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腐烂线虫不同群体同工酶表型与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的10个马铃薯腐烂线虫群体进行同工酶表型研究,同时在2个中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苏薯9号、宁薯9-9)上测定马铃薯腐烂线虫群体致病力、繁殖力、雌雄比(性比)、甘薯薯块鲜重损失量.结果表明:①10个群体苹果酸脱氢酶(MDH)酶谱分为2个酶型, 酶型Ⅰ的相对迁移率(Rf值)约为0.21、0.26;酶型Ⅱ的Rf值约为0.21、0.26、0.31,而酯酶染色不成形;②在P=0.05水平上,各群体间的致病力、繁殖力、性比差异显著,其中致病力最高的群体来自河北廊坊DeHB,对苏薯9号的致病力为75%;③在苏薯9号和宁薯9-9上,各线虫群体致病力与线虫繁殖力呈正相关;④偏相关分析显示,在苏薯9号上不同线虫群体繁殖力与性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13,而在宁薯9-9上不同群体繁殖力与性比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1,说明寄主品种的改变对线虫群体性别分化影响显著;⑤在抗甘薯茎线虫病和保鲜力方面,宁薯9-9分别比苏薯9号高33.48%和19.86%.  相似文献   

2.
腐烂茎线虫侵染马铃薯块茎与甘薯块茎危害症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打孔法接种腐烂茎线虫至马铃薯与甘薯块茎上观察比较发病症状及线虫定植情况。研究显示:马铃薯受线虫危害后,周皮变褐变黑,皱裂,切开病组织内部症状腐烂变色,同时由于马铃薯内部含水量大,有部分坏死组织发软,病变组织部位的表皮容易脱落;而甘薯受线虫危害后薯块失水重量减轻,组织内部变褐呈褐白相间干腐状,周皮部位呈现一圈坏死组织,与马铃薯周皮不尽相同;镜检马铃薯坏死组织线虫发生量不大,原因可能与坏死组织营养严重流失,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线虫生存有关;镜检马铃薯表皮层组织显示,有大量成虫和卵聚集在表皮层下的薄皮细胞里以及皮孔处,这对解释腐烂茎线虫对环境的适生性有一定意义;而在甘薯中线虫主要集中发生在髓部的干腐部位,发生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采自河北保定市危害甘薯的线虫和甘肃岷县危害当归的线虫进行了分离,并制作线虫永久玻片。经过对线虫玻片的观察以及显微测量,再次确认引起甘薯腐烂病和当归麻口病的病原主要是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又称腐烂茎线虫。进一步分析测量数据表明,寄生于不同寄主上的腐烂茎线虫形态测量值与G.Thome报道有出入,如G.Thome测量的腐烂茎线虫雌虫体长800~1 400μm,口针9.5~12.1μm,而甘薯上的茎线虫雌虫体长875~1 125μm,口针6.3~11.5μm,当归上的茎线虫雌虫体长1 050~1 562μm,口针7.3~12.6μm。且在体宽、尾部长、食道长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检疫进口荷兰郁金香和我国山东牡丹出口时发现的茎线虫,经形态鉴定,分别为鳞球茎茎线虫和腐烂茎线虫。用截获的两种茎线虫对6种不同的寄主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表明,截获进口的鳞球茎茎线虫能使郁金香、水仙和风信子发病,但不能侵染洋葱、马铃薯和甘薯,初步诊断该线虫为郁金香小种;截获出口的腐烂茎线虫能使郁金香、甘薯和洋葱发病,但不侵染水仙、风信子和马铃薯。通过两种茎线虫的检疫和鉴定,提出了对茎线虫应实施的植物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3年7月~2005年5月对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东海子村甘薯腐烂病展开调查研究,发现甘薯腐烂病对甘薯造成严重损失,发病率高达43;.从大田中采样,通过室内分离,形态描述,测量,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最终确定甘薯腐烂病即甘薯茎线虫病,该病原线虫鉴定为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相似文献   

6.
