卵驱避剂,利用顶空动态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非寄主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叶片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研究抱卵雌蛾对蓝桉叶片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并测定其电生理活性组分对抱卵雌蛾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桉叶片挥发物中共鉴定出39种物质,以萜烯类物质为主,约占挥发物总量的97.47%,其中含量最高的4种物质为α-蒎烯、反-罗勒烯、1,8-桉叶素和柠檬烯,分别占挥发物总量的44.65%、10.55%、8.16%和7.37%。能够引起棉铃虫抱卵雌蛾电生理反应的物质有12种,分别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柠檬烯、1,8-桉叶素、反-罗勒烯、4-异丙烯基甲苯、4,8-二甲基-1,3,7-壬三烯、1,3,8-对薄荷三烯、香橙烯和α-法尼烯。α-水芹烯在0.1μg剂量、α-蒎烯和α-法尼烯在1μg剂量时对抱卵雌蛾均表现出显著的产卵引诱作用;柠檬烯在100μg剂量时表现为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其余剂量处理下均失去引诱或驱避效果;4-异丙烯基甲苯在1、10和100μg剂量以及1,8-桉叶素在10μg和100μg剂量时均表现为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表明4-异丙烯基甲苯和1,8-桉叶素可作为棉铃虫产卵驱避剂备选物质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7种植物精油对黑腹果蝇驱避/引诱活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为害多种水果, 化学农药对其防控效果较差, 从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中寻找可有效驱避或引诱黑腹果蝇的化合物是防控黑腹果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艾蒿Artemisia argyi、蕺菜Houttuynia cordata、万寿菊Tagetes erecta 等7种植物的精油, 并测定了这些精油对黑腹果蝇的驱避及引诱活性。结果表明:青蒿精油的驱避活性最好, 浓度为500 mg/L时驱避率为88.58%; 其次为花椒和艾蒿精油, 浓度为500 mg/L时驱避率分别为73.33%和68.58%。高浓度(500 mg/L)的番茄精油表现为驱避作用, 随着浓度降低(20~100 mg/L)则表现出一定的引诱作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各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青蒿精油和艾蒿精油中以烷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 石竹烯氧化物和萘嵌戊烷分别是两种精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花椒精油和万寿菊精油中主要组分为萜类化合物, 芳樟醇-L和胡椒酮分别是两种精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番茄精油中主要化合物种类是萜类和醇类化合物, 薄荷脑是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蒲公英精油中以酚类化合物为主, 其中丁子香酚含量最高; 蕺菜精油中以萜类和烷酮类化合物为主, 其中2-十一烷酮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对其中含量较多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 发现苯乙醇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活性最好, 浓度为1 000 mg/L时, 驱避率为89.87%; 丁子香酚、α-萜品醇、萘嵌戊烷在低浓度时表现为引诱活性, 浓度为62.5 mg/L时, 驱避率分别为-71.11%、-46.30%、-27.30%。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使用产卵驱避剂防治苦瓜上瓜实蝇的可行性,本研究于室内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瓜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并对印楝素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杀虫剂对瓜实蝇均具有产卵驱避作用,其中印楝素的驱避效果最好,以有效成分12.5mg/L的剂量喷雾处理苦瓜果实24h后,产卵驱避率达100%;进一步试验表明,印楝素对瓜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具有较长的持效期,以9.375g/ha的剂量喷雾处理苦瓜果实后,至第5天时仍有80%以上的产卵驱避率;田间试验表明,印楝素对苦瓜果实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以9.375g/ha的剂量喷雾3次后,保果率为93.33%。因此,印楝素可作为防治苦瓜瓜实蝇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试验观察了创制的香泽兰提取物微胶囊剂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驱避作用。室内测试结果表明香泽兰提取物微胶囊剂对小菜蛾产卵具明显的驱避活性,随着使用浓度升高而驱避活性逐渐增强,处理后2d,500~4000mg/kg时小菜蛾着卵量分别降低了67%~91%;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驱避作用逐渐下降,但持效期较长,处理6d后2000mg/kg驱避效果仍可达到84%。田间使用香泽兰提取物微胶囊剂防治小菜蛾产卵的驱避作用好、持效期长,使用8d后各浓度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最高可达94%。  相似文献   

10.
