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罗汉果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及繁殖技术,分析了桂北罗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罗汉果固有的生产模式没能形成良好的产业体系,种性退化、混杂,生长受高温、干旱、病虫害的制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此,从加强区域合作、培养优良品种、加大对罗汉果制品的药用功能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罗汉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是我国第一批列为食药两用的植物,是广西具有影响力的特产之一。经多年对罗汉果的新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和推广,攻克了罗汉果组培脱毒苗的技术难题,罗汉果的种植面积快速扩大,并且近年来在加大传统药用基础上,又开发成功能性饮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高甜度罗汉果甜苷、罗汉果浓缩果汁在全球率先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罗汉果产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将罗汉果产业打造成广西的第二个"甜蜜事业"。应从高端产业定位,加大政策、科技、财政对罗汉果产业的支持,加大罗汉果新品种研发,创新研发罗汉果新产品等促进罗汉果产业快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汉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果实中含有可以作甜味添加剂的罗汉果皂苷V。罗汉果种质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罗汉果产业的发展,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罗汉果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罗汉果种质创新的主要方向,为罗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果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农药残留高、病虫危害和连作障碍等问题,长期制约着罗汉果产业的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保障罗汉果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笔者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对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种植环境、良种选育、水肥一体化管理、防止"跑苗"、人工授粉和病虫害防治等主要环节进行综述,旨在完善罗汉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而促进罗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食同体中药材之一,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但是罗汉果的栽培过程中存在着种苗引种来源不纯、园地选择与处理不规范、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制约着罗汉果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基于此,以无公害栽培技术为理念,对罗汉果的种植采取良种选育、选择适宜的罗汉果栽培园地、改良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措施,促进罗汉果产业绿色健康、持续长久地发展,希望给到相关人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罗汉果间作套种简化栽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罗汉果是桂林著名的传统特产。传统罗汉果产品以干果为主,随着罗汉果提取物的成功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罗汉果甜苷粉已经成为罗汉果产品市场的新主角,罗汉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利用罗汉果挂果前的土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民增收,改善土壤品质,保障罗汉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种植户和罗汉果行业的关注点。公司经过多年实践与摸索,总结出罗汉果间作、套种其他作物的简化栽培技术,达到行间控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特产和传统的出口商品,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近年来,罗汉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由于长期以来都采用扦插、嫁接、压蔓等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容易造成良种的种性退化,因而在大量推广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终制约了罗汉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罗汉果已成为龙胜县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而罗汉果裂果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在气候异常的年份,裂果发生更严重.通过对罗汉果果实生长期的土壤水分供应、病害、缺素及施肥状况等方面分析了罗汉果裂果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汉果产业是桂林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本文作者结合桂北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从选地、种植、搭棚、田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总结罗汉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永福县罗汉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罗汉果品种、病虫、栽培技术、栽培环境、加工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要把罗汉果产业做大做强,应从品种选育、病虫综合治理、栽培技术的改进、生态环境的改造、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方面着手,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发展壮大罗汉果产业。  相似文献   

11.
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广西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一,2018年经自治区农业厅验收,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以140.35分(总分150分)高居第一。本文从永福罗汉果发展情况、标准化种植、销售渠道、品牌打造、模式创新等全产业链方面对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进行分析,旨在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龙胜县罗汉果加工业的发展优势、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及机遇,并提出促进罗汉果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食同体中药材之一,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本文在介绍罗汉果生长习性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良种选育、栽培园地选择、整地、水肥管理、合理轮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也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近年来,罗汉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涉及罗汉果种质资源鉴定、功能基因克隆、抗病性育种等方面,这些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罗汉果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转录组特征及功能基因克隆等。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实现了罗汉果幼苗性别鉴定,全面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构建罗汉果转录组数据库,促进了对该植物的果实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利用RNAi技术有望获得抗病毒病的罗汉果转基因植株。今后可利用罗汉果基因组数据,深入挖掘基因资源,研究候选基因的功能,明确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促进罗汉果种质资源开发及分子遗传育种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的良好发展,促使在市场中罗汉果份额占有率越来越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期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更加看重提升罗汉果种植效率,目的为使罗汉果的产量提升,生产出优质的罗汉果。为了让种植户能够种植出优质的罗汉果,提升产量,要对种植户大力宣传罗汉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多糖及其羧甲基化产物的结构和抗氧化性能,使用酶解法从罗汉果中提取了罗汉果多糖,并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然后对罗汉果多糖进行了GC-MS单糖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并研究罗汉果多糖及其羧甲基化产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提取率为3.64%,羧甲基化取代度为0.41。应用GC/MS技术对罗汉果多糖进行单糖组分分析,结合面积归一法得出罗汉果多糖由呋喃糖(3.53%)、阿拉伯糖(7.22%)、甘露糖(20.60%)、葡萄糖(38.03%)、木糖(0.73%)、半乳糖(28.65%)、半乳糖醛酸(0.51%)、葡萄糖醛酸(0.74%)组成。经过抗氧化活性测试可知,与修饰前比较,羧甲基化修饰后的罗汉果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秦永松  林贵美  牟海飞  潘永杰  李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69-7169,7207
阐述了"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在罗汉果种植中的应用发展及意义,并提出了目前"三避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多年的栽培种植试验证明,采用"三避"技术种植罗汉果,其苗的成活率、产量、质量及商品性状都有明显地提高,近几年,"三避"技术在广西永福县广泛推广,罗汉果农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广西珍贵特产罗汉果种植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汉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罗汉果的种植和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方法]对永福县罗汉果主产地龙江乡的罗汉果栽培园栽培方式进行多年观测,总结罗汉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结果]罗汉果主要病害有根结线虫病等9种,主要虫害有大蟋蟀等8种。[结论]采用轮植法,加强罗汉果园的管理,同时以生物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可有效防治病虫害,保证罗汉果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桂林市罗汉果种植概况,分析了罗汉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快罗汉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了气象部门做好地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鲜罗汉果和干罗汉果为原料,通过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得到鲜罗汉果水提物、鲜罗汉果醇提物、干罗汉果水提物和干罗汉果醇提物4类罗汉果提取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这4类罗汉果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罗汉果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4类罗汉果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鲜罗汉果水提物、鲜罗汉果醇提物、干罗汉果水提物、干罗汉果醇提物中分别检测到挥发性成分11、12、14和13种。此外,罗汉果提取物对卷烟吸食品质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2‰鲜罗汉果水提物的效果最佳,2‰干罗汉果水提物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