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几种除草剂及其混剂药效及对玉米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盆栽试验条件下,比较了乙草胺、草净津和莠去津及其三者组成的混剂用作土壤处理与茎叶处理剂对玉米安全性,杀草谱及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各处理对玉米安全。土壤处理,3种单剂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差别不大,对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乙草胺=秀去津>草净津,杂草鲜重抑制效果相当,ED50、ED90相近,分别为154.4-160.4g.ai/hm^2和715.1-871.1g.ai/hm^2;茎叶处理,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乙草胺=莠去津>草净津,对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草净津>莠去津>乙草胺,杂草鲜重毒力依次为莠去津>乙草胺>草净津,ED50、ED90分别为78-107.9g.ai/hm^2和412.3-1271.4g.ai/hm^2。3种混剂杀草谱较单剂广、效果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药效试验方法,对24%唑草·苯磺隆WP在春小麦田施用后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密花香薷、野油菜、藜等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推荐剂量为120.00-150.00g/hm^2(有效量为28.80-36.00g·ai/hm^2),于春小麦3-5叶期兑水300kg/hm^2进行茎叶喷雾,且对春小麦安全,使用后小麦增产5.54%-7.63%,总体增产效果高于对照,在春小麦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海丰地区的机械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化学除草药剂进行防除试验,从杂草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两个方面入手,寻求防效最佳的组合药剂。结果表明:330 g/L施田补EC618.75 g a.i./hm~2+240 g/L果尔EC 126 g a.i./hm~2与36%丁噁EC 1 080 g a.i./hm~2++10%稻无草WP 45 g a.i./hm~2对机械旱直播稻田播后封闭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36%丁噁EC 1 080 g a.i_/hm~2在土壤畦面有积水的情况下易产生药害;60 g/L稻喜OD单独使用、480 g/L苯达松AS与10%韩秋好EC复配茎叶处理对杂草具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除千金子和马唐时韩秋好的剂量需增加至120 g a.i./hm~2。  相似文献   

4.
50%双氟磺草胺·氟唑磺隆WDG防除春小麦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双氟磺草胺·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以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双氟磺草胺·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1a生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75~90mL/hm^2为宜,在春小麦3~5叶期、双子叶杂草2~8叶期兑水300kg/hm^2茎叶喷雾。且对供试春小麦品种互麦14号安全,使用后增产4.78%~7.04%。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水稻移栽前土壤封闭处理和移栽后茎叶喷雾处理,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对移栽水稻安全性。【结果】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75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500 g/L丙草胺乳油525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和60%丁草胺乳油1 26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在水稻移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0 d后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9%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仅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36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45 d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达到100%,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1%以上。【结论】针对稻田扁秆藨草、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500 g/L丙草胺乳油或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或60%丁草胺乳油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进行土壤处理,且20 d后选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若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针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玉米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设不同剂量氟嘧磺隆、普杀特单用处理,以及与增效醚混合处理,研究这2种除草剂对玉米Pioneer3751IR和Pioneer3751品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杂草马唐和苘麻的防除效果。[结果]氟嘧磺隆与增效醚混合后产生药害促进效应,但普杀特无这种现象。氟嘧磺隆与增效醚混合处理对苘麻有药效促进效应,在0.040kg/hm^2浓度下呈现较好的除草效果,对马唐也呈现药效促进效应,但除草率较低。普杀特与增效醚混合处理苘麻时,在0.070kg/hm^2处理下有60%的除草效果,无药效促进效应,对马唐也无药效促进效应,但0.0175kg/hm^2下呈现90%以上的防除率。[结论]普杀特与增效醚混合可以更好地防除玉米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
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用药量1050-1800g/hm^2,施药后45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1%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2%噁草.丁草胺EC1500mL/hm^2、33%二甲戊乐灵EC1800mL/hm^2、50%异丙隆WP750g/hm^2、10%苄嘧磺隆WP375g/hm^2及人工除草处理。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其经济有效用量为1050g/hm^2。  相似文献   

10.
邵清辉  向丹林  冯雪松 《农技服务》2009,(5):111-111,161
为明确50%异恶草松·仲丁灵乳油的田间除草效果、除草种类和使用剂量,进行了该药剂防除烤烟田杂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异恶草松.仲丁灵乳油防除烤烟田杂草的效果很好,且对烤烟无药害,其最佳使用剂量为4800g/hm^2。  相似文献   

