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第Ⅰ报中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生理性状的分析基础上,着重对水稻亩产600—700公斤的产量构成因素及枝梗粒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结实率、千粒重是限制超高产的主导因素,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一级枝梗的粒数、粒重、结实率等诸性状,明显地优越于二级枝梗,且产量的70%左右来自一级枝梗上的直接结粒数.经分析表明,一个穗的空,秕粒主要来自二级枝梗粒,二级枝梗对结实率及千粒重的负效应很大.N_3(倒4节间)长度对穗实粒数的负直接效应亦最大,由此可见,在保证单位面积足够穗数和穗粒数的前提下,高产再高产的关键在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结实率的关键又在于增加一级枝梗粒数和控制N_3节间的伸长。  相似文献   

2.
朱殿武 《农技服务》2009,26(8):51-51,161
通过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二次枝梗的分化、减少颖花退化和促进灌浆,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增施硅肥150 kg/hm~2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增施硅肥75 kg/hm~2和不施硅肥的增产301.95 kg/hm~2、636.75kg/hm~2。施用硅肥必须同增施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硅肥的增产增效作用。硅肥可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作为追肥最好在水稻拔节前(1个叶龄之前)施下,以增加抗倒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结实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水稻的结实特性有一定的互作效应,低种植密度下,适当增加氮肥可降低水稻籽粒的空粒率和秕粒率。从水稻穗位上看,稻穗一次枝梗的结实特性优于二次枝梗,稻穗不同部位和一、二次枝梗不同部位的结实特性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在相同的一次或二次枝梗上不同粒位的空秕粒率一般以第2粒最高,二次枝梗不同粒位的空秕粒率以第1粒为最低,第2,3粒最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早籼稻嘉早311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加穗总粒数和结实粒数,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和生产效益,能够增强病害抗性,提高茎秆节间的抗折力,增加抗倒伏能力,对水稻群体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硅肥在水稻增产和抗倒方面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大田试验为基础,在宁粳4号分蘖初期追施硅素化肥,设置3种硅肥用量与不施硅肥作对比,结果表明:在90~150 kg/hm2范围内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颖花分化,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实现水稻增产;并能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合成较多同化物质,提高充实度及抗折强度,增强水稻抗倒性能,尤以120 kg/hm2施硅量增产效果最明显,达9.4%,150 kg/hm2施硅处理的抗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水稻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辽宁省最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穗部性状间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下。产量与每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性状对产量都有积极意义,产量是其综合作用的表现。结实率主要受控于二次枝梗结实特性,育种上要从结实率角度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就要着重考虑选育二次枝梗结实率高进而结实率高的品种。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以及二次枝梗粒率都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性状的增加将有助于穗粒数的增加。穗粒数与二次枝梗粒数随品种的变化是一致的,二者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提高千粒重有可能进一步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生物菌粉的节肥增产效果,于2017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肥、硅肥配施菌粉、硅肥节肥配施菌粉等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生育期考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硅肥、硅肥配施菌粉均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于抽穗期能加快植株抽穗进程,明显提高抽穗率,从节肥效果来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效果最佳。考种、测产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能增加产量5.16%,施硅肥配施菌粉增产7.69%,从节肥增产效果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增产效果最佳,较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硅肥、常规施肥+硅肥+菌粉产量分别增加9.45%、4.07%、1.63%,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提高了茎蘖数,增加穗粒数、粒重,降低空瘪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硅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硅量。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加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能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施硅增产幅度为3.45%~15.69%。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硅肥(Si O2)用量建议15~30 kg/hm2。  相似文献   

9.
辽宁水稻穗型指数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辽宁省近年来育成的水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增加穗数和千粒重、减少每穗粒数有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提高结实率特别是二次枝梗结实率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二次粒率高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食用品质均有负面影响。提出用穗型指数(PTI,二次枝梗粒数最多的一次枝梗所在穗轴节位与一次枝梗数之比)表示二次枝梗籽粒在穗轴上分布特点,试材PTI分布在0.29~0.61之间,据此将试材划分为二次枝梗籽粒上部优势型、中部优势型和下部优势型3种穗型,二次枝梗籽粒偏向穗轴中上部分布即PTI较大不但有利于提高结实性和产量,还有利于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籼稻9311HR显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9311导入bar基因的后代9311HR中发现了1个高秆突变体。与原品系相比,高秆突变体的株高增加70~120 cm,各节间长度均有所增加。各节间的株高构成系数(各节间长度占株高的百分比),倒1节间比原品系低5~8个百分点;基部第1节间则比原品系高5~7个百分点;其余节间与原品系相近。该突变体穗长明显变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明显增加,一次枝梗数和结实率无明显差异。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其高秆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稻麦轮作区潮土及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稻麦轮作条件下,潮土、水稻土上的硅肥试验表明,施硅水稻增产9.59%,小麦增产13.9%。稻季施硅在小麦上后效明显,增产8.2%;硅肥对水稻的氮麦吸收有促进作用,亩吸氮量增加2.95kg氮素吸收率提高14.8个百分点水稻植株必主得到改善,基部节间缩短,剑叶、倒二叶叶面积增加;硅肥对水稻具有增穗、增粒作用,抽穗后灌浆速率提高,千粒重也有明显增加;小麦表现为增穗、增加千粒重。硅肥适宜作水稻基肥或返青  相似文献   

