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植物源抑芽物质对延长甘薯贮藏期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延长甘薯块根贮藏期的方法,本试验以萌芽性好的绵12-25-1和耐贮藏紫肉品种绵紫薯9号块根为材料,用常规抑芽剂氯苯胺灵(CIPC)、源于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薄荷醇(MEN)和香芹酮(CAR)处理,比较它们对延长块根贮藏期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CIPC、MEN、CAR 3种试剂均能抑制甘薯块根芽的生长,抑芽能力依次表现为CAR>MEN>CIPC。芽的生长被抑制后可以减少块根的物质消耗,使重量损失降低,贮藏150 d时, 经CAR处理的甘薯块根的重量损失仅为对照组的46.40%;贮藏期间甘薯块根干物质中的淀粉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抑芽处理组的淀粉含量下降缓慢,尤其是经CAR处理的甘薯块根的淀粉含量,在贮藏150 d时,绵12-25-1和棉紫薯9号块根中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34.57%和24.82%;抑芽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甘薯块根可溶性糖、花青素的代谢消耗,延缓能力与抑芽能力呈正相关,贮藏150 d时CAR处理的绵紫薯9号花青素含量较对照高22.06%。抑芽处理对甘薯块根α-淀粉酶活性影响弱,但能刺激与抗逆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综上,CAR用量低且对环境友好,抑制甘薯块根萌芽、保持块根品质的效果最显著,具有延长甘薯贮藏期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新型马铃薯抑菌保鲜材料,本研究通过共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出香芹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其稳定常数,并采用紫外光谱、1H NMR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进行表征,探究香芹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硫色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香芹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成功生成了主客体比为1∶1的包合物,产率达到93.6%,表观稳定常数为409.39 L·mol-1。生成包合物后,香芹酮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都明显增强,且对硫色镰刀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3.11 mmol·L-1。因此,将挥发性液体香芹酮制备成羟丙基-β-环糊精固体包合物可行,且对马铃薯贮藏病害干腐病病原菌硫色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马铃薯抑菌保鲜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促根剂对南方红豆杉扦插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根剂A3生根效果最佳,其始根天数、生根率、根数、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52.7~64.0d、90.0%~93.7%、8.00~8.67条、8.67~8.93cm和0.61~0.69,显著优于其他3种促根剂;其次为促根剂A2>促根剂A1>萘乙酸(对照)。除20ng/kg浓度促根剂A1所得根系效果指数显著高于10ng/kg和15ng/kg浓度外,促根剂A2和A3各浓度间差异不明显,但20ng/kg浓度促根剂A2根系效果指数也高于其他2个浓度,提高促根剂A1和A2的应用浓度有望提高扦插穗条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4.
辐照抑制冷藏大蒜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璇  何建中  李瑞军 《核农学报》2005,19(2):102-104
研究了大蒜经冷库贮藏后的辐照抑芽效果。结果表明 ,中牟大蒜冷藏 ( - 2℃~ 0℃ )贮存至翌年 2月中旬 ,出库后在室温 ( 1 0℃~ 1 5℃ )下放置 1~ 7d ,用60 Coγ射线辐照到吸收剂量为 40~ 90Gy ,即可起到抑制发芽的作用。辐照剂量同收获后大蒜辐照处理的剂量 40~ 90Gy。大蒜出冷库后的搁置时间是决定冷藏大蒜辐照抑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梅片树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天然右旋龙脑提取的新资源,目前生产上正遭受炭疽病的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梅片树炭疽病,本研究选择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与筛选。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5%咪鲜胺微乳剂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39 mg/L、0.170 mg/L和0.260mg/L;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8.8%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抑制作用较弱。该研究结果为田间梅片树炭疽病防治杀菌剂选择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相似文献   

7.
