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目的  旨在利用SSR荧光标记对榧树雄株5个野生居群的121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为榧树雄株遗传背景、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榧树基因组DNA,设计引物,通过荧光引物PCR扩增方法,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检测榧树雄株的多态位点。  结果  24对引物共检测到85个等位基因,变幅为2~7个,平均每个标记有3.542个,其中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有1.915个。5个居群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6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08。5个居群中,多态位点百分比为75.00%~95.83%,平均为82.50%,居群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嵊州居群、临安居群、富阳居群、黄山居群、淳安居群。居群间的基因流为4.172,遗传分化系数为0.096,遗传分化程度很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居群的遗传相似度为0.865~0.978,平均为0.932。  结论  雄性榧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榧树雄株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居群间也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5个居群可以分为3大类群,这与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比较相似。图4表6参32  相似文献   

2.
对野生榧树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榧树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基于榧树(Torreya grandis)种仁转录组开发的36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5个野生榧树居群共142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STRUCTURER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主坐标分析(PCoA)等方法分析居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5个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4.285 7~6.638 9,Shannon’s指数(I)为1.015 0~1.373 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532 7~0.656 1。36个SSR位点的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261 9,平均近交系数F_(is)为0.398 1,平均基因流(N_m)为0.704 7。居群成对分析显示,除黄山-嵊州居群间以及嵊州-松阳居群间,其他居群间F_(st)均大于0.15,基因流大于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5个榧树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2%)。居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黎川与松阳居群的遗传结构比较相似,而诸暨居群、嵊州居群及黄山居群等3个居群的遗传结构差异较大。5个野生榧树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与各居群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太白贝母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太白贝母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及蕴藏量情况,为太白贝母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查询、样方调查、产地走访调查等方法。[结果]太白贝母的野生资源极少,蕴藏量仅为920.7 kg;栽培太白贝母主产陕西省和重庆市,面积约26.7 hm2,处于种源扩繁阶段。[结论]应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资源,以保证太白贝母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雄性榧树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及优株初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雄性榧树Torreya grandis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初步筛选雄性优良单株,为科学配置优良授粉树和提高香榧T. grandis ‘Merrillii’种实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方法  以5个雄性榧树天然居群的121个单株为材料,对叶片单叶质量、叶形指数及雄球花单花质量、花形指数、花粉得率、花粉生活力等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了雄性榧树优良单株。  结果  ①在居群间除了叶长和花粉得率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居群内10个表型性状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居群内的变异大于居群间的变异,表明雄性榧树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人工选择要以单株选择为主。②10个表型性状中雄球花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叶片,且花粉生活力和花粉得率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2.36%和34.13%,变异较为丰富,因此授粉优树的选择可基于雄球花性状指标。③根据雄株雄球花性状指标综合筛选出了早、中、晚型36个优良单株,可在今后的选育和造林实践中应用。  结论  雄性榧树表型性状在居群内具有更加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后期遗传改良中应重视群体内优良单株的选择,而球花大小、花粉生活力和花粉得率是榧树雄株进行优株初选的重要表型指标。图1表7参26  相似文献   

5.
大娄山区巴山榧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大娄山地区3个居群29个巴山榧树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10bp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8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1个.在物种水平上,大娄山区巴山榧树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5.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3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703;而在居群水平上,遗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合理开发与利用真菌资源,对黑龙江省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毒菌菌类资源进行调研。[方法]采用调查法、样方法和路线调查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大型毒菌的种群组成、分布以及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有毒真菌的数量、种群组成以及资源分布与植物群落的组成、土壤类型、海拔高度以及林地的坡向和坡度等关系密切。[结论]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毒菌资源丰富,应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调查无锡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现状。[方法]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无锡市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结果]在无锡市共发现野生林木种质资源64科159属261种,包括乔木122种、灌木110种、藤本29种;按照野生群体的分布范围等特征,将其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不同的野生群体具有各自的植物种类特征;此外还查清了一些特有的野生种质资源分布。[结论]总结了无锡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生存现状,提出了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鹊树幼苗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银鹊树幼苗年生长节律,为育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贵州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生态园苗圃选取3个小班样方,每个样方选择30株长势相当的银鹊树幼苗并进行编号,定时测量苗高、地径并统一进行水肥管理,观察记录银鹊树1年生幼苗苗高、地径在1年中季节生长规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苗高和地径增长均呈"S"型增长模式,苗木增长出现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起点为6月中旬,持续至9月初,在8月初出现苗高速生点;地径速生期起点为7月中旬,持续至10月下旬,在8月初出现地径速生点。