11.
1999~2000年进行了90%盖萨林水分散颗粒剂(WG)防除春玉米田杂草的效果及对春玉米的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0%盖萨林WG对春玉米田的藜、本氏蓼、反枝苋、龙葵等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而对苍耳、苘麻及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春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适宜的用药量为90%盖萨林1620~1890(g·ai)/hm2(有效成份用量),对阔叶杂草总的株数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在上述推荐剂量范围内对春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吡氟草胺与2甲4氯钠盐混用的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吡氟草胺与2甲4氯钠盐混用的除草活性,以及60%吡氟草胺·2甲4氯WP茎叶处理与土壤处理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吡氟草胺+2甲4氯钠盐150 g/hm2(单位下同)+300、150+450、150+600 3个配比效果较好,且土壤处理效果要略好于茎叶处理,但差异不明显.吡氟草胺对稗草等禾本科杂草特效,且对小麦安全,2甲4氯钠盐对苘麻等阔叶杂草特效,但对小麦安全性系数相对较低,因此,混用扩大杀草谱,在达到预期防效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2甲4氯钠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盆栽试验证明,我国北方大豆、马铃薯、高粱、小米、棉花、小麦和番茄都是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cribneri)的寄主.并首次发现P.scribneri也能侵害油菜.罹病植株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症状,根系生长不良.植株长势衰弱.P.scribneri在花生和心叶烟上繁殖极少,也不诱发明显根斑.用克线磷(5G)5kg/hh2和10kg/hh2用药量均为有效成分)在玉米播种时处理土壤,防治效果分别高达99.6%和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5%麦极和10%苯磺隆混用防治野燕麦、荠菜、小藜3种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方法]采用盆栽法。[结果]结果表明,15%麦极WP同10%苯磺隆适宜的混用组合能有效控制2~4叶期野燕麦,同时能有效控制荠菜、小藜2种阔叶杂草。其中,150g/hm215%麦极+150 g/hm210%苯磺隆和150 g/hm215%麦极+300 g/hm210%苯磺隆2个组合,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明显提高。[结论]15%麦极同10%苯磺隆混用的最适宜的组合为150~300 g/hm215%麦极+150 g/hm210%苯磺隆2,该组合对野燕麦、荠菜和小藜的防治效果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m~2,梭子蟹单养池塘60 000只/hm~2,共投放66 000只/hm~2。大黄鱼单养池塘投放8 000~10 000尾/hm~2,共投放9 000尾/hm~2;当年11月中下旬收获商品大黄鱼,大黄鱼单养池塘平均单产2 118.7~2 238.7 kg/hm~2,混养池塘1 329.6~1 460.3 kg/hm~2,存活率分别为76.2%和85.3%;9~11月收获商品梭子蟹,梭子蟹单养池塘的平均单产1 701.8~1 747.1 kg/hm~2,混养池塘的平均单产为1 253.5~1 314.3kg/hm~2,存活率分别为17.8%和21.3%。混养、大黄鱼单养、梭子蟹单养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3~1∶1.96、1∶1.69~1∶1.81、1∶1.57~1∶1.76。由此可见,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水稻田杂草千金子、稗草的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惠茎1号、惠茎2号和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剂对水稻田千金子、稗草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千金子防治上,各处理最终效果均达100%。对于稗草防治,陶氏益农生产的17%稻喜1.2 kg/hm~2的除草效果最好,产量也比对照药剂增加2.58%,其次是惠茎1号1.2 kg/hm~2,产量比对照药剂增加1.80%,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氰氟嘧啶肟1.2 kg/hm~2,产量比对照药剂增加1.06%。该3种药剂处理下的水稻苗数较对照略有增加,后期株高无差异,安全性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乙氧氟草醚在大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乙氧氟草醚在大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情况,以评价大蒜生产中乙氧氟草醚残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所得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样品经丙酮/乙酸乙酯提取,微波加热处理,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显示,乙氧氟草醚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0,在大蒜及其植株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2%~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1.8%~9.6%。在大蒜植株中残留量太低,以致消解现象不明显;土壤中消解明显,半衰期为15.4~18.6天,药后42天消解90%以上。使用30%乙氧氟草醚·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按照900 g a.i./hm2和1 350 g a.i./hm2用药量分别土壤喷雾,不同收获期的蒜薹及大蒜样品中乙氧氟草醚的残留量均小于检出限0.01 mg/kg,低于日本和以色列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0.05 mg/kg。综上所述,使用30%乙氧氟草醚·扑草净可湿性粉剂防治大蒜田间杂草,按450~900 g a.i./hm2于大蒜播种后发芽前土壤喷雾处理一次,所收获产品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因型小麦雄性不育的化学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1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不同剂量为处理,采取裂区设计的方法,研究了Genesis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Genesis反应的遗传差异 .结果表明,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具有广谱性,在3 kg.hm-2剂量下大部分品种的不育率达到99%以上,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其不育率差异显著.本文还对Genesis的药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氰氟虫腙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生  袁永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2-8573
[目的]明确氰氟虫腙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探索氰氟虫腙与顺式氯氰菊酯或溴虫腈混用的前景。[方法]试验1设24%氰氟虫腙SC216、252、288、504gai/hm^2;10%除尽SC75g ai/hm^2及清水对照6个处理。试验2设9个处理,在试验1处理的基础上增加15%安打SC36g ai/hm^2;24%氰氟虫腙SC216g ai/hm^2加10%高效灭百可EC15gai/hm^2和24%氰氟虫腙SC216gai/hm^2加10%除尽Sc15gai/hm^2 3个处理。药后调查幼虫密度,计算防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氰氟虫腙处理明显减低了甜菜夜蛾幼虫的密度。在初龄幼虫高峰期,按252-504gai/hm^2的剂量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幼虫,药后3d的防效可达到90%左右,持效期达到10d。氰氟虫腙与顺式氧氰菊酯和溴虫腈混用可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论]氰氟虫腙可以推广用于甜菜夜蛾的防治,适宜使用剂量为252-504g ai/hm^2;氰氟虫腙与溴虫腈混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