含氧萜类化合物对稗草的化感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5种含氧萜类物质(-)香芹醇、(+)香芹酮、(-)薄荷酮、(-)香芹基乙酸酯和(+)雪松醇为化感物质替代物,以稗草为受体,运用正交旋转回归组合实验,分析物质间的互作效应.各单因子的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香芹醇、(+)香芹酮、(-)薄荷酮和(-)香芹基乙酸酯的主效应曲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而(+)雪松醇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各单因子的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当浓度低于-2水平时各因子对稗草根长的抑制作用大小为(-)薄荷酮>(-)香芹醇>(+)香芹酮>(-)香芹基乙酸酯>(+)雪松醇,当各因子浓度高于+2水平时,则为(+)雪松醇>(+)香芹酮>(-)香芹基乙酸酯>(-)香芹醇>(-)薄荷酮.综合分析显示,当各物质浓度水平分别为(-)香芹醇0.033mmol·L-1、(+)香芹酮0.030 mmol·L-1、(-)薄荷酮0.080 mmol·L-1、(-)香芹基乙酸酯0.020 mmol˙-1和(+)雪松醇0.001 mmol·L-1时,方程有最优解,即在理论上其混合物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达到最大,为93.69%.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呋虫胺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HPLC-MS/MS)分析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呋虫胺在水稻植株、土壤、田水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糙米、稻壳、植株、土壤中最终残留水平。各基质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经Waters X-Bridge 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1~0.8 mg/kg的添加水平下,呋虫胺在5种基质中的回收率为68.5%~11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8%,最低检测浓度(LOQ)在0.1~0.2 mg/kg。2013-2014年,在黑龙江、北京和浙江两年3地的田间残留试验表明,呋虫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降解速度较快,在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75 d;采用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分别按照推荐剂量(120 g a.i/ha)和推荐剂量的1.5倍(180 ga.i/ha)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7d、14d、21d时,呋虫胺在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均小于0.1 mg/kg,远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1 mg/kg)。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水溶性肥料中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氯吡脲、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和赤霉素)。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扫描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和氯吡脲,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和赤霉素。在3个添加水平下,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1.7%~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1.5%~7.5%;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氯吡脲、4-硝基苯酚钠和5-硝基愈创木酚钠的检出限均为2 mg/kg,萘乙酸钠的检出限为2.5 mg/kg,2-硝基苯酚钠和赤霉素的检出限为20 mg/kg。本方法简便、快速、安全,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水溶性肥料样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甘南州青稞田杂草滋生的问题,验证除草剂组合5%唑啉草酯乳油+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青稞田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剂量,采用裂区设计,5%唑啉草酯乳油和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均分别设3个用量水平,进行了2种除草剂不同剂量配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450 kg处理不仅对青稞田安全无药害,而且对青稞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药后25 d株防效分别达到92.22%、91.87%,药后60 d鲜重防效分别达94.76%、92.33%。同时该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5 450 kg/hm2,较空白对照(不施用除草剂)增产32.28%。综合考虑认为,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甘南州青稞田防除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最优除草剂组合。  相似文献   

11.
试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经营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在阐述农林复合经营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几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并对黄土高原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针对目前的治理状况,认为农林复合经营是治理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因而开展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梯田超垄覆膜微集流形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1998年在王家沟流域梯田地进行了起垄宽、窄膜覆盖微集流单、双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种植密度4.2万株/hm^2的情况下,起垄宽膜覆盖优于起垄窄膜覆盖,单行种植优于双行种植,起垄宽膜单行栽培较平铺膜产量提高34.5%,纯收入提高65.2%;较无膜对照产量提高58. 1%,纯收入提高71.1%。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Web 2.0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特征,同时针对图书馆如何利用Web 2.0技术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代图书馆所应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可行性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收集指定区域的各种农业水资源信息,按照当地农作物需求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地分配,农业生产就能得到有效保障。在WebGIS基础上,通过农业用水综合利用模型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决策,同时也可以实现干旱洪涝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16.
不同升温方式对烘干枣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红枣烘干工艺中,采用三种不同升温方式烘干的红枣,经95%乙醇浸提得膏后,以乙醚萃取,蒸发部分乙醚定容后,用GC-16APTF气相色谱仪以内加法测定糠醛和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含量,水分、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用前两种方法烘干的枣的品质比用第3种方法好。还讨论了红枣中糠醛和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形成、测定及其对干枣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紫色土土层浅薄,土壤坚硬,透水性和持水性差,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了更好地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本文以宁化县的紫色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干湿筛法、容重法等方法,研究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的效益。结果表明: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能够促进周围植被的生长、改善土壤条件、减少水土流失等;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模式,可以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三峡库区已进入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献的主要分布特征,得出库区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文章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产生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变化,即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接下来,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气候、土壤、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因子的研究进展展开评述;然后对上述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最终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当前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给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展望: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效应的动态研究,建立长期观测数据库,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综合评价库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库区周边湿地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峡库区的湿地生增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水库的调度方式形成的库区周边湿地,可分为四个区域段,不同的区域段可采用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湿地生境开发利用途径对缓解库区人地矛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将发挥积极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