12.
白浆土施硅肥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硅肥,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施硅量450~750 kg/hm2效果较明显。施肥量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和空瘪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结实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而空瘪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这表明施用硅肥主要从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和结实率等方面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选用穗型直立的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品种秋光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提高,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和松散型品种秋光的产量增加,因此可以适当增大两品种的氮肥施用量至375.28 kg/hm~2。氮肥对两株型品种有效穗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有效穗数的大小次序为高氮处理中氮处理低氮处理;两株型品种间结实率差异显著,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差异极显著。穗质量、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和二次枝梗结实率两品种间差异显著。表明,不同施氮量下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较大的穗长、穗质量、一次枝梗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导致了其产量的提高,松散型品种秋光较高的穗长、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结实率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硅肥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施氮磷钾肥的条件下,水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以667 m2施尿素21.7 kg,普钙50 kg,氯化钾16.7 kg,速溶硅肥50 kg能促进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粒重的增加,产量达52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水稻生长前期缺硅,叶片枯散,有枯斑,成穗量减少,水稻生长后期缺硅茎杆细长软弱,易倒伏,早衰。还易感染病害,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植株主茎地上部1—2节间分别缩短9.1和4.2毫米,增粗0.4毫米;硅还能调节水稻对氮、磷、钾的利用率,使水稻穗数、每穗数粒、千粒重等都有显著增加,施硅的田块比  相似文献   

16.
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淦鑫602为材料,进行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锌肥有利于水稻分蘖,基施硅肥对水稻分蘖数影响不明显,但基施锌、硅肥均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产64.0%、63.0%。  相似文献   

17.
进行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分蘖速度、叶色、灌浆、抗病性、抗虫性、植株、稻米质量、产量有明显影响,可促进分蘖,提高灌浆速度,提早成熟,抗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抗倒伏能力,防虫。施硅区实际平均产量达8 151.75 kg/hm2,较对照(7 659.00 kg/hm2)增产6.4%,且水稻产量、穗数和穗粒数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平原区稻田施硅量对水稻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业生产上忽略硅肥施用的问题,在洞庭湖平原区稻田开展不同施硅量对水稻的抗性、产量及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株高逐渐降低,T1(施硅肥量为7.5 kg/hm2)、T2(施硅肥量为15.0 kg/hm2)、T3(施硅肥量为22.5 kg/hm2)处理分别比对照(不施硅肥)降低4.21、7.90和8.24 cm。与对照相比,施硅肥处理降低了水稻植株的节间长度。处理T1、T2和T3的水稻植株二化螟枯鞘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3、3.9和6.4个百分点,稻纵卷叶螟卷叶株率分别降低4.6、6.1和8.2个百分点,稻飞虱分别比对照减少186、225和299头/百丛;纹枯病病株率分别降低3.5、4.2和4.7个百分点。各处理水稻产量大小顺序为T3>T2>T1>CK,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0.51%、10.34%和8.02%。  相似文献   

19.
钾肥对高产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钾与未施钾对高产水稻品种辽粳294和超级稻沈农265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差别。施用钾肥后两个品种均表现出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抗倒伏性提高,空粒率降低,穗部性状得到改善,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及千粒重增加,从而提高产量。穗部性状中一次枝梗个数和粒数均是未施钾肥的多。不同的是,施钾后对沈农265来说最大分蘖数增加更明显,干物质的转移使库变得相对大些,在产量构成因素上单位面积上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都显著增加。二次枝梗个数减少而粒数增多。辽粳294施钾后在成穗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干物质的转移使源变得相对强些,产量构成因素中只是单位面积上穗数、千粒重显著增加。二次枝梗个数和粒数均减少。  相似文献   

20.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作物上开展硅肥试验,研究探索了中量元素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增产具有促进作用,施用硅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但对千粒重作用不明显。每667m2施硅肥5kg时水稻产量最高,增产效益显著,其效益较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和不施硅肥处理分别增加190.7kg/667m2、42.9元/667m2,增幅分别为11.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