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黑色素细胞中过量表达miR-137对TYRP-1和TYRP-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证明miR-137通过调控MITF而间接影响小鼠黑色素细胞TYRP-1和TYRP-2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方法】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在细胞水平过量表达miR-137,对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经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TYRP-1和TYR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黑色素含量明显减少,在mRNA水平,TYRP1显著降低至0.4倍,TYRP-2显著降低至0.6倍。在蛋白水平,TYRP-1显著降低至0.61倍,TYRP-2显著降低至0.73倍。【结论】过量表达miR-137会通过调控MITF而使黑色素细胞TYRP-1和TYRP-2的表达量降低,从而揭示了miR-137通过调节TYRP-1和TYRP-2的表达间接调控了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3对不同毛色绵羊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内皮素3(EDN3)对来源于不同毛色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作用机制及差异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不同毛色皮肤来源的黑色素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细胞在EDN3影响下的增殖率,分别提取两种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DN3对两种细胞内EDNRB、NRas及TYR在m 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DN3对两种细胞内EDNRB、NRas及TYR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MTT法测得EDN3对黑白两种来源的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均产生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添加EDN3的白色来源细胞内EDNRB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细胞组的1.7992倍,NRas是正常细胞组的1.8536倍差异极显著(P0.01),但TY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添加EDN3的黑色来源细胞内EDNRB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细胞组的2.2512倍,NRas是正常细胞组的1.3859倍,TYR是正常细胞组的15.5710倍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添加EDN3的白色来源细胞内EDNRB蛋白表达量是正常细胞组的3.0827倍差异极显著(P0.01),NRas是正常细胞组的1.2936倍差异显著(P0.05),TYR蛋白表达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添加EDN3的黑色来源细胞内EDNRB蛋白表达量是正常细胞组的3.9800倍差异极显著(P0.01),NRas是正常细胞组的1.3658倍差异显著(P0.05),TYR是正常细胞组的1.8498倍差异显著(P0.05)。【结论】EDN3促进白色来源的黑色素细胞增殖但对色素合成的限速酶TYR未产生促进作用;EDN3促进黑色来源的黑色素细胞增殖并可能促进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乌骨山羊不同被毛颜色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再用多巴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皮肤中有黑色素分泌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以HE染色法对黑色素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乌骨山羊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中;多巴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表皮中没有阳性反应,黑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均有阳性反应,白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则没有阳性反应,说明黑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有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存在并能合成黑色素。HE染色结果显示,黑色被毛毛囊外毛根鞘中的黑色素细胞和周围细胞区分明显,呈空泡状和活化状态,周围有大量黑色素颗粒分布,白色被毛毛囊外根鞘黑色素细胞呈椭圆状,没有黑色素产生,和周围细胞难以区分。因此,乌骨山羊黑色被毛毛囊外根鞘中黑色素细胞的活化可能参与了乌骨山羊毛色和乌质性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MITF和β-catenin是黑色素生成通路中重要的调节基因,而Pax6通过调控MITF和β-catenin来调控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通过对只含有正常Pax6 paird domain的前102个氨基酸的Pax6~(10Neu)的研究,来探究Pax6~(10Neu)是否还有生物学功能,以及Pax6对其下游基因的作用机理。【方法】根据NCBI查找到的Pax6~(10Neu)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克隆Pax6~(10Neu),收集所得基因片段送华大基因测序确认。后通过对Pax6~(10Neu)和慢病毒表达载体的序列分析来筛选合适的酶切位点,通过分析选取Sal I和Xba I作为酶切位点,设计含有Sal I和Xba I酶切位点的PCR引物,大量克隆Pax6~(10Neu)基因,从而通过胶回收得到含有Sal I和Xba I酶切位点的Pax6~(10Neu)基因。将含有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与T载体相连,并送华大基因测序。将与T载体连接成功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使其大量扩增,提取质粒,双酶切后,胶回收,得到大量含有Sal I和Xba I酶切位点的Pax6~(10Neu)基因片段,将其与含有小鼠tyrp2特异性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相连接,送华大基因测序确认。将连接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导入感受态细胞使其大量扩增,通过质粒中提试剂盒获得大量去内毒素的Pax6~(10Neu)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将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导入到培养的绵羊黑色素细胞中,使其过量表达。