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鄂西北山区段木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数量不断扩大,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杂菌易在这些菇木、耳木上发生,给菇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段木上的杂菌发生特点影响段木栽培的杂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由于菇场在山地、林地、荫棚下,...  相似文献   

2.
优良菇木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3年的多树种、多点造林试验和不同菇木树种材料袋栽香菇试验,初步表明南酸枣、麻栎、银荆、杜英、马褂木、桤木共6个树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用于袋栽香菇产量较高且质量好,是营建短轮伐期菇木林的较好树种。  相似文献   

3.
段木栽培香菇,设备较简单,香菇质量好,且点一次种可连续采菇3~5年。因此,我省山区段木栽培香菇较广泛,特别是京山、随州、南漳、保康、谷城、房县、远安等县市,香菇产值都在千万元以上,段木栽培香菇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振兴山区经济的一条重要门路。香菇要高产,关键在科技,下面简要谈谈段木栽培香菇的主要技术措施。1首先选好适宜栽培的树种除松、杉、樟、柏等含芳香油及化学抑菌物质的树种之外,一般树种均可种香菇。由于各种树所含的物质和木质的坚硬度不同,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香菇的产量、品质、出菇速度和产菇的年限都…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常见香菇树种的优化选择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食用菌原料林资源面临枯竭的严重现状 ,对福建省常见阔叶树进行袋栽香菇对比试验 ,并调查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与造林学特性。以不同树种栽培香菇效果、林木生长特性、造林学特性为主目标 ,采用多目标决策法 ,筛选出具有栽培香菇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快、造林更新容易等特性的细柄阿丁枫、火力楠、闽粤栲等优良树种。并对营造优良菇的效益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开发利用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阔叶林资源被大量消耗,使原有为数不多的阔叶林,蓄积急剧下降而面临枯竭。省科委针对这一情况,于1988年底为解决亩林矛盾,保证全省发展食用菌有一定后劲,专门配套60万元资金,在食用菌生产大县古田、屏南县开展试验。课题名称为“菇耳林培育和菌株树种配套试验研究”,并列入省重点科研项目。本试验为子项目之一,合同试验面积为33.3hm’,现已完成356hm‘,占合同面积的107%,整个试验分五年完成。1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山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屏南县境内,地理座桥为东经118”41’至119”13’北纬…  相似文献   

6.
野草栽培食用菌技术福建农学院食用菌实验场研究成功的利用芒萁等野草栽培食用菌技术,可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灵芝、猴头等多种食用菌。草栽香菇、毛木耳生物效率分别达92.6%和212%,比木屑栽培分别增产6.8%和20%,成本降低15%:...  相似文献   

7.
厚朴木屑栽培袋料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朴木屑与一般硬杂木屑袋栽香菇对比试验,厚朴木屑为基质栽培袋料香菇对香菇产量、出菇期、菌棒产菇数量、菇体大小、菇形及花菇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厚朴木屑完全适宜栽培袋料香菇。此外,厚朴基质中没有树皮,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辅料作用下,基质中的树皮含量不影响香菇的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8.
寨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得天独厚.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实际,号召广大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灵芝、香菇、木耳、天麻、茯苓等菌药生产,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灵芝2400万袋、花菇500万袋、天麻250万窖、茯苓250万窖、段木木耳6000立方米,食用菌生产年产值1.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0元,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山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柳勇 《林业科技》1995,20(4):37-39
提高袋栽香菇质量的关键技术柳勇(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香菇在世界菇类产量中居第二位,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食用菌。多年来,我国香菇栽培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现正向北方移栽,且发展速度甚猛,产量激增,已在北方地区食用菌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1991年全国香菇产量...  相似文献   

10.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1年引种桉树以来,现推广面积达0.2万多hm~2。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其木材富含芳香油,尚未见有栽培食用菌的报道。本试验采用桉树木栽培香菇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通过常规处理即可袋栽香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1.
连续三年对带皮黑荆、去皮黑荆与青冈类硬杂木袋栽香菇进行对比测试表明,用黑荆树木材作原料,带皮或不带皮袋栽香菇,其产菇量、香菇质量、营养成分等均显著优于或相当于青冈类。由此说明,黑荆木材是一种理想的食用菌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景宁县科委、嘉兴天源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协作承担的浙江省“九·五”重大攻关项目“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于 2002 年 8 月 24 日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通过对 29 个树种的多点人工造林和不同树种木屑栽培试验,根据生物产量、萌芽力和香菇产量、质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选出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等 11 个适于短轮伐期的优良菇木树种,并深入研究了各树种的繁育技术、造林技术、矮林经营技术、合理轮伐期等配套经营技术。在节木栽培基质上生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对比试验法,进行油茶壳屑与壳斗科树种木屑的不同配方袋栽香菇和瓶栽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油茶壳屑的鲜菇产量略高于使用纯壳斗科木屑的产量,氨基酸含量提高10—50%,为油茶的综合利用及代料栽培香菇、金针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完全适应景宁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速生性;培育一般用材林,栽植后10年即可主伐;培育菇木林、栽植后3-4年即可采伐利用。现有研究结果已表明,美洲黑杨木屑栽培香菇比混合木屑产量高6.9%,用以种植黑木耳比常规混合木屑产量增加7.7%。景宁是香菇、黑木耳的主产区,引各推广美洲黑杨,并引进美洲黑杨菇、耳超短轮伐期两用林营建技术,开展杨树木屑栽培袋料香菇、木耳最佳基质配比的研  相似文献   

15.
采用18个树种袋料进行栽培香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袋料对香菇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马褂木、南酸枣、拟赤杨的产量最高,枫香、桤木、胡枝子次之,而传统菇木树种甜槠、锥栗等产量一般,苦槠量差。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具有杏仁的独特香味,其蛋白质和糖分的含量为香菇的2倍多,对肿瘤、痔疮等有神奇疗效,市场前景诱人。 盖囊菇:又名高温平菇,肉质香脆,夏季出菇,可弥补市场鲜菇不足的缺憾,是近年开发的新品种。 真姬菇:菌肉肥厚,菌柄脆嫩,香甜可口,栽培粗放简易,国际市场货源不足,是出口创汇的大宗食用菌。 白背木耳:耳肉鲜嫩,味美适口,售价比普通毛木耳高2至3倍,是适宜外贸出口的菌品。 紫木耳:耳肉脆嫩,味道独特,既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又具毛木耳的清脆感,且鲜品和干品均可销售,栽培抗逆性强,产量高。 鸡纵:味道甜美,…  相似文献   

17.
檫树木屑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科树种因含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芳香性物质,历来被认为不宜栽培香菇。本试验采用樟科的檫树木屑(经过预处理)进行香菇栽培。初步试验表明,在常规的培养料中加入40%-60%的檫树木屑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具有污染率低、产量较高、单菇质量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香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为提高香菇产量,古田县的菇农采用木屑加适量辅料的袋栽法生产香菇,效果很好。具体方法介绍于下: 一、原料适合袋栽香菇的木屑,大多为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和金缕梅科的阔叶树种。其中以栲、槠、枫、槭、栎、杜英和槲树等最适宜,含有气味和芳香性的抗菌、杀毒物质的树种不宜采用。树木宜冬季采伐,伐后切片、晒干、  相似文献   

20.
枫香,是本地区主要的优良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性,是生产胶合板、茶叶包装箱等的理想用材,也是香菇、木耳人工栽培的理想段木;秋日枫红,又是园林绿化优良的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