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omilly Hills羊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 1 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兵团农七师从南非引进的罗米丽 (RomillyHills)绵羊和中国美利奴羊 (新疆军垦型 )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两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 ,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两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 (h)、多态信息含量 (PIC)。结果表明 1 0个微卫星位点在RomillyHills羊、中国美利奴羊群体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5952和 0 5859,除BM1 82 4、MAF65外均为高度多态 ,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两品种绵羊遗传多样性分析 ;RomillyHills羊的群体遗传变异大于中国美利奴羊 ,其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 ,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紫泥泉国家二级种羊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超细品系核心群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 、遗传杂合度(H) 、有效等位基因数(E) 和基因纯合率(Rh)等遗传指标。结果表明:除BMS772(PIC=0.2567),BM6506(PIC=0.4697)为中度多态外,其余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群体的平均PIC、H、E、Rh分别为0.5848、0.6333、3.0315和0.4841,该品系核心群的基因纯合率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10个微卫星标记中只有OARAE57位点处于哈代 温伯格平衡(P>0.05)。  相似文献   

3.
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对200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基因纯合率(Rh)等遗传指标。结果表明:除BMS772(PIC=0.2571)为中度多态外,其余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群体的平均PIC、H、E、Rh分别为0.5446、0.5684、2.5695和0.6165,此品种绵羊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而基因纯合率相对较高;只有BM6506位点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北疆9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微卫星位点在9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除BM1824、OarCP20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12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绵羊群体的平均PIC为0.711,H为0.740,No为9.2,Ne为4.760。中国美利奴羊和新疆细毛羊与其他7个绵羊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巴什拜羊与杂交F_1代、杂交F_2代和杂交F_3代遗传距离较远;哈萨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和也木勒羊遗传距离较近;各绵羊品种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5.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云南4个地方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29个微卫星位点除BM1206为中度多态,BM315为低度多态外,其余位点均为高度多态,各绵羊品种PIC值都在0.8左右,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选萨福克羊、德国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乌珠穆沁羊以及右玉本地绵羊5个绵羊群体共250只,通过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2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从分子水平上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BM3413和OB2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和8,多态信息含量PIC>0.5,杂合度为0.827 1~0.846 7,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选萨福克羊、德国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乌珠穆沁羊以及右玉本地绵羊5个绵羊群体共250只,通过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2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从分子水平上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BM3413和OB2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和8,多态信息含量PIC〉0.5,杂合度为0.827 1~0.846 7,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的1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计算了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结果表明:15个微卫星位点中有1个未检测到多态,其余14个均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多态性标记在该群体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83,平均杂舍度H=0.8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7.1.说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变异程度较高,基因一致度较差,变异性较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这14个位点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各生产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8个微卫星位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进行遗传检测,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表明,位点BM3501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都最高(Ne=7.30,H=0.866,PIC=0.848);位点BM3413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都最低(Ne=2.33,H=0.573,PIC=0.478);8个微卫星位点在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中多态性丰富,除位点BM3413表现为中度多态外,其余位点均表现为高度多态。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遗传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选择余地较大;8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遗传多样性评估,并可用于对其羊毛性状和肉用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选用无角道塞特、萨福克、湖羊、Texel羊与中国美利奴肉用品系组成的试验绵羊群体共计224只,经过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2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从分子水平上分析4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CSSM18和OB2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和1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22 0~0.862 3,杂合度为0.789 5~0.886 7,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绵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138,优势基因型为138/138;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和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279~292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286,优势基因型为286/286;PIC、Ne、He分别为0.776、5.127和0.809。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毛品系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 A61均呈现高度多态,这两个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11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这些酶切位点分别受2、2和6个等位基因控制,由于MHC-DRB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3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中共发现24种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外显子2在SacⅠ和Hin1Ⅰ酶切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但在HaeⅢ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绒山羊八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对其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在柴达木绒山羊均呈高度的多态性(PIC>0.5);位点LSCV 24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和多态信息含量都最高(H=0.796,N=6.916,PIC=0.766);位点BM 3413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都最小(H=0.676,PIC=0.615);位点MAF-70的有效等位基因最小(N=0·7672)。因此,柴达木绒山羊群体中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这8个微卫星位点也可用于柴达木绒山羊羊绒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塔里木马鹿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在库尔勒、阿拉尔和沙雅县塔里木马鹿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884、0.5754、0.5344,除微卫星位点BM5004外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分析;塔里木马鹿三个群体总平均PIC、h、Rh和E分别为:0.5661、0.5995、0.4474和2.7。分析认为塔里木马鹿遗传变异度较高,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13个绵羊品种及1个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13个绵羊品种和1个杂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品种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各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疆7个地方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对微卫星引物,以新疆南疆7个地方绵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7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并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绵羊群体的PIC为0.692,H为0.725,所有位点平均8.4个等位基因,平均4.48个有效等位基因,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实施湖羊保种措施后群体遗传多样性状况,试验根据绵羊6号染色体遗传图谱和多胎FecB基因有关资料,选择位于绵羊FecB基因附近的6个微卫星位点(BMS2508、LSCV043、300U、GC101、Bulge5、471U)作为标记,分析其在湖羊保种群和普通商品群以及带有湖羊血统的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杂交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在3个绵羊群体中分别检出34个、33个和29个等位基因,其中21个等位基因为3个群体所共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54,0.4559,0.5329;保种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和杂合度等均高于普通群,表明湖羊保种群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样性。结果说明湖羊保种效果显著,但同时应加强稀有频率基因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旨在利用微卫星技术检测晋南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和秦川牛四大地方黄牛的牛群遗传多样样及遗传结构。采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对4个牛群进行检测分析。16个微卫星DNA标记中,除HEL9位点在所有牛群中呈单态外,其他15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67 6个。BM1818为低度多态(PIC=0.083 0,PIC0.25),其余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其中HUAT24多态性最大(PIC=0.727 5)。4个牛群共检测到80个等位基因,其中晋南牛为63个,郏县红牛为65个,鲁西牛65个,秦川牛68个。在IDVGA46位点,仅有晋南牛有B等位基因,而在TGLA44位点,仅有晋南牛没有B等位基因。4个牛群的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385 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40 3,平均杂合度为0.578 0。晋南牛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与鲁西黄牛、郏县红牛及秦川牛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09 3、0.759 8、0.807 1。结果表明,晋南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是一个生长进化上较为封闭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马鹿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产茸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塔里木马鹿亚种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采用邻结法(NJ)重建系统发生树。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举检验(bootstrap test)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同时对部分马鹿群体个体基因型与产茸量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塔里木马鹿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S2508和Celjp0023没有多态性,以及BM5004为中度多态外,其他4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马鹿群体的平均PIC为(0.5196)、h(0.5552)和E(2.45),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与沙雅群体的血缘关系及遗传距离近于阿拉尔群体,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其地理分布和育成史。微卫星位点BM4208的166bp/185bp基因型和微卫星BM888的208bp/208bp基因型可以对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高产茸量进行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DLX3基因的多态性与绵羊羊毛品质及生长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5个品系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开展了DLX3基因3'UTR区4个SNPs的多态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了4个SNPs在各品系绵羊中的等位基因频率,采用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了这4个SNPs的单倍型,最后将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与绵羊羊毛品质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在5个品系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超细毛绵羊品系与其他4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个多胎品系与其他3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同样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这4个SNPs及其单倍型均对羊毛卷曲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羊毛性状及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DLX3基因3'UTR区的多态性与绵羊毛发卷曲度性状显著相关,可以尝试使用这些SNPs开展高品质细毛羊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