[结论]银鹊树1年生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状况统计结果符合拟合Logistic方程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可为银鹊树栽培和可持续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遂昌县野生华重楼资源分布现状及生境特点,为开展其人工驯化栽培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走访、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遂昌县野生华重楼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华重楼生境特点与濒危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遂昌县华重楼在海拔347~1068 m均有分布,平均分布海拔为697 m;分布地多为半阴坡,坡度在26°~38°,平均坡度为34°;分布地土壤偏酸性.毛竹林、油茶林、灌木林、古榧树林和竹阔混交林等林地条件下均有华重楼分布;在自然生境中,华重楼个体形态差异较大.[结论]华重楼喜阴,其野生群落数量与生境的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类活动对野生华重楼个体生长和种群繁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赖草品种的选育和赖草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不同地区采集的8个野生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资源为材料,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进行栽培驯化,通过对生长3年的赖草居群光合特性比较分析,评价和筛选优质赖草种质。[结果]不同居群赖草的Pn与Gs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一致,且3个生育期Pn和Gs平均值较高的是朔州和右玉居群,浑源居群的Pn和Gs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n、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显著负相关,说明Pn的变化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结论]综合分析朔州居群和右玉居群表现较好,对本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较强,可作为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会稽山脉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价值和古老的嫁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因其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资源十分稀少,加之树龄过老,经营过度,树种资源流失严重,亟待挖掘和保护。本文在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资源现状及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实现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香榧是古老的中国原产树种和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功能。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系统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会稽山古香榧群传统农业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动态保护的主要途径。研究对于保护好会稽山千年古香榧群,合理利用其优良种质资源,促进古香榧群传统农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氨基酸组分和营养品质。[方法]以6个主栽榧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种仁不同种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榧树种仁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不同品种的总氨基酸及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同。各品种种仁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榧2号、丁山榧、东榧3号、龙凤细榧、东榧1号、朱岩榧;氨基酸组分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变异系数较低,人体必需氨基酸(E)与氨基酸(T)的比值为0.39,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为0.64,符合WHO/FAO推荐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标准;人体必需氨基酸(E)、儿童必需氨基酸(CE)、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总氨基酸含量可作为氨基酸组分特征的代表性指标对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香榧古树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但易受到各类损伤,对其受损特征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保护和恢复香榧古树群。以浙江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香榧古树为研究对象,在6个树龄梯度(100-300a、301-500a、501-700a、701-1000a、1001-1300a和1301-1600a)下比较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并分析坡度对香榧古树受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古树的受损率随着树龄增大而明显升高,受损个体主要分布在301-1000a树龄段。随着树龄增加,受损香榧个体的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增大,但冠幅显著减小。当坡度增加时,受损香榧古树的树高变化不明显,但胸径和冠幅均显著减小。就受损程度而言,树龄在100-300a的受损香榧古树以轻度受损为主(55%),300-1000a树龄段以中度受损为主(占50%),而树龄在1300a以上的受损香榧古树则以重度受损为主(占67%)。坡度的增加也增加了香榧重度受损的比例,但在不同的坡度上,各树龄段香榧古树的受损程度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异,表明坡度和树龄均为影响香榧古树受损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浙江会稽山地区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及其与树龄和坡度的关系,有望为香榧古树的分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香榧适生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气候、土壤和地形地貌等环境因子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影响,初步总结了香榧适生区域的环境条件,并指出目前香榧适生环境条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香榧分布区划研究现状,认为开展小气候等环境因子的长期定量观测和利用3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进行香榧适生区域环境宏观分析是今后香榧适生环境条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香榧品种起源考证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从历史文献考证和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古树调查资料分析得出香榧是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优良类型(单株)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榧树优良品种.香榧起源于唐代,扩大栽培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得到规模发展.由于会稽山区榧树的应用历史悠久和社会经济条件使香榧得以保护和发展起来,所以是香榧的原产地域.香榧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优良的品质和原产地域而区别于一般榧树及其他变异类型.香榧是优良品种和著名的产品品牌,除正宗香榧外,其他品种类型均不能称为香榧.图1表1参20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文献考证和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 古树调查资料分析得出香榧是榧树Torreya grandis 中的优良类型(单株)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榧树优良品种。香榧起源于唐代,扩大栽培于宋代, 元、明、清三代得到规模发展。由于会稽山区榧树的应用历史悠久和社会经济条件使香榧得以保护和发展起来, 所以是香榧的原产地域。香榧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优良的品质和原产地域而区别于一般榧树及其他变异类型。香榧是优良品种和著名的产品品牌, 除正宗香榧外, 其他品种类型均不能称为香榧。图1 表1 参20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香榧在旌德县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香榧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香榧高产区自然环境因子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诸暨是全国重要的香榧生产基地.选取诸暨的钟家岭、黄坑、杜家坑和绍兴稽东、嵊州竹溪、东阳西垣等香榧高产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宜香榧生长的自然环境因子及其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