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评价引进的亚麻品系(种),为亚麻栽培、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49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调查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估算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和欧式距离为基础,进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49份亚麻种质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两年变化大于1.00.在两个年度中,49份亚麻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71.94%和72.8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45.45%和50.07%;第2主成分为株高及纤维工艺长度因子,贡献率分别为25.49%和22.73%.根据品种(系)第1主成分表现,在两年中评选出前10的优良品系,其中6个相同,分别为1349,1348,1340,1343,1347及1341.以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做二维排序散布图,对49份亚麻品种(系)的产量和纤维长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出适宜油用和纤维用亚麻.49份亚麻种质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1.00左右时均可分为4大类,其中第1大类在两年度中分别包含13个和18个...  相似文献   

2.
综合评价引进的亚麻品系(种),为亚麻栽培、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49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调查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估算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和欧式距离为基础,进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49份亚麻种质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两年变化大于1.00.在两个年度中,49份亚麻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71.94%和72.8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45.45%和50.07%;第2主成分为株高及纤维工艺长度因子,贡献率分别为25.49%和22.73%.根据品种(系)第1主成分表现,在两年中评选出前10的优良品系,其中6个相同,分别为1349,1348,1340,1343,1347及1341.以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做二维排序散布图,对49份亚麻品种(系)的产量和纤维长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出适宜油用和纤维用亚麻.49份亚麻种质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1.00左右时均可分为4大类,其中第1大类在两年度中分别包含13个和18个品种(系),第2大类分别包含11个和15个品种(系),第3大类均含12个品种(系),第4大类分别包含13个和4个品种(系).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二维排序和欧式遗传距离分析,较好地评价49个参试亚麻种质的遗传特点及其在两个年度条件下的性状表现,为亚麻品种推广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玉米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大量的性状中筛选出主要性状,提高玉米育种的选择效果,将贵州16个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120个杂交组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120个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值可以用来表述全部性状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为品种的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穗粗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第四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五主成分为穗长因子.  相似文献   

4.
国外引进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国外引进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栽培亚麻育种亲本选择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 以144份亚麻种质为材料,利用24个农艺性状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44份材料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7~1.20和1.97~2.09,平均为0.83和2.03,表现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引进亚麻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6.22%~40.74%,其中蒴果数、千粒重、工艺长度的变异系数均较高,这些产量相关性状在亚麻育种中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中,“高度因子”与“分枝因子”、“种子大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蒴果数未呈显著相关性,兼用亚麻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均较高从而对株高和蒴果数相关性造成干扰。9个主成分(PC1-PC9)解释约73.57%的表型变异,前2个主成分约占32.31%。PC1代表“油用亚麻特征性状因子”,PC2代表“纤用亚麻特征性状因子”。利用24个农艺性状将144份亚麻材料聚为纤用和油用两个群体。【结论】 国外引进亚麻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形态学标记最先将纤用亚麻和油用亚麻区分开,亚麻驯化过程中产量相关性状受到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分析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反映苦荞性状的3个主成分,即主茎节数因子(即株型因子)、单株粒重因子、千粒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3%以上)。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值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证明主成分分析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通过对亚麻12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亚麻纤维产量相关显著的农艺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原理进行相关性状的降维处理,消除亚麻纤维产量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性状间多重共线性影响,对亚麻纤维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法可以有效消除亚麻纤维产量综合评价中出现的性状间多重相关性问题,该法可对亚麻纤维产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作物产量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23个苦瓜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对23份苦瓜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16个差异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早熟因子、产量因子和生长势因子。这3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6.2%,可用于苦瓜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SPSS 170软件对47个湖南柚类品种资源的37个花器官和果实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品种Q型聚类及其性状的R型聚类,同时对37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7个性状对47个柚类品种资源聚类,可将柚类品种分成6个组群;37个形态性状聚类也可分为6个组;经主成分分析,37个花果性状可综合为1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58%,根据前12个主成分与性状的相关性,选出了32个影响力较大的性状,这些性状综合了柚类特有的花器官因子和果实因子。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花生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PSS软件对我国北方地区15个花生品种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以单株饱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品质性状以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将11个性状综合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花生产量、品质性状87.6654%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并把15个品种聚为5个类群,各类群间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春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14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主成分值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主要性状变异丰富,各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每穗不育小穗数>成穗率>总茎数>主穗粒质量>收获穗数>产量>每穗主穗粒数>每穗结实小穗数>千粒质量>穗长>基本苗>每穗小穗数>株高>生育期。61.76%的品种产量高于5 250 kg/hm,产量较高的有新春20号、新春23号和新春26号。主成分分析显示,7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累计贡献率达89.34%,依次为穗部性状因子、籽粒形成因子、株高因子、群体大小因子、生育期因子、产量因子和粒质量因子。根据7个主成分因子得分,可将34个品种聚为2类,类群Ⅰ是群体较大、产量较高品种的代表群;类群Ⅱ是群体较小、产量较低品种的代表群。新疆春小麦主要性状存在丰富变异,产量性状选择范围广;生育期是新疆春小麦的重要性状之一,且群体大小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新春2号、新春17号、新春19号、新春20号和宁春33号的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田间人工病圃2种方式开展不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抗病性试验,以科学快速地评价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人工病圃2种方式进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SU,TX-3、MARYLIN、法C等4个品种的P值均在60;以上,达中度抗病;TX -13、TX-14、法A、FANY等4个品种的P值在30;-60;,为中度感病.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在室内盆栽接菌试验与田间人工病圃试验中的表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室内接菌抗病性试验与田间病圃抗性试验相比具有试验时间短、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小等优点,可以作为品种资源抗性的初选.  相似文献   

