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白菜氮磷及氮钾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大白菜产量和施肥效益,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以N、P配合施肥和N、K配合施肥相结合,探讨化肥不同配比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取得了沧州大白菜田N、P、K化肥的最佳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代勇  胡铨  刘业海  马文  姚明英 《土壤》2003,35(6):522-524
通过油菜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不同N、P、K配比,均有不同的化肥利用率;土壤养分测定值与目标产量、空白田产量均正相关;土壤养分测定值与化肥利用率负相关;利用测土施肥公式,建立了N、P、K化肥施用量与土壤养分测定值的函数关系,能在产前提出合理的施肥计划。  相似文献   

3.
江西进贤水田长期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要文倩  秦江涛  张继光  周睿  张斌 《土壤》2010,42(3):467-472
利用江西进贤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不同器官养分分配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C和有效养分含量。水稻各器官对N、P、K的吸收存在明显差异,籽实中N、P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分别为56% ~ 73%和65% ~ 85%,K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秸秆(49% ~ 60%)。籽实产量与N、P施肥量显著相关,施肥对根茬生物量的影响比对籽实、秸秆的影响更明显;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水稻籽实、秸秆与根茬的生物量。N、P、K化肥的均衡施用及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了水稻籽实产量,其中NPK+OM处理籽实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73.4%,2NPK与NPK处理分别增产59.5% 和35.2%;配合施肥可以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水稻籽实、秸秆与根茬产量受土壤性质的影响显著,全P、速效P及碱解N与水稻总生物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98和0.9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岳阳君山区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状况、不同施肥结构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室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茄子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有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较纯化肥处理(NPK),可以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尤以牛粪+化肥(NPKM1)处理茄子产量最高。(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和化肥处理,可以提高茄子对N、P、K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率;(3)在茄子生长的前期,化肥可迅速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在茄子生长的后期,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有重要作用。由以上结果,根据不同施肥结构茄子的产量和茄子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及有效性,初步提出了在茄子生产中增施有机肥的优化施肥结构模式,以保证茄子的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5.
在对玉米青枯病的病原和发病规律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N、P、K配合比例和施肥水平以及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从试验和调查中均证明,病害的发生与肥料的关系甚大。偏施、多施氮素化肥的发病率最高,产量最低;N、P、K三要素配合施用的发病轻或不发病,产量也较高;施用农家肥的发病也较轻,产量却最高。反正弦代换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极显著。在本试验中,药剂防治效果不显著。因此,防治本病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降低橘园化肥施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明确橘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适比例,在湖北当阳柑橘主产区开展了两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比例化学氮肥减量配合饼肥施用对柑橘果实产量品质、叶片营养及橘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化学氮肥减量30%以内配合饼肥施用并未显著改变2018及2019年的柑橘产量。然而,饼肥完全替代化学氮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显著降低。2019年,化学氮肥减量30%以内配合饼肥施用处理的柑橘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处理,固酸比则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在生长周期内各处理柑橘叶片中C、N、P、K、Ca及Mg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在同一时期内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别。但饼肥完全替代化学氮肥导致叶片中的N含量在大部分时间内均低于其他处理。在土壤养分方面,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有效Ca及有效M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在当阳地区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配施饼肥减少化学氮肥30%的投入是可行的,并不会减少柑橘产量,同时对果实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区是江西主要的水稻产区,以双季稻为主。在双季稻单季高产推荐施肥水平(N∶P2O5∶K2O=180∶90∶150kg/hm2,100%化肥)基础上,进行了化肥减量后与猪粪配施、孕穗期增施氮钾肥、添加肥料增效剂等控氮节磷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养分等量条件下,80%化肥+猪粪处理较之100%化肥处理,早晚两季稻谷总量增加93kg/hm2、增长0.74%;化肥减量20%后,在穗期增施N、K养分,或添加肥料增效剂,早稻产量有所增加,晚稻有所减产,但全年稻谷产量基本持平。控氮节磷施肥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黄泥田为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类中低产田,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基于南方黄泥田连续 35年长期定位试验平台,设置 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NPK),3)化肥 +牛粪(NPKM),4)化肥 +稻秆还田(NPKS)4个处理,于试验的第 35年分析水稻各生育期的植株养分与累积吸收利用。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均提高了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其中籽粒产量增幅 61.1%~ 97.7%,以 NPKM与NPKS处理最高,其籽粒产量分别较 NPK处理提高 22.7%和 20.4%。与 CK相比,各施肥处理成熟期籽粒 N、P、K吸收量分别增幅 137.6%~206.2%、86.0%~ 172.4%和 71.6%~142.5%,茎叶N、P、K吸收量分别增幅98.4%~240.8%、145.7%~419.8%、94.4%~142.8%,且均以 NPKM处理最高。施肥的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 K含量分别较 CK增幅 21.0%~42.1%、34.0%~ 86.0%和 40.9%~127.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有机质、碱解 N及有效 P含量以 NPKM处理提升最为显著,速效 K含量以 NPKS处理提升最为明显。不论是籽粒、茎秆还是地上部植株,成熟期 N、P、K养分吸收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 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与相应的土壤碱解 N、有效 P及速效 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施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利用与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NPKM与 NPKS处理优于 NPK,而 NPKM与 NPKS二者产量基本相当。土壤有机质是影响黄泥田水稻植株N、P、K养分吸收累积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N、P、K化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C、N,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长,增强了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广西石山地区春造玉米最佳配方施肥方案,2015年在平果县进行不同配方施肥对春造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1K2处理即1 hm2施纯N 240.0 kg、P2O5 37.5 kg、K2O 180.0 kg的玉米产量最高,达6 466.5 kg·hm-2,经济效益也比较好,扣除化肥成本后,净收入10 779.25元/hm2,比对照区(N0P0K0)增收2 313.25元/hm2,是该玉米区一个最佳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