室内人工接种测定甘薯品种对马铃薯腐烂线虫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毛壳菌(Chaetomium sp.)上培养繁殖的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经表面消毒处理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用管法人工接种甘薯薯块。薯块的最适接种虫量为500条,温度25℃。接种后30天观察。以薯块横切面发病程度和线虫繁殖量作为分级标准。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甘薯品种对该线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甘薯形态结构对茎线虫病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薯抗茎线虫病品种鲁薯-78066和胜利百号块根周皮的木栓层细胞有4 ~ 5层,并在细胞壁上沉积有较多的木栓质。表皮接种线虫结果表明,这种形态结构可有效阻止马铃薯腐烂线虫侵入。感病品种粟子香和徐薯18的周皮不发达,只有1 ~ 2层木栓层细胞,而且木栓质极少,线虫能在24h内从表皮直接侵入。甘薯抗病和感病品种的地上茎和地下茎髓部均可受到该线虫危害。抗病品种鲁薯-78066和胜利百号在地下茎和块根顶端连接部位与感病品种粟子香和徐薯18相比较,抗病品种木质部薄壁细胞的壁厚,木质化程度高,导管数量多,线虫不能够穿过这种结构进一步扩展。抗、感品种薯块表皮的伤口有利于线虫侵入,表皮和皮层变成黑褐色,呈糠皮状,但线虫不能进入木栓形成层危害块根皮层以内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是危害甘薯的重要植物病原线虫,其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危害陕西甘薯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生物型主要为A型,其1年发生8~10代,在27~28℃、20~24℃、6~10℃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分别为18 d、20~26 d和68 d。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主要以卵、幼虫、成虫在薯块、土壤、粪肥中越冬,种薯和种苗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本文提出了严格进行种薯检测、建立无病留种田和挑选健康种薯、温汤浸种、覆膜栽培、轮作倒茬、清洁田园、高剪苗、药剂防治等适宜陕西区域推广应用的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减轻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对甘薯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以甘薯腐烂茎线虫ITS序列基因片段为靶标,建立了一种针对该线虫的RPA检测方法.[方法]RPA检测反应使用TwistAmp@Basic Kit,分别对甘薯腐烂茎线虫群体、单条线虫以及甘薯组织或土壤中的线虫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RPA方法可特异性鉴定甘薯腐烂茎线虫群体、单条线虫以及甘薯组织或土壤中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薯茎线虫病严重的多年连种区进行轮作玉米试验,研究连种甘薯、轮作玉米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种类组成、垂直分布、线虫群落的多样性的影响,其结果共获得3目8科15属线虫。连种甘薯地极优势属为茎属Ditylenchus,甘薯地轮作玉米其极优势属为头叶线虫属Cephalobus、真头叶线虫属Eucephalobus,滑刃Aphelenchoides和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连种甘薯和轮作玉米地同一土层线虫属数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线虫数量间有显著差异;应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J均匀度指数、SR丰富度指数分析了连种甘薯和轮作玉米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其中Shannon指数、SR指数最敏感,应用WI指数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WI指数可反映轮作玉米与连种甘薯间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差异;轮作可减少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和数量,增加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的数量,可改变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及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窝红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2年设置甘薯多年连作(对照,T1)、休闲地-甘薯(T2)、玉米-黑麦-甘薯(T3)、玉米-休闲-甘薯(T4)、(大豆‖豌豆)-休闲-甘薯(T5)、大豆-休闲-甘薯(T6)、大豆-黑麦-甘薯(T7)、豌豆-休闲-甘薯(T8)等8种种植模式处理,研究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病情指数及甘薯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不同轮作模式均可以提高甘薯经济产量、降低病情指数,其中T3和T7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甘薯产量(P0.05),分别提高108.24%和107.29%,T3和T5种植模式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分别降低44.51%和35.56%。2个轮作生长季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在甘薯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显著,2010年数量呈增长趋势、2012年无明显变化趋势,且总体数量较2010年减少;2010年土壤根际甘薯茎线虫数量较低的是T4和T6,2012年是T3和T4。2010年和2012年甘薯产量均与同年7月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呈显著负相关。