收集细胞,分别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和使用RT-PCR来检测转染效率,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来检测MITF和TYR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m RNA水平,MITF显著升高3.2倍(P0.05),TYR升高1.31倍,由此得出,Pax6~(10Neu)可以有效促进MITF m RNA的产生,对TYR m RNA产生的影响不是太显著;在蛋白质水平,MITF显著升高8.24倍(P0.001),TYR显著升高2.09倍(P0.001),由此得出,Pax6~(10Neu)可以显著提高MITF、TYR蛋白的产生;同时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量显著升高1.22倍(P0.05),由此得出Pax6~(10Neu)可以有效促进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结论】只含有正常Pax6 paird domain前102个氨基酸的Pax6~(10Neu),仍然可以在黑色素细胞中与MITF相互作用,同时间接调控TYR的表达,从而使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MTT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活力的影响,且在非毒剂量下,分别评价此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黑色素生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检测组合物对B16F10细胞黑色素生成抑制率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最佳组合物对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50 μg/mL的大蒜提取物、0.00~4.00 μg/mL的二胜肽或六胜肽对B16F10细胞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形态均没有显著影响;大蒜提取物在0.00~2.50 μg/mL、二胜肽和六胜肽在0.00~4.00 μg/mL内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当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六胜肽质量浓度分别为2.50、1.00、0.50 μg/mL时的组合物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作用效果最佳;该最佳组合物对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组合物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与TYR、TRP–1和TRP–2蛋白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度保守的PAX转录因子家族在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和黑色素的生成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共有的PD结构域是其与下游基因结合的主要位点,而PD结构域氨基端的PAI亚结构域在其与下游基因的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ax6在视网膜上皮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借助研究Pax6 PAI亚结构域的功能来对PAX转录因子家族共有的PD结构域和PAI亚结构域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Psipred对Pax6 PD结构域的结构进行分析,使用NCBI对Pax6 PD结构域与下游基因的结合位点进行分析,使用Jaspar对MITF、TYR、TYRP1和TYRP2启动子中Pax6 PD结构域可能的作用位点进行预测。使用普通PCR克隆Pax6PAI亚结构域,将其连入T载体,酶切后连入慢病毒载体,并送公司测序确认。将构建好的PAI亚结构域过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导入到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细胞中,使其过量表达。收集细胞,分别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检测转染效率,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来检测MITF、TYR、TYRP1和TYRP2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量的变化。【结果】通过NCBI分析可知,Pax6 PD结构域与下游基因的作用位点主要集中在氨基端的PAI亚结构域。通过Jaspar预测分析,得知,MITF启动子-695处存在Pax6 PD结构域的结合位点,TYR启动子-873和-1133处存在Pax6 PD结构域的结合位点,TYRP1启动子-629处存在Pax6 PD结构域的结合位点,TYRP2启动子-655处存在Pax6 PD结构域的结合位点。在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Pax6 PAI亚结构域后,与空载组相比,试验组MITF m RNA升高2.05倍(P0.01),蛋白质升高1.7倍(P0.01);TYR m RNA升高2.09倍,蛋白质升高2倍(P0.05);TYRP1 m RNA升高2.93倍(P0.05),蛋白质升高1.9倍(P0.01);TYRP2 m RNA升高3.62倍(P0.01),蛋白质升高1.37倍。同时试验组的黑色素含量是空载组黑色素含量的1.33倍(P0.001)。【结论】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Pax6 PAI亚结构域可以促进MITF、TYR、TYRP1和TYRP2的表达,进而使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两种体色瓯江彩鲤黑色素形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羊驼是唯一一种毛纤维颜色丰富、含22种天然色的毛用型经济动物。羊驼毛色表型取决于皮肤和毛囊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以及黑色素运输到周围角化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近年来,对羊驼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细胞内多个毛色相关基因及其分子路径以及细胞外对色素生成的相关作用因子。对调控羊驼毛色的关键基因以及miRNAs调控毛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对B16F10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合成抑制机制,利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检测法、显微观察法、Na 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不同浓度的CPT对细胞增殖、形态、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PT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增强. 160μmol/L CPT处理72 h,B16F10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7. 0%,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 0. 05).同时不同浓度CPT对细胞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0μmol/L CPT处理72 h,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量为85. 37%,酪氨酸酶的活性为56. 4%(P 0. 05).结果表明,喜树碱能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和细胞内的黑色素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miR-7081-5p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呈差异表达,推测miR-7081-5p可能参与色素生成.[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对miR-7081-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验证;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运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7081-5p过表达对靶基因和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使用碱溶法检测miR-7081-5p过表达对黑色素含量的影响;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miR-7081-5p过表达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SOX6是miR-7081-5p靶基因之一,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SOX6是其靶基因之一.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miR-7081-5p显著降低了SOX6、MITF、TYR、TYRP1和TYRP2的表达,其中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40.51%、63.63%、59.22%、58.84%和63.80%,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71.69%、65.23%、63.23%、58.52%和62.95%.黑色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7081-5p显著降低了总黑色素、真黑素和褐黑素的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49.03%,62.4%和63.8%.酪氨酸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7081-5p,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显著降低了63.06%.[结论]miR-7081-5p靶向SOX6抑制了羊驼黑色素细胞的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11.
