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不同节水灌溉下限处理,对不同处理下烟田水分的去向、分布和平衡特征进行了分析;引入投影寻踪分类模型,以烤烟品质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优灌溉指标。结果表明:棵间蒸发量在烤烟全生育期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少,再增大"的趋势,棵间蒸发量占腾发量的比率与烤烟叶面积指数呈y=1.137exp(-0.375x)的指数函数关系;深层渗漏、地表径流、棵间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水分变化分别占总耗水量的1.81%、21.17%、17.46%、58.47%、1.09%,各部分耗水量与灌溉量相关性显著,灌溉量大的处理,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也更大;深层渗漏量、径流量(y)与灌溉量(x)呈二次函数关系,所建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6与0.9910;实际生产实践中,推荐60%-80%-70%的节水灌溉下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夏玉米田间用水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垄植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灌水后,棵间土壤蒸发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后逐渐减小;交替隔沟灌溉灌水后约50%的地表土壤处于干燥状态,可明显减少棵间土壤蒸发,降低无效耗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播种-出苗期,棵间土壤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最高(88%以上),抽雄-灌浆期两者比例最低;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因素有:辐射、气温、湿度、风速、土壤含水率等。[结论]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水平下单作小麦(SW)、单作玉米(SC)、高留茬收割覆盖小麦间作玉米(WCM)和不留茬小麦间作玉米(WC)的耗水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耗水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WC>WCM>SC>SW;与SW和SC加权平均对应相比,WC总耗水量增大了41.4%~47.2%、平均日棵间蒸发量增大了4.4%~7.1%、棵间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增大了7.8%~9.7%,WCM总耗水量增大了34.5%~46%、平均日棵间蒸发量增大了0.8%~2.6%、棵间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了2.0%~2.6%.同种种植模式内,随灌水量增加,总耗水量增大、棵间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减小.据此认为小麦高留茬覆盖是提高绿洲灌区间作土壤水分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烤烟在水氮耦合条件下棵间蒸发量及其所占耗水量的比值的差异,探讨了棵间蒸发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日均棵间蒸发量与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呈E=0.058e0.048θ(R2=0.717)指数函数关系。棵间蒸发量与耗水量的比值与叶面积指数呈E/ET=0.201LAI-0.912(R2=0.658)幂函数关系。在6 g/株施氮处理下伸根期、旺长期及成熟期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分别为4.5 kg和9次、18 kg和18次、13 kg和26次对减小烤烟棵间蒸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烤烟在水氮耦合条件下棵间蒸发量及其所占耗水量的比值的差异,探讨了棵间蒸发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日均棵间蒸发量与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呈E=0.058e0.048θ(R2=0.717)指数函数关系。棵间蒸发量与耗水量的比值与叶面积指数呈E/ET=0.201LAI-0.912(R2=0.658)幂函数关系。在6 g/株施氮处理下伸根期、旺长期及成熟期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分别为4.5 kg和9次、18 kg和18次、13 kg和26次对减小烤烟棵间蒸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树莓的棵间土壤蒸发,对树莓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莓棵间土壤蒸发随着生育期有减小的趋势,棵间土壤蒸发量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22.86%-30.02%,对合理制定树莓的灌溉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烤烟全生育阶段土面蒸发强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面蒸发量随烤烟长势在潜在腾发量中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变小再增大,并与土壤含水量呈y=0.0351x-0.2381线性关系,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呈y=9.3688e-3.107x指数函数关系,这为指导烤烟精确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田耗水量系指棉花在整个生长期間,棉株維持其本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水量与行株間土壤蒸发量之和,在实际計算棉田耗水量时,是以棉花生长期供水量(包括降雨、灌溉和地下水利用量等)减去地面逕流和深层渗漏量而求得。研究棉田耗水量即可为指导棉田灌溉技术、各級灌排渠系設計和灌溉用  相似文献   

9.
