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析标准木的方法,2013年对1984年栽植的长白松人工林树木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29年生长白松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7.1cm、22.1m,树木生长正常;长白松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出现在树龄15a时,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树龄10a(达最大值0.65)和25a都是旺盛时期,材积生长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未出现峰值;长白松适于长春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3.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数量、幼苗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及其幼树出现的生境.结果表明:在结实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其数量与人工林种子库落叶松种子数量有关,其存活和生长(高生长和叶片数量)状况明显受林分开阔度、地面植被盖度和枯落物的影响.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内生长缓慢,一般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不超过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针.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幼苗4月末开始出现,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林内大部分幼苗死亡.这表明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下不能正常存活和生长,而影响其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草本灌木和地面枯落物.另外,长白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幼树,只有在有种源、光照充足、草本灌木和枯落物少,以及土壤较湿润的生境中能见到其幼树.  相似文献   

4.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苗期及幼林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量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两种落叶松子代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速生,幼林仍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优良家系生长更为突出。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8a生材积比原产地对照大28.6%,优良家系大51.5%。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4a生树高比原产地对照大33.9%,优良家系大65.0%;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主要生长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兴安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58%、0.62、0.64;长白落叶松树高、地径分别为0.88、0.89;子代再选择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兴安落叶松选择率为21.7%,材积遗传增益为32.8%。长白落叶松汪清和小北湖产地选择率分别为17.4%和35.0%,树高遗传增益分别为45.1%和33.7%;子代测定结果证明: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内蒙古红花尔基引种樟子松营造人工林。20多年的实践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在15 a生前生长较快;直径、树高连年生长量15 a生后呈下降趋势,20 a生后下降显著;直径、树高平均生长量20 a生后下降明显;15 a生前针叶量正常,而15 a生后针叶量明显下降,生长势弱,保存率低,纬度愈低生长愈差;生长量明显低于同龄的日本落叶松、红松,亦低于冷杉和云杉。因此,樟子松在辽东山区只适宜在较差立地上营造生态公益林,不宜作为培育用材林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样方收获法,对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20.55t/hm2,年平均净生产力为8.47 t/(hm2.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下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02.17t/hm2,净生产力为8.09t/(hm2.a),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8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80%,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10~14 m,分别占树枝和树叶总生物量的71.11%和73.05%,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为粗根(直径大于5 cm)>根头>中根(0.5~5 cm)>细根(<0.5cm),粗根生物量占根总生物量的53.98%。  相似文献   

7.
该文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坡位辽东林区57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坡位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蓄积量表现为坡下部﹥坡上部﹥坡中部;生长在坡下部、坡中部和坡上部林分的大径材分布比例依次为60.0%、58.6%和33.3%,中径材分布比例依次为40.0%、41.4%和66.7%,生长在坡下部的林木,大径材较多,生长在坡上部的林木中径材较多。  相似文献   

8.
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木胸径生长规律和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始期和间隔期。利用林木冠幅与胸径生长的相关规律,计算出不同径级林分适宜的密度指标,作为确定间伐强度的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湖北亚高山丘陵区及其附近的相似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7~9a生时宜进行首次间伐,经4~6a后再进行第2次间伐。  相似文献   

