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了加强金华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金(D×J)、♂杜×♀长金(D×LJ)、♂金×♀长大(J×LY)和♂杜金×♀长大(DJ×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和胴体肉质性能。结果显示:在繁殖性能方面,DJ×LY的窝均总仔、窝均活仔和初生窝重均高于其他3个组合;在胴体性能方面,四个杂交组合中,D×LJ和DJ×LY的屠宰率、瘦肉率均较高,J×LY的胴体最长,DJ×LY的次之;在肉质性能方面,DJ×LY的校正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均为最高,D×LJ、D×J和DJ×LY的校正p H1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高于J×LY(P0.01)。综合来看,DJ×LY、D×LJ、J×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DJ×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金华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5):70-72
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三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著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著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二元长大(L×Y)、三元杜长大(D×LY)、四元皮杜长大(PD×LY)三个杂交组合猪群为实验动物,进行生长发育性能、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旨在为优质肉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PD×LY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差异显著(P〈0.05);PD×LY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cm2、34.23%,为三组合中最高,并与L×Y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瘦肉型长大二元猪作为母本,分别以杜洛克、巴克夏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长×大为对照组,对2种杂交组合及对照组个体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和胴体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达到712g;2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以巴×长大杂交后代最高.此外,在失水率指标上,巴×长大(23.75%)具有较好的保水力,与剑河白香猪(24.69%)、可乐猪(19.23%)相差不大;巴×长大熟肉率指标为61.98%,介于糯谷猪(63.73%)和可乐猪(60.78%)之间.巴×长大杂交组在胴体长等指标上为各组中最高,而其它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巴×长大、杜×长大杂交组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美系和台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母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状、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方面,美系♂×长大♀组合(美系杂)好于台系♂×长大♀组合(台系杂),窝均产仔总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高1.04头、1.09头、1.33 kg;生长育肥性状方面,美系杂在30~100kg阶段的日增重比台系杂高52 g,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则是美系杂略优于台系杂,在30~100 kg阶段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2.86︰1和2.94︰1;胴体性状方面,台系杂胴体的瘦肉率比美系杂胴体的瘦肉率高3.05%。说明2个品系的杜洛克公猪各有优势,因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2):49-53
为加强对浦东白猪的开发与利用,选择♂杜×♀长浦(DLP)、♂大×♀长浦(YLP)、♂浦×♀长大(PLY)、浦东白猪纯繁(PP)和♂长×♀大二元杂种(LY)作为试验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同时对PLY商品猪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的成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LP的屠宰率、瘦肉率均显著高于PLY(P0.05),YLP的屠宰率高于PLY但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显著高于PLY(P0.05);YLP嫩度值最优,PLY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PLY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06%和46.39%,不饱和脂肪酸(USFA)与饱和脂肪酸(SFA)的比值为1.33。结果表明:在考虑胴体与肉质的情况下,3种杂交组合的优劣顺序为DLPYLPPLY,但若考虑繁殖性能、育肥性能、整体成本及经营管理,PLY可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和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绿洲灌区规模养猪D×LY三元杂交和PD×LY四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发育性能、胴体特性、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60-160日龄生长发育阶段,PD×LY猪的平均日增重比D×LY猪高7.39%(P0.01),料肉比低7.42%(P0.01),屠宰率高2.68%(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和瘦肉率分别高22.7%、11.02%、8.03%(P0.05),背膘厚低6.50%(P0.05)。D×LY猪的肌肉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和熟肉率分别较PD×LY猪高14.15%、21.50%、5.77%(P0.05),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剪切力分别低17.62%、10.04%、12.04%(P0.05)。两组合猪背最长肌所含17种氨基酸中,同一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D×LY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蛋白质、干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油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亚油酸含量PD×LY猪显著高于D×LY猪(P0.05)。  相似文献   

8.
