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斑鮰     
云斑鮰又名褐首鲶,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美国。鱼体短而肥.头稍大.体背部灰褐色稍带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表光滑无鳞,外型酷似黄颡鱼。属广温性鱼类,喜栖息在水的底层,生存水温0℃~38℃,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也称沟鲶、美国鮰鱼,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入,是美国养殖最普遍,技术较成熟的种类,池塘养殖单产为400公斤/亩左右,网箱养殖单产可达16万公斤/亩。斑点叉尾鮰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斑点叉尾鮰有如下特点:1.肉质细嫩,更适合做鱼片、鱼块;2.个体大,在湖泊、水库及江河中生长最大个体体长100厘米,体重20公斤。池塘养殖中常见长超过53厘米,  相似文献   

3.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红头病”病原---鮰爱德华菌 Edwardsiella ictaluri A86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鮰爱德华菌黄颡鱼分离株的菌体单抗5D11、1B8、1G7、3G8、5A9、3H8,其效价分别为1:1280、1:1280、1:2560、1:320、1:160和1:80。结果表明:6株单抗与11株鮰爱德华菌黄颡鱼分离株均可以结合,与迟缓爱德华菌、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弧菌等10株参考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单抗5D11和1B8可与鮰爱德华菌参考菌株结合。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鮰爱德华菌对黄颡鱼的侵染规律。结果表明:黄颡鱼经人工注射鮰爱德华菌A86感染6 h后,在其肝、肾、脾、心、肠和胃中检测到了阳性细菌,其中脾脏中最多,心脏中最少;感染24 h后,脑中检测到阳性细菌;30 h后,鳃中显示有阳性信号;54 h后,在眼的外边缘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菌。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鮰爱德华菌在黄颡鱼体内的致病机理提供技术手段及基础,对揭示黄颡鱼“红头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05年在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该鱼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自10月1日第一次起捕到年底干塘,共计生产成鱼12920.5公斤,其中斑点叉尾鮰10870公斤,亩均679.4公斤,鲢鳙1980公斤,亩均123.7公斤,鳜鱼70.5公斤,亩均4.4公斤。 生产期共投喂颗粒饲料19570公斤。总产值144840元,净利润44810元,亩均利润2800元,投入产出比1:1.45。  相似文献   

5.
樊爱丽 《农友》2002,(11):18-18
黄瓜蔓。黄瓜蔓1公斤,加水2公斤,捣烂,虑渣取液,每公斤原液加水5公斤后稀释后喷洒,可防治菜青虫,菜螟虫等。  相似文献   

6.
1、池塘准备 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放养苗种前,池塘水深加至0.8米,每亩施生石灰150公斤或漂白粉20公斤进行清塘消毒。施用生石灰7天或漂白粉5天后,药物毒性消失即可放鱼。放鱼前7天左右,亩施有机肥400-600公斤,或割草放入塘中沤肥,让云斑鮰下塘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摄食。  相似文献   

7.
云斑鮰又称褐首鲶,外型酷似黄颡鱼,具有适温广、食性杂、产量高、易饲养、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是消费和生产较喜欢的优良水产品之一。尤其是利用配合颗粒饲料驯养,能够适应规模化、集约化人工养殖需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云斑鮰为肉食性鱼类,经长期驯化,已转为杂食性。通常以底栖水生动物、动物尸体、有机碎屑和藻类为食。人工饲养时,  相似文献   

8.
1982年以来,我所先后对不同肥力黄泥土进行玉米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不论何种肥力的黄泥土,施氮处理的玉米产量普遍高于无氮处理,以氮磷钾配合的增产效果最大;肥效在低肥力黄泥土上高于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在氮肥供应充足时,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应氮钾配合,低肥力黄泥土宜氮磷配合。在我省大部分黄壤地区,种植玉米施用化肥时,以亩施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8公斤为宜,氮磷钾配比以1~1.25:0.5~0.75:0.5~1较好。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可采用1:0.5:0.75~1的比例,低肥力黄泥土可采用1.25:0.7.5:0.5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蔬菜制作农药,方法简单效果佳,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1.黄瓜蔓黄瓜蔓1.25公斤,加水2.5公斤捣烂,去渣取其液,每公斤原液加水5公斤稀释后喷洒,可防治菜青虫、菜螟虫等害虫,杀虫效果达100%。2.番茄叶(西红柿叶)番茄叶加少量水捣烂,去渣取原液。...  相似文献   

