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原产于美国.八十年代中期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率先引进.现已在全国被广泛养殖.特别是在江苏等地.已成为发展外向型渔业的重要养殖品种.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1990年.长春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下达的“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三年的池塘养殖试验.证明其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等优点。下面将其养殖技术作以介绍.供广大养殖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提出了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并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在北方的养殖前景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饲养.通过驯养后由肉食性转为杂食性.该鱼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又无肌间刺.适宜加工.是出口欧美国家的首选水产品,适宜水库养殖,我省大中型水库众多.水库库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水面大,水质好.无污染,发展斑点叉尾鮰养殖潜力很大。沅陵县五强溪水库等库区已经大规模地开展斑点叉尾鮰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6个体积均为1m3的小体积网箱投放在南宁市邕江河段作为试验养殖场所,其中3个网箱作为试验组,另3个为对比试验组.试验组每箱投放体重为52g的斑点叉尾鮰种400尾,对比试验组每箱投放相同体重的斑点叉尾鮰种200尾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河中适当地段,利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进行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生产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密度条件下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技术指标.以为广西在江河中开展网箱健康养殖斑点叉尾鮰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该鱼具有适应性强、易养殖、杂食性、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嫩、起捕率高等特点。我国于1978年和1984年相继从日本和美国引进养殖,并于1987年获得繁殖成功,迄今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和加工出口最成功的品种之一。近20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农业部已将罗非鱼、鳗鲡、斑点叉尾鮰3个淡水品种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因此,斑点叉尾鮰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介绍斑点叉尾鮰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公害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成鱼养殖量的快速增加,使本来就趋紧的无公害斑点叉尾鮰苗种供应更加紧缺。因此,推广无公害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更能获得高收益。  相似文献   

7.
邹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67-267,269
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水库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龙河口水库开展高密度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洁  苏应兵 《农家顾问》2009,(10):50-50
近年,随斑点叉尾鮰养殖的推广,其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笔者几年来一直从事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疾病防控,为养殖户制定防治方案,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巧: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条件、鱼种放养、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养殖户健康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养殖条件、鱼种放养、日常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以供斑点叉尾鮰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鱼回)属鲶形目,鲥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鲥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鱼回)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鱼回)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也称沟鲶、美国鮰鱼,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入,是美国养殖最普遍,技术较成熟的种类,池塘养殖单产为400公斤/亩左右,网箱养殖单产可达16万公斤/亩。斑点叉尾鮰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斑点叉尾鮰有如下特点:1.肉质细嫩,更适合做鱼片、鱼块;2.个体大,在湖泊、水库及江河中生长最大个体体长100厘米,体重20公斤。池塘养殖中常见长超过53厘米,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桂江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病害频发原因,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桂江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鮰是当前淡水养殖业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国家农业部已将斑点叉尾鮰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日渐受到广大生产者,消费者青睐。现将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鮰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鮰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亲鱼选择、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等方面介绍了斑点叉尾鮰规模化繁殖技术,并总结了其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包括鱼苗池选择与清整、鱼苗放养、鱼种养殖等内容,以期为斑点叉尾鮰的繁育与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础营养成分,同时对氨基酸及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IPRS模式养殖水溶解氧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铵态氮、悬浮物、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TPS模式(P<0.05或P<0.01);且IPRS模式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后者(P<0.01);两种养殖模式下氨基酸及脂肪酸种类无显著差异,但IPRS模式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及总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TPS模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缬氨酸,同时,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显著高于TPS模式,以亚油酸及DHA两种物质含量尤为突出.说明,与TPS模式相比,IPRS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质,并可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脂肪含量,养殖模式对于斑点叉尾鮰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IPRS模式可显著提高部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营养品质.IPRS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适合斑点叉尾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水域,其体形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有触须4对,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成鱼的斑点则逐渐变得不明显或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