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蚕经济性状改良一直是蚕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家蚕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工作得以大量开展,使得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综述了家蚕遗传图谱的构建进程、家蚕QTL定位常用分离群体、茧质性状QTL定位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家蚕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子连锁图与家蚕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要介绍QTL概念、分子标记及其分子图的构建方法,通过大量的动植物QTL定位取得的成绩以及家蚕分子标记和分子图研究现状的阐述,展望了家蚕分子育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家蚕分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家蚕病毒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大,是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综述了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近年来家蚕病毒病常规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家蚕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昆虫。作为饲养家蚕主要的效益产品,茧丝是蚕桑行业产量和质量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选育茧丝性状良好的家蚕品种,可以使得蚕丝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主要介绍了家蚕茧丝性状的特征,以及传统的家蚕育种中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分子育种水平上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述了蚕业研究者们利用各种分子标记以及分子技术和蛋白技术对影响茧丝量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家蚕茧丝性状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蚕业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蚕病,给蚕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蚕业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筛选抗性家蚕品种资源、阐明抗性分子机制和发现抗性基因,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RNA干涉技术等现代分子育种手段选育抗性新品种,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家蚕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家蚕品种的新型手段。本就三个方面:应用于家蚕的转基因方法;家蚕转基因产物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家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研究加以系统综述,有助于科研工作在家蚕分子育种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朱水芬  廖鹏飞  杨文 《四川蚕业》2011,39(4):52-53,59
<正>家蚕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蚕遗传育种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对新品种选育越有利。作为育种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保存的同时,尚需对野生资源和特殊资源进行搜集、挖掘,以及开展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新型育种手段,创建新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家蚕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氟敏指数作度量指标的家蚕耐氟性测定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杨明观  朱根生 《蚕业科学》1992,18(4):227-231
度量蚕的耐氟性一般用LC50作指标,测定LC50值试验规模大,数据分析复杂;在育种实践中由于品种多,一般难以实施。本文提出了以氟敏指数作度量指标的家蚕耐氟性测定方法,试验规模小,方法简单,适用于育种过程中对选育材料或杂交组合作耐氟性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3.
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柞蚕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技术进步、成果水平及产业化程度,简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柞蚕新品种选育在技术方法上的创新及目前二化性地区主要应用的部分实用品种,提出了目前柞蚕新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外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简况,概述了我国春用家蚕品种选育、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春秋兼用家蚕品种选育、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家蚕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1968~2005年浙江蚕种出库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广蚕品种的定义。在此期间浙江推广蚕品种有27对,其中主要推广品种14对。指出建国以来蚕品种更新经历了六个阶段。总结了蚕品种更新中经济性状的变化、季节布局的变化、品种来源的变化和更新周期等特点。回顾了浙江家蚕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推广秋种春养的原因,对蚕品种的选育目标,蚕品种的分类和如何加强育种工作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与家蚕耐氟性状相关的基因信息,利用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3新建立耐氟近等基因系,以回交11代的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的耐氟个体和敏感个体的中肠为材料,构建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抑制消减杂交(SSH)cDNA文库。通过对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53个阳性克隆测序和聚类拼接,得到19个重叠群(con-tig)、47个已知功能基因(un igene)和28个未知功能基因。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经BLASTx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初步发现这些基因参与家蚕体内物质转运、能量代谢、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蛋白质加工、信号转导、机体免疫防御、细胞结构形成等诸多生物学过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基因在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的耐氟个体和敏感个体的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磷酸根离子转运蛋白基因、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基因、液胞型H+-ATP酶基因、脂肪酶基因以及主要过敏原蛋白基因在耐氟个体的中肠、马氏管、脂肪体组织中的表达量有较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7.
氟中毒对桑蚕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蚕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添食NaF的方法,探讨了氟中毒对天体重及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影响,蚕品种之间的耐氟性存在显著差异,氟中毒后蚕体重显著降低,NaF对中肠组织ALKP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中毒后蚕体重变化与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变化相关性密切,具有同步性,1%Ca^2 对氟化物抑制作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40年来海宁市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分析了2008年以来21对农村对比试验家蚕新品种性状与应用情况,创新、繁育、推广了2对新品种,改良应用了3项新技术,提出了品种选育目标与提高蚕种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