10.
宁都黄鸡     
宁都黄鸡属矮小型肉用品种鸡,它外观美丽,具毛黄、脚黄、嘴黄等特征,公鸡呈金黄色,体躯矮小,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成年母鸡1.25公斤左右,成熟早,母鸡105-110日龄显红冠,性情温顺、抗逆性强,非常适应我国放牧饲养条件;商品鸡110-120天出笼,体重1.25公斤,料重比3.5-3.8:1,种鸡年产蛋量110枚左右,人工授精的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95%。除以上特点外,宁都黄鸡尤以肉嫩味鲜而深受消费者的亲睐,是我省小型优质肉鸡的宝贵品种资源。宁都黄鸡有1500年的饲养历史,但只是…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鮰     
<正>斑点叉尾鮰是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含肉率高、无肌间刺和适宜加工等特点。一般面积为20平方米的网箱,养殖产量可达1000公斤,纯利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是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含肉率高、无肌间刺和适宜加工等特点.一般面积为20平方米的网箱,养殖产量可达1000公斤,纯利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黄辣丁在新疆各水产市场走俏,价格和销量较好。黄辣丁,就是叫美国云斑鮰的一种水产养殖品种。云斑鮰的养殖具有耐低氧、得病少、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现将云斑鮰的养殖方式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进行噬菌蛭弧菌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鮰回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结果:在试验水体中加入嗜水气单胞菌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感染,同时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当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浓度达到10^5个/ml以上时有预防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效果;采用背肌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鮰回进行感染,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结果试验鱼全部死亡,说明噬菌蛭弧菌不能起到治疗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3414试验研究黄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黄紫泥田对水稻的土壤供肥量为N9.60公斤、P2O5 3.84公斤、K2O 3.84公斤,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9.06公斤/亩、P2O5 3.52公斤/亩、K2O 2.18公斤/亩,水稻最佳产量577.87公斤/亩。  相似文献   

16.
丰科 《现代种业》2005,(4):20-20,19
一、防虫处理法。对小麦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可采用50%的1605乳剂0.5公斤,加水50公斤,拌种500公斤,闷4~6小时;或用75%的辛硫磷乳剂0.5公斤,加水50~100公斤,拌种500~1000公斤,堆闷4小时以上;或用75%的3911乳剂0.5公斤,加水15~25公斤,拌种150~250公斤,闷12~24小时进行防治。同时还可灭蚜、灰飞虱,兼冶黄矮病、丛矮病。  相似文献   

17.
1.施草木灰。选晴天上午,在池塘上风头抛撒。每亩水面用草木灰 25— 30公斤,使其均匀覆盖在青苔上即可。一般施后 3天,青苔开始死亡, 7天内全部死亡下沉。在池塘中施用适量草木灰,不仅能调节、改善水质,提高水的碱度,培肥水质,而且还能防治鱼病,促进鱼类生长。 2.泼洒猪粪。每亩鱼塘用 250公斤— 300公斤鲜猪粪泼洒在青苔生长稠密的地方, 10天内可将青苔杀死。 3.马尾松叶浆。每亩鱼塘用新鲜马尾松叶 20公斤,浸泡磨碎,加水对成 25公斤浆汁,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用 2— 3天即可见效。 4.泼洒黄粘泥浆。鱼池清整前全池泼洒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公害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成鱼养殖量的快速增加,使本来就趋紧的无公害斑点叉尾鮰苗种供应更加紧缺。因此,推广无公害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更能获得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柱状黄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从斑点叉尾鮰烂鳃病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学地位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感染确定其病原性,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滑行运动,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0.5)μm×(5~10)μm,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不能发酵和利用葡萄糖等多糖,不水解酪氨酸,不产生吲哚。所测16SrRNA基因序列经BLAST分析表明,与GeneBank上登录的柱状黄杆菌的16S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达98.2%。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菌株GHS061212与柱状黄杆菌(AY841899)聚为1个分支,且置信度较高,为71.0%。[结论]菌株GHS061212被鉴定为柱状黄杆菌,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属鲶形目,鮰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鮰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鮰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鮰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