分离到一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根据其细胞形态,菌落特征,培养特征,以及对有机碳源,还原形态硫化物能力等生物特征将该菌株定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该菌株生长最适pH范围是6.5~8.0。光照强度对菌株细胞的增殖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有明显影响,较强光照有利于细胞的增殖,低光照则对细胞内合成类胡萝卜素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GPNMB是否会通过调控MITF及其下游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的生成,为进一步阐明GPNMB对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生成的具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小鼠GPNMB核酸序列进行检索,通过对GPNMB和慢病毒表达载体序列分析来筛选出合适的酶切位点,在此选取SalⅠ和XbaⅠ作为酶切位点。并对GPNMB基因序列设计含有SalⅠ和XbaⅠ酶切位点的全长引物,克隆GPNMB基因全长序列,将含有酶切位点的GPNMB基因片段与T载体进行连接,送华大基因测序。将构建成功的T载体提取质粒,双酶切后将其与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相连接,送华大基因进一步测序确认。使用质粒中提试剂盒获得大量去内毒素的GPNMB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细胞,选择细胞对数生长期利用细胞转染技术过量表达GPNMB。观察转染后黑色素细胞形态特征变化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收集黑色素细胞,并对其进行转染效率验证,黑色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及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MEL、MITF、TYR、TYRP1、TYRP2和O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Control)相比试验组(Vector-GFP-GPNMB)、空载组(Vector-GFP)中黑色素细胞的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并且试验组、空载组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显示5μg DNA/孔转染效率最高。相对于空载组和正常组,试验组的GPNMB 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的升高(P0.01)。与空载组相比,试验组黑色素含量升高1.34倍,差异显著(P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ITF mRNA显著降低2.25倍(P0.01);PMEL mRNA显著升高1.59倍(P0.05);TYRP1 mRNA显著升高2.35倍(P0.01);TYRP2 mRNA显著升高1.60倍(P0.01);TYR mRNA升高1.65倍和OA1 mRNA升高1.5倍,但变化不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TF蛋白显著降低1.59倍(P0.01);TYR蛋白显著升高1.23倍(P0.01);TYRP2蛋白显著升高4.35倍(P0.01);OA1蛋白显著升高1.31倍(P0.05);TYRP1蛋白升高1.05倍,但变化不明显。【结论】GPNMB过量表达使MITF下游基因PMEL、TYR、TYRP1、TYRP2和OA1的表达量增加,却使MITF的表达量降低,由此表明GPNMB可能受非MITF调控路径调节PMEL、TYR、TYRP1、TYRP2和OA1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成年小鼠睾丸提取液(testicularabstract,T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对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stemcells,SSCs)体外存活及增殖的作用。用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分离8d小鼠的SSCs,培养于STO细胞饲养层上,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TA、EGF和E2,观察SSCs的存活时间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添加3种因子后,SSCs的平均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虽无显著差异。但在20~40ng/mlEGF和10~100pg/mlE2组中SSCs的平均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且在较长时间段内观察到了处于明显增殖期的细胞。提示20~40ng/mlEGF和10~100pg/mlE2对小鼠SSCs的体外存活和增殖具有一定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自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的体外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利用MTT法分析25、50、100、150和200μmol/L 5个浓度的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Hoschest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A375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且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在G1期和S期的阻滞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在荧光染色观察到A375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这表明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将为其作为抗癌药物临床治疗黑色素癌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miR-663通过靶向TGF-β1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测和验证羊驼TGF-β1是mi R-663的靶基因之一,并对mi R-663介导的TGF-β1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Targetscan、RNAhybrid和RNA22在线预测mi R-663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3′UTR区可能的mi R-663的作用位点进行分析。利用DNAMAN软件分析比对羊驼、人和牛等哺乳动物TGF-β1-3′UTR区的相似性。利用SacⅠ和XbaⅠ将羊驼TGF-β1基因的3′UTR区插入pmir GLO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pmir GLO-TGF-β1-3′UTR并与mi R-663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来验证mi R-663的直接靶基因是TGF-β1。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通过转染mi R-663 mimic来过表达mi R-663,并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 R-663过表达后细胞中TGF-β1、Smad3、Smad4、Smad7和β-catenin分别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黑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软件预测显示mi R-663有68个保守的靶基因,包含74个保守的靶位点和44个非保守靶位点。