瓜实蝇 Bactrocera cucurbitae (Copullett)是我国瓜类蔬菜的重要入侵害虫, 为筛选出对瓜实蝇具有毒杀及驱避作用的植物精油, 室内测定了4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下对瓜实蝇的毒杀及产卵驱避效果, 并进行了田间验证。结果表明:4种植物精油对瓜实蝇成虫的毒杀效果随精油浓度升高而升高, 浓度为7 mg/mL和10 mg/mL的肉桂精油对瓜实蝇的毒杀效果极显著高于其他精油, 处理后24 h瓜实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9%和100%;雌虫对冬青精油的嗅觉反应率为93.3%, 显著高于紫苏精油和山苍子精油。不同植物精油对雌虫产卵的驱避效果不同,当植物精油浓度为10 mg/mL时, 冬青精油对雌虫的产卵驱避率为69.04%, 显著高于其他精油。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植物精油对瓜实蝇成虫具有一定防控效果, 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可能是由于田间环境复杂、植物精油理化性质存在差异等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1.
植物挥发性成分对柑桔潜叶蛾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桔潜叶蛾成虫对寄主和产卵部位的选择是其生存和种群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人工叶片法试验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幼嫩叶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柑桔潜叶蛾成虫产卵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但不同柑桔品种对成虫产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其含有相同的挥发性物质。用非寄主植物叶片试验发现,其挥发性物质对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驱避干扰作用。马缨丹和印楝叶对成虫产卵的驱避中量(ORD50)分别为13.5和49.4mg鲜叶。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对桔小实蝇成虫有效毒杀和产卵驱避的植物乙醇提取物,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了紫茎泽兰、臭椿、菖蒲、青蒿、臭牡丹、樟树等6种植物提取物,并测定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和产卵驱避活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青蒿、臭椿和菖蒲的乙醇提取物均对桔小实蝇成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当浓度为100mg/mL时,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臭...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明确绿薄荷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95%乙醇对绿薄荷茎和叶进行索式抽提,并测定了茎和叶提取物12.5、25.0和50.0 mg/mL浓度下小菜蛾幼虫的拒食率和成虫产卵忌避活性。结果显示,绿薄荷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成虫的产卵忌避均有显著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拒食率和产卵忌避率越大。当茎和叶提取物浓度为12.5 mg/mL时,小菜蛾的拒食率最低,分别为36.16%和59.81%,产卵忌避率最低,分别为46.18%和57.78%;茎和叶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时,拒食率最高,分别为82.67%和87.15%,产卵忌避率最高,分别为88.29%和98.27%。茎和叶对应的拒食中浓度(AFC_(50))最高分别为18.93 mg/mL和15.97 mg/mL,产卵忌避中浓度(AOC_(50))最高分别为16.38 mg/mL和15.03 mg/mL。  相似文献   

14.
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进行了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大部分对比哈小爪螨成螨及其产卵有明显的驱避作用,24 h后有20种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驱避率高达80%以上,其中山芝麻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高达97.78%;有23种对比哈小爪螨产卵的驱避率达80%以上,其中山橙、翻白叶树、山芝麻、洋金花4种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的产卵驱避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利用Syntech触角电位仪,测定了甜菜夜蛾雌成虫对艾蒿提取物和4种溶剂(苯、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柱层析馏分的触角反应;利用涂纸法,测定了艾蒿提取物和4种馏分对甜菜夜蛾产卵的忌避特性和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雌成虫对相同浓度(10 mg/mL)提取物和馏分的触角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对丙酮馏分的反应最强烈,电位值为9.632±1.054 mV,其次为乙酸乙酯和苯馏分,以乙醇馏分的反应最弱。提取物和不同馏分对甜菜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丙酮馏分、乙酸乙酯馏分和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忌避作用,而且随浓度上升而增强,其中以丙酮馏分的忌避作用最强,10 mg/mL的忌避率达到49.0%。不同浓度处理时,都以丙酮馏分和乙酸乙酯馏分的产卵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浓度上升而增强,10 mg/m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2.16%和68.95%;较高浓度(5 mg/mL和10 mg/mL)时,提取物、苯馏分和乙醇馏分也具有一定的产卵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小菜蛾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与挥发油剂量成正比。四臂嗅觉仪试验进一步表明,金腰箭挥发油对小菜蛾成虫起到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