《养猪》2021,(2)
为了比较宁乡猪不同杂交组合的优劣,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试验设计了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杜洛克猪×宁乡猪(杜宁)、巴克夏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巴宁)、(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F_1)等4个杂交组合,并进行了胴体、肉质等性状指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以宁乡猪为母本的杂种猪均具有较好的胴体性状和较高的肉品质,胴体长、平均背膘厚、瘦肉率、肥膘率、失水率、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肉豆蔻酸、锌等19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巴宁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巴宁F_1(P0.05),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合(P0.05),肉蔻豆酸和十七烷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巴巴宁(P0.05),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P0.05),丙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巴巴宁(P0.05);巴宁F_1组合瘦肉率最低、肥膘率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说明巴宁杂交组合猪较为适合市场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云南种猪质量稳定提高,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4个杂交组合(即PIC402×LY、PIC402×滇陆猪N1、D×LY、Y×滇陆猪N1)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4处理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按不同杂交组合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所有组别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20~60 kg阶段,以PIC402×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82±87)g,分别比其他组合高82,82和127g;在60~100 kg阶段,则为PIC402×LY>D×LY>PIC402×滇陆猪N1>Y×滇陆猪N1,且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方面,在20~60 kg阶段以D×LY组合最低,为2.41±0.32,各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在60~100 kg阶段,为PIC402×LY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贵州香猪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采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纯种贵州白香猪为对照组,对3种杂交猪及贵州白香猪8月龄个体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胴体长及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贵州白香猪(P0.01),而贵州白香猪在大理石纹、肌内脂肪、蛋白质指标上显著高于各杂交组合猪(P0.05)。此外,杜×香杂交组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而失水率、水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长×香组在胴体长、熟肉率指标上是各组中最高的(P0.05),且其皮厚最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长×香杂交组合效果较优,而以杜×香杂交组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利用东安土猪地方品种资源,为东安土猪优质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长大东(东安猪)、长大广(两广花猪)、大长东、大长广为母本进行四元杂交组合进行试验,测定其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大东杂交组合猪窝产仔数为10.95头,与另外3个杂交组合比较差异显著(P0.05);含地方血缘12.5%的两广花猪组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高于含东安猪血缘的组合,但胴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四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瘦肉率在60.09%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含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试验探讨含江西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效果,选用地方猪乐平花猪和南城黑猪,设4个四元杂交组合试验组,即长大杜乐、长大皮乐、长大杜南、皮杜长大,1个对照组杜长大,进行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测定,并以综合评定指数公式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含地方猪血缘的四元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肉质及毛色等诸多方面都较好,以长大杜乐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长×大(L×Y)、杜×长大(D×LY)、皮杜×长大(PD×LY)3个杂交组合猪的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LY杂交组合的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组间差异显著(P<0.05);PD×LY的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 cm2、34.23%,为3组合中最高,与L×Y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 D×LY组的肉色评分、嫩度测定结果最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PD×LY组的失水率、熟肉率、嫩度最差,其中熟肉率、嫩度与其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定:导入皮特兰猪的血液在提高了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性状的同时,却导致了肉质的下降; D×LY作为一个经典的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开展山鸡蛋用系育种工作,利用美国新引进品种RN(中华环颈雉,代号A)、MX(蒙古雉,代号B)、MUT(绿雉,代号C)和国内饲养的七彩山鸡(代号D)和黑化山鸡(代号E)共5个品种组成9个二系和三系杂交组合:A♂×B♀、B♂×A♀、A♂×D♀、D♂×A♀、B♂×D♀、D♂×B♀、B♂×(D♂×A♀)、D♂×(B♂×A♀)、E♂×A♀,分别测定比较各组40周龄蛋品质差异。结果显示:9个杂交组合山鸡蛋的蛋重、平均蛋壳厚度、平均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蛋黄重、蛋黄比率差异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EA、AD、DA三个组合在蛋重、蛋黄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EA在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AD、DA在蛋形指数方面稍显不足。综合比较以EA表现较优,AD、DA次之。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搜寻与金华猪、嵊县花猪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相关的候选基因。选择205头金华猪和174头嵊县花猪为实验材料,通过提取血样DNA并利用Illumina猪5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型,利用PLINK v1.09对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质控后用于GWAS研究。采用GEMMA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对每个SNP与性状做关联分析,定位出显著位点。结果表明:金华猪的20个SNPs呈基因组水平或染色体水平显著;嵊县花猪的2个SNPs呈基因组水平或染色体水平显著;META分析得到21个SNPs呈基因组水平或染色体水平显著。最终找到22个候选基因,根据基因功能注释推测NANOS1、E2F7、AEBP2是最可能影响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试验观察研究了大河乌猪纯繁(DW)、长白与大河乌猪杂交母猪(LDW),长白与大约克杂交母猪(LY)3个品种(组合)的繁殖性能。结果显示,大河乌猪(DW)母猪分娩率90.63%,分别比长大乌(LDW)和长大(LY)高1.16个百分点(P0.05)和5.12个百分点(P0.01);DW母猪窝均产仔数11.05头,与LDW和LY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W母猪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64.79 kg,分别比LDW和LY低11.51 kg(P0.01)和16.15 kg(P0.01);DW初生仔猪头均落地成本73.92元,仔猪断奶头均成本为158.77元,70日龄出栏头均成本322.26元,均较Y×LDW和D×LY低;保育仔猪出栏每千克成本以Y×LDW为最低,为13.69元。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研究目的 二花脸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以繁殖性能高、肉质鲜美而著称于世,但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较差。猪的经济性状视其遗传力的高低有不同的改良途径。本文旨在研究以二花脸猪作母本的杂交组合试验,分析杂种优势在繁殖性能、育肥、胴体等性状上的表现,筛选最佳组合,为二花脸猪的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与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分析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两个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通过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预测不同杂交组合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牧场的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8个地方黄牛品种190头共组成8个杂交组合,对亲本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牛770K SNP芯片对两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通过牛QTL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全基因组SNP位点进行映射分析得到与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利用两种SNP标记构建状态同源矩阵,计算各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所有亲本群体聚成3类,西门塔尔牛聚成一类,北方黄牛(蒙古牛、西藏牛和柴达木牛)聚成一类,南方黄牛(昭通牛、平武牛、南丹牛、文山牛和凉山牛)聚成一类。西门塔尔牛与北方黄牛在PCA图上的距离较近,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遗传背景差异较小。在各性状中,遗传距离最大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除了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是西门塔尔牛与昭通牛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余性状遗传距离最小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平武牛杂交组合。据此推测,各性状杂种优势较优的可能组合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