12.
Field experiments with fiber-flax varieties Zaryanka, the Alpha and the Lada was carried out on soddy-podzolic soil under Northern part of the Nonchernozem zone. As a result of 5 years of research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dos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dynamics of mineral nitrogen in the soil,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lax pla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ax straw yield has been developed.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ve moisture reserves in the soil from 30 to 40 mm in a layer of 0–40 cm in the phase of “herringbone”–the beginning of rapid growth, increased productivity of flax straw varieties Alpha on 2.8 t ha–1. The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lax plants in the phase of “herringbone” on the 0.1% increment crop yield increase up to 3.0 t ha–1.  相似文献   

13.
对胡麻优良品种性状用主成份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结果数和千粒重的特征根值累计百分率在90%以上。株高为第1主成份,有效分枝数和有效结果数为第2主成份,千粒重为第3主成份。  相似文献   

14.
王福亮  黄文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11-6913
[目的]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筛选亚麻RAPD引物。[方法]DNA条带扩增采用PCR技术,条带的分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成像利用紫外成像系统。[结果]试验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25出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Mg^2+ (1mmol/L),Taq酶1U,Genome DNA 50ng.dNTP 0.25mmol/L.RAPD primer1.5μmol/L。PE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7℃变性40s,37℃退火1min,72℃延伸90s,40个循环;72℃延伸10min。试验利用3个有代表性的亚麻品种从7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结论]该试验筛选出12条引物,并优化了亚麻RAPD反应条件,为亚麻的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河南省2006及2007年15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0.10%,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5个参试品种从产量和主要品质的相似度聚为5大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验证,误判率为13.3%。根据对各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多元方差分析,进行了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目标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我国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其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收集的94份苎麻种质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苎麻的7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高达90.35%;其中第一主成分以株高、茎粗、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各个性状系数均为正,可以看作是苎麻种质农艺性状的综合反映;第三主成分以分株数、总株数的影响为主;第四主成分以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94份苎麻种质材料在阈值为3.79时聚为三个大类,可划分为高株细茎型、矮株粗茎型和1个特殊型。上述结果将苎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并将94个苎麻品种分为3种类型,为苎麻优质品种选育和多功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2006~2007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相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符,对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同时本文还对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亚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Ci值排序结果比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它在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文还对DTOPSIS法在亚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5个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为供试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作诱变剂,设置5个诱变浓度和4个处理时间,探讨EMS诱变对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尤其在不同颜色籽粒的品种间,EMS诱变对种子发芽率、田间相对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EMS诱变对M3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诱变效应有正有负,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最佳EMS诱变条件,统计M3代不同处理品质性状高于对照的突变株数的比例,综合得到不同籽粒颜色胡麻品种的最佳诱变条件:褐色籽粒胡麻品种为(0.6%,4 h或2 h),浅黄色籽粒品种为(0.3%,4 h)。通过EMS诱变创制高粗脂肪材料155份、高木酚素含量材料45份、高亚麻酸含量的材料26份,为胡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