TGF-β1是mi R-663的靶基因之一,且已被证明与毛囊发育和黑色素生成相关。不同物种的TGF-β1基因的3′UTR区相似性较高且均存在多个保守的mi R-663靶位点。克隆了羊驼TGF-β1基因3′UTR区发现存在3个保守的mi R-663靶位点。成功构建包含3个mi R-663作用位点的pmir GLO-TGF-β1-3′UTR双荧光报告载体并与mi R-663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mir GLO-TGF-β1-3′UTR+mi R-663 mimic荧光素酶活性下调31.01%,表明TGF-β1是mi R-663直接的靶基因。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转染mi R-663 mimic后:mi R-663表达量上调334倍,TGF-β1、β-catenin、Smad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下调89%、41%、34%;TGF-β1蛋白表达量下降了2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下降42%。【结论】TGF-β1是mi R-663的直接靶基因。mi R-663通过调控TGF-β1的表达而影响TGF-β/Smad和Wnt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羊驼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感紫光短波视蛋白(short-wave-sensitive 1,sws1)基因缺失的斑马鱼突变品系sws1-/-。检测紫光照射后野生型AB品系和sws1-/-突变品系在背腹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pomc和asip、视黄酸合成相关基因raldh2和raldh3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紫光照射60和100 d后,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斑马鱼(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pomc基因在紫光照射100 d的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raldh2在紫光照射100 d的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研究表明,紫光可能通过SWS1影响背部皮肤raldh2的表达从而影响视黄酸的合成,再通过影响pomc的表达调控黑色素细胞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分析紫光基因调控鱼类皮肤黑色素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勇  樊静  周萍  王玉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48-12749,12784
[目的]探讨Vc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MTT法分析不同剂量组的Vc对A375增殖的影响,并通过荧光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A375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Vc对各组A375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流式方法测定的结果显示,Vc对黑色素癌细胞A375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Vc能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阻滞黑色素癌细胞A375细胞于G0/G1期,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结论]Vc对黑色素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芍药苷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采用UVB反复诱导方法建立C57小鼠皮肤色素沉着模型,评价芍药苷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及对酪氨酸酶(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转运蛋白RAB27A (RAB27A)、前阿黑皮素(POM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1α(IL–1α)的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同时利用分子对接法分析芍药苷与靶点之间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外用芍药苷降低了UVB诱导的C57小鼠的经皮失水率,皮肤组织切片中的表皮厚度和黑色素含量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中色素沉着相关的TYR、MITF、RAB27A蛋白的表达均极显著降低(P<0.01),黑色素细胞受体结合的旁分泌因子POMC、SCF、FGF2和炎症因子IL–1α的蛋白表达均极显著降低(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芍药苷对角质细胞分泌的POMC和SCF有极高的结合活性(活性总分值>7)。表明芍药苷可通过抑制旁分泌因子来抑制黑色素合成,发挥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鳖肽对H_2O_2刺激的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鸡骨骼肌卫星细胞(SC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地鳖肽培养细胞24h后H_2O_2刺激8h,免疫荧光鉴定SCs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增殖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SCs表达Pax7的阳性细胞率达95%以上,两步酶消化法获得骨骼肌卫星细胞;中浓度H_2O_2单独处理SCs细胞8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65.16%,而当不同浓度地鳖肽预处理SCs细胞后H_2O_2致细胞活力下降得到缓解;与正常组相比,H_2O_2降低了肌卫星细胞中Pax7、MyoD和Myf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地鳖肽预处理均能显著缓解H_2O_2导致的增殖调控基因表达降低。【结论】地鳖肽能显著提高SCs增殖调控因子的转录水平,改善H_2O_2刺激对SCs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酪氨酸酶(Tyr)基因在动体的黑色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突变会导致人类和其他物种出现白化现象。本研究以AB系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纯合亲鱼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通过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第二外显子和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使基因发生突变,检测基因不同功能区经编辑后对鱼类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Tyr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的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能正常表达,眼睛出现黑色素时的表达量最高;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后,突变型斑马鱼的胚胎和仔鱼均未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白化,而成鱼会再度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黑色条纹断裂。编辑损坏Tyr基因的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后,突变型胚胎、仔鱼和成鱼均未出现黑色素减褪,黑色素合成未受影响。本研究表明,编辑损坏基因的CDS区会对生物表型产生显著影响,而编辑损坏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对生物表型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