9.
林龄对长白落叶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孟家岗林场37块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胸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长白落叶松的胸径总生长量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增长呈现先大后小的状态;连年生长量相互交织,呈现不规则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
张含国 《林业科学》2006,42(1):49-54
对青山林场14年生落叶松杂种F2代2组子代测定林进行分析,探讨杂种落叶松F2代是否存在较大的分离,杂种后期生长优势能否保持.试材包括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代的树高同F1代相比未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平均只增加了2.3%和5.8%,杂种优势稳定且具有较大生产潜力,营建杂种F1代种子园是我国高寒地区大量生产具有较高遗传增益杂种种子的途径之一.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内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变异系数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而减小,14年、8年、7年和6年生树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6%、22.1%、23.9%和24.3%.15个杂种F2代家系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增产幅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以小北湖种源作参照,14年生高生长比8年生下降了18.5%,相比于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则下降了10.3%,杂种优势下降了2.4%,但14年生杂种F2代生长优势仍然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优良种源小北湖28.1%、43.8%和123.8%,超过长白落叶松种子园7.8%、15.7%和33.8%,杂种优势为7.1%、4.1%和12.1%.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较高,属于强度遗传,遗传增益都在10%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高达33%,所以杂种落叶松F2代仍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本落叶松不同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幼龄林的生长表现,本文以4年(苗龄2年生)优良家系和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和统计分析后,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成活率高,保存良好,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值达到了89%和81%;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2009SBZ11、2009SBZ20和优良无性系2009SBY1、2009SBY25生长最快,且差异显著。2009SBZ11、2009SBZ20家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5.1 cm(2009SBZ6、2009SBZ34)增长了近19.0%和18.9%;2009SBY1和2009SBY25无性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4.6 cm(2009SBY6)增长了近23.6%和24.9%。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规律,对木兰围场低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内苗木更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内更新苗的主要种类有华北落叶松、山杨和油松。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20~140m2时最大,达到2 411株/hm2;而油松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20~40m2时最大,为196株/hm2。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大径级和大高度级更新幼苗数量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林隙面积达到160~180m2时达到最大值;而油松在40~60m2时达到最大,径级大于2cm的更新苗密度为69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林龄日本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方面,对4a生、8a生、10a生、25a生和38a生的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生日本落叶松生长优于华北落叶松,整体上日本落叶松也优于华北落叶松,并且其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以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对象,通过对造林1年后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家系的早期表现。试验林平均保存率为98.4%,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为8.06mm、59.1cm。结果表明:试验林保存率、生长量均差异显著,来自种子园的半同胞家系生长量优于来自母树林和人工林选择优树的半同胞家系,其中11,16,18,25号家系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156块样地调查数据,应用理查德曲线进行林分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的拟和,通过回归假设F检验,拟和的生长模型,在F0.05水平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利用拟和的导向曲线方程,以树高为基础,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林分立地划分为5个地位级。同时以小陇山沙坝实验基地引种试验林为例,分析了林分生长、单木生长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0年生以上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心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随林龄的增长,根部腐朽会越来越重,40年时腐蚀率达39%,50年达69%,60年达84%。心腐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影响很大,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同时也严重地影响林木的质量和产值。所以,对林龄较大的日本落叶松应及时主伐更新,避免因心腐过重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力  刘大兴 《林业科学》1997,33(4):321-329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对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进行了模拟密度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培育密度和相应的抚育间伐对象。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理论确能反映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直径转移过程,这对于定量分析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动态规律,从而拟定合理的密度控制措施非常有益;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成林后的密度控制间伐无论从培育森林方面,还是从取得木材、加大林分收益方面考虑,都应该以间伐小径阶的林木为主;20-25龄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以0.7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造林地为对象,利用化学制剂威尔伯进行幼林抚育试验,结果表明:450 ml·hm-2剂量除草效果最差,仅有12%,在生产上无应用价值;450 ml·hm-2剂量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不明显,持效期也短;1 125 ml·hm-2剂量无论除草效果还是除草速率都优于450 ml·hm-2和750 ml·hm-2。长白落叶松对威尔伯敏感,不能应用。化学除草抚育较人工抚育更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在2012年进行林隙间伐(5 m×5 m、7 m×7 m、10 m×10 m),并于2013年和2014年选择0~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其结果表明:林隙间伐能够改善长白落叶松中龄林土壤的物理性质,林隙7 m×7 m的林分,改善了土壤的松散程度,使容重减小,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持水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其中在15~2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8 cm。(2)阴坡与阳坡的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0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6 cm。(3)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25~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1.3 cm。(4)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7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