2轮轮作结果表明玉米-休闲-甘薯处理可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并降低病情,而玉米-黑麦-甘薯可有效抑制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7月是防治茎线虫、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甘薯茎线虫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薯茎线虫的种类、生理特性,传播途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危害症状以及甘薯的抗病机理和目前生产上所采用的防治措施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在对甘薯茎线虫痛多方面了解的基础上,认为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防治措施,这既符合农业无公害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春马铃薯-甘薯+玉米-大蒜”三熟四收栽培模式的套种原则及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福建省泉州市发生严重根结线虫病的甘薯地采集线虫样本,经形态学观察发现该线虫与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原始描述相符;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象耳豆根结线虫同区域序列的相似性达99%以上;利用象耳豆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236 bp的特异性片段,据此确定所采集的甘薯根结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这是首次在福建省甘薯上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病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1.8%阿维菌素乳油、20%辛硫磷乳油、25%毒死蜱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作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治疗作用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效果最好,减轻线虫侵染,药后80 d的病情指数均为36,单株虫量1400多头,而对照的病情指数高于88,单株虫量达46 892头;同时上述2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遏制植株内线虫的繁殖,病情指数降低,单株虫量减少,药后45 d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4、32,单株虫量分别为672、588头,而对照病指达到72,单株虫量为23 366头;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至少为50 d.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以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 μg/mL 20%丁硫克百威乳油浸根处理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16.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薯疏》是目前研究块茎作物甘薯种植的重要史料。《甘薯疏》从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田间管理、选种储存、加工食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对甘薯的传统种植与加工方式的分析论述,并与现代的生产、加工方式进行对接,探讨传统农学知识中蕴含的技术方法对当下块茎作物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借鉴价值,从中寻找为当下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大规模种植、“全粉化”加工有借鉴的传统农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为害甘薯的马铃薯腐烂线虫在土壤中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以幼虫为主。其中,70%虫体的肠区部位出现类脂质本。质体呈圆形至椭圆形,无颗粒状物,每一虫体仙常用5-6个质体,多者达12-15个。这种线虫和背食道腺管清楚,但食道腺体部位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技术,为甘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烟台甘薯茎线虫重病地研究5种不同种类的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土壤中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与甘薯发病率、病情指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甘薯产量呈高度负相关。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神农丹、福气多和5%克线丹颗粒剂对甘薯生产均有较好的杀灭线虫和增产效果。[结论]福气多和三唑磷微胶囊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甘薯生产上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主推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来源腐烂茎线虫致病性差异,采用盆栽试验,对分离自马铃薯(DXP2、HLJP1 和SXP1)、党参(TCC1)和当归(WYA3和HZA3)的6个群体进行致病性测定。每个群体分别接种马铃薯、甘薯和党参(500 条/盆,3个重复),60 d后统计病情级别和繁殖系数。结果表明,6个群体均可侵染马铃薯,4个群体可侵染甘薯,所有群体均未侵染党参。不同群体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马铃薯线虫群体对甘薯和马铃薯具有较强致病性,党参线虫群体可侵染马铃薯和甘薯,但病情级别和繁殖系数较低。当归线虫群体只侵染马铃薯,且致病性和繁殖系数极低。  相似文献   

20.
甘薯茎线虫主要从地下茎侵入甘薯,了解茎线虫对甘薯的定位机制对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沙盘法分析了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抗、感茎线虫品种郑红22和栗子香不同组织提取物的趋向性。结果表明,郑红22和栗子香等地下茎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均对茎线虫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而2个品种的须根提取物对茎线虫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郑红22和栗子香的胶乳提取物对茎线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避作用,二者的驱避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