烤烟膜下滴灌的节水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不同的膜下滴灌处理,采用自制PVC棵间蒸发测定装置测定不覆膜时的烤烟棵间蒸发量,并对膜下滴灌的节水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烤烟棵间蒸发量占该生育期灌溉量的比例分别为15.13%~ 18.66%、12.90%~35.90%、12.98%~ 15.83%,这部分无效耗水可通过覆膜节省;计算所得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8%(>12%),每667 m2经济净现值为911.8元,费用效益比为1.31(>1.0),经济上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氮素径流与渗漏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测坑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稻田系统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淹灌(W1)处理相比,间歇灌溉(W2)和湿润灌溉(W3)等节水灌溉处理可分别减少4.37%和8.88%的灌水量、35.74%和5.98%的径流排水量以及2.01%和17.28%的渗漏排水量;整个水稻季,W1处理的总氮(TN)径流和渗漏流失负荷均为最高,分别为11.69、3.40kgN·hm-2;与W1处理相比,较低的排水量导致W2处理和W3处理分别减少了52.01%和38.24%的TN径流流失,以及15.88%和42.06%的TN渗漏流失;W2处理和W3处理还分别提高了10.83%和5.46%的水稻籽粒产量。研究表明节水灌溉不仅能有效控制稻田氮素流失,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毛管供水长度与管径、供水压力、蓄水时间、不同规格末级导水微管水量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关系.[方法]通过不同低压条件下单条供水毛管上各蓄流灌水器的流量观测试验,得到不同的供水管长度与直径,不同的供水压力下的蓄流灌水器出水流量值以及分析了蓄流灌水器出水量均匀度.[结果]当其它影响因素相等条件下,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毛管铺设长度的减少而增加,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时间延长而增长;末级导水微管管长为3.5m,管径为4 mm的微管最合理.[结论]当供水压力从30~ 60 cm变化时,供水压力对灌水均匀度没有太大影响,并且灌水器均匀度都能达到0.9以上.这表明蓄流灌溉方式是解决和处理自然低水头微灌系统灌溉均匀性差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外常用的水量平衡法为基础,研究并掌握作物与水的关系及在不同生育过程中的作用,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及各生态类型区的供水条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与农业灌溉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对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和所需参数进行研究。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通过Net Framework平台上的Visual Basic.NET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化设计;通过更新、调用数据库,结合灌区蒸发、入渗等参数,利用程序按照不同生长期进行自动计算;将计算结果自动绘制整个生长期内的灌水图,简化运算过程,实现灌溉制度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滴灌效应及其灌溉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作物根区水热气状况、高效的化肥和农药管理以及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害发生等方面论述了滴灌的节水增产效应,分析了普通地表滴灌在作物生长早期土壤蒸发损失大的问题,并对地下滴灌、沙管滴灌和膜下滴灌等改进的滴灌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分析蒸发皿、土水势、叶水势、冠层温度等灌溉指标在滴灌水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滴灌应用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着手,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板蓝根灌区为例、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为依据,作出适合当地板蓝根的灌溉预报。结果表明,板蓝根的灌溉定额为2 580 m3/hm2,夏灌1次水的灌水时间为6月中旬,灌水定额为1 290m3/hm2;夏灌2次水灌水时间为8月下旬,灌水定额为1 290 m3/hm2;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节水1 200 m3/hm2,增产值5 755元/hm2,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灌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采用Borland Delphi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具有水分生产函数计算、作物需水量计算、水资源优化分配、节水灌溉决策等多种功能的灌区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并以河北大名县某灌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灌溉决策,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农田灌溉工程及灌溉工具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业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笔者以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了灌溉工程及工具的发展,其中的科学灌溉论和节水发展观,对研究科学的灌溉和建设现代化的灌溉农业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业灌溉水源对灌溉设备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复杂多变的灌溉水源对灌溉设备运行效率的影响.文章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堵塞和堵塞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堵塞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同时针对不同来源的我国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状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针对各种水源造成的灌溉设备堵塞的解决方法.认为可针对具体水情采用过滤、水化处理、电去离子水软化技术和运用生物净化技术等方法,从水的源头治理、灌溉系统堵塞问题.也可以交叉使用多种处理技术,综合考虑,从基本国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研究出经济实用、技术可行的灌溉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大田种植由粮食作物变成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如何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改变原有的灌溉方式,成为当今灌区改革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晟 《北京农业》2011,(3):169+172
农业是我国基础的产业经济,但在农田灌溉中常常会消耗大量的水源,若不采取正确的节水措施往往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的收益。重点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塔里木灌区水资源为依托,以实验检测数据为向导,对塔里木灌区水质进行了相关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