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缙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过去以生产炒青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后,各茶厂、茶场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多,大宗茶效益下滑,导致许多茶场停产,茶园荒芜,县茶厂破产倒闭。九十年代中后期,名优茶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在名茶高效益的拉动下,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开始恢复,大面积的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大宗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效益倍增:至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产值600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4%。全县有近两万茶农在茶叶产业化中得到实惠,茶叶产业已成为缙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我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5095亩,投产55709亩,占总面积的85.58%,年产干茶3940吨,同时建立了无公害花园1500亩,年产量115吨。全县拥有茶叶初制加上厂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较有规模的5家,其中3家企业建立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推进了茶业产业化进程。2001年全县年茶叶总产值5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2600多万元,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仅次于永春芦柑之后的第二大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3.
永嘉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全县有十几个乡镇建有乌牛早茶基地,茶农4000户,共有茶园面积3200公顷,年产茶叶达500吨,产值上亿元。但本地制茶技师严重缺乏,综合加工能力低,大部分茶农靠出售鲜叶或高薪聘请外地制茶技师。  相似文献   

4.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环境。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宽,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至2002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69万亩,年产茶叶311吨,产值2268万元。其中名优茶285吨,产值2231万元。随着幼龄茶园的逐步投产,茶叶产量产值将会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县普遍存在初制厂建设早、设备老化、厂房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炎陵是"茶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各种原因,2014年以前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全县没有一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茶叶企业,加工作坊为主,设备简陋,加工粗放,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主要以散茶形式在当地销售,卖价低廉,茶叶生产效益低下,亩产值不到1000元。甚至有茶农挖掉茶树,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黄桃。不少茶叶经营主体感到迷茫,信心不足。炎陵茶业面临整体萎缩的尴尬困境。  相似文献   

6.
洪雅是全国著名的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叶面积16.35万亩,其中投产茶叶面积14.5万亩。据2008年统计,年产鲜茶6356t,全县茶叶总收入2.46亿元。  相似文献   

7.
广南茶产业是全县最具增长潜力、最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但广南茶叶存在着品牌少、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造成茶叶利润效益低下。扩展销路是今后茶叶生产流通的重要环节。县委、县政府及茶叶主管部门特别是茶叶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扩展茶叶市场和销售渠道,力争使广南茶叶做大做强。本文试用市场促销理论对全县茶叶市场营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勐腊县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美名远扬的"元宝茶"、"曼松贡茶"就产自于勐腊县北部,古六大茶山除攸乐茶山外的倚邦、曼砖、革登、曼撒、莽枝五大茶山就位于勐腊县境内,是举世公认的"普洱茶"发源地之一,茶叶是勐腊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骨干产业,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茶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卫中 《新农村》2010,(3):11-12
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把茶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茶叶生产发展迅猛,到2008年底,全县茶叶面积近10.05万亩,良种率92%,居全省首位。全县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茶产业,茶叶产值达3.93亿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近年来松阳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10.
旌德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茶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茶农增收。目前全县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达90%以上,茶园修剪水平65%,茶叶植保水平接近50%,中耕管理水平不到10%,呈现“一高三低”态势,发展极不平衡。存在问题是名茶种类多,工艺不相同,机具投入大;加工机械使用效率低;茶农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低。因而要整合品牌,科学布局,引进技术,试验示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升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全县县茶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成立七年来,发挥民办优势,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发展茶叶生产,开拓国际市场,年加工、销售茶叶6000吨以上,占全县总产量的75%;出口外销3000吨以上,占全县出口茶的95%,为该县茶叶生产和流通机制改革作出了贡献.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委领导的肯定。茶叶生产者协会的成立是对  相似文献   

12.
淳安县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面积9666.7hm^2,其中采摘茶园面积8000hm^2,2004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2.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5.8%,全县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达到690元。茶叶也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淳安不仅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种”的原产地,而且淳安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是国家无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某地具.  相似文献   

13.
遂昌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据统计,至2009年冬,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0.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7.79万亩,良种率达到75.6%。全县茶叶产量6140吨,产值2.61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4左右,茶产业成为全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梁河县山区、半山区面积101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7.5%,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坝少的农业县。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全县境内的山区和半山区,且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900m的高寒山区。梁河县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适宜茶树生长发育,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同时茶叶也是梁河县广大山区、半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源于茶叶,茶叶已成为梁河县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优。  相似文献   

15.
梁河县山区、半山区面积101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7.5%,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坝少的农业县。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全县境内的山区和半山区,且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900m的高寒山区。梁河县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适宜茶树生长发育,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同时茶叶也是梁河县广大山区、半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源于茶叶,茶叶已成为梁河县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优。  相似文献   

16.
一、行政推动,长抓不懈,集中力量谋产业 石门自古产茶,全县茶叶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进行.1984年全县提出"南橘北茶"的思路,茶叶得到稳步发展;1998年县委、县政府从经费、技术上专门管理,石门茶叶发展开始新起点;1999-2007年茶叶产业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跨越,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湖南茶叶第一县"目标,茶叶产业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一)桐柏县茶业发展现状。茶叶是桐柏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080公顷,其中无性良种园413.3公顷,投产茶园面积667公顷。2003年全县茶叶总产量40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40吨,占茶叶总产量的60%,茶叶总产值1600万元。预计2004年茶叶总产量42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52吨,总产值1680万元,比上年增加80万元,增长5%,年创税收134.4万元。  相似文献   

18.
茶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形态有:茶叶、茶汤、茶末、茶粉和速溶茶等,本文所指技术要点是指在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中对茶叶的加工处理,以及达到产品设计的概念要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对茶叶处理主要有8种方法:渍制、熏制、卤制、煮制、蒸制、爆制、拌制、撒制。  相似文献   

19.
寿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洞宫山脉东麓,属福建省宁德市管辖。全县面积1424.4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县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4.6%。全县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8%。该县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是茶叶、水稻和少量的水果、中药材及花卉,其中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亩,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寿宁  相似文献   

20.
要制得好的茶叶,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鲜叶质量;二是制茶技术.在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这2个决定茶叶质量的因素中,鲜叶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内因,而制茶技术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外因.要制出好的茶叶,不仅要有好的制茶技术,而且要有新鲜纯一,标准一致的鲜叶.要得到新鲜纯一,标准一致的鲜叶,采茶技术是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