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鱼漫谈     
银鱼属鲱形目、银鱼科,因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洁白如银而得名。安徽有4种银鱼:大银鱼、前颌间银鱼、太湖新银鱼及长江银鱼。人们常说的银鱼主要指太湖新银鱼(原称太湖短吻银鱼),体长约70毫米,俗称小银鱼,古称灰残鱼、白小。大银鱼,俗称面鱼,体长约170毫米,古称残鱼。  相似文献   

2.
太湖新银(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以下简称银鱼)原名太湖短吻银鱼,又叫小银鱼,面条鱼,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胡瓜鱼亚目(Osmeroidei)银鱼科(Salangidae)新银鱼属。  相似文献   

3.
面鱼     
《水产科技情报》1973,(3):30-30
分类地位面鱼,上海地区又称面条鱼、面丈鱼,北方称脍残鱼,学名称前颌间银鱼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is,银鱼科Salangidae,间银鱼属Hemisalanx。  相似文献   

4.
太湖大银鱼生长与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成德 《水产学报》1985,9(3):275-287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为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为了合理利用太湖银鱼资源和探讨湖泊鱼类构成“小型化”问题提供参考,在1981年2月至1982年2月研究了太湖大银鱼的周年生长与食性,主要结果如下:大银鱼全年在太湖生长发育,属一年生的定居性小型鱼类,其生长较为迅速,经7个月平均体长可达到110毫米;大银鱼为肉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枝角类与桡足类,成体在太湖中主要以湖鲚和太湖短吻银鱼等为食.为提高太湖银鱼产量和合理利用资源,建议大银鱼的起捕规格由全长40毫米提高到60毫米(体长约为52.4毫米)。  相似文献   

5.
千岛湖银鱼资源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增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移植太湖新银鱼的试验工作始于1991年,这一工作是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原淳安县水产局(现已与农业局合并)组织实施的。1991年至1993年为银鱼移植保护阶段,三年中共从太湖采集太湖新银鱼受精卵151.3万粒,孵化后得苗60.53万尾,分别投放于千岛湖的六个库湾水域。1992年9月下旬,首次发现并捕获太湖新银鱼移植千岛湖后的第一代银鱼。这表明太湖新银鱼已在千岛湖“安家落户”,并形成新的种群———千岛湖银鱼。千岛湖银鱼的移植成功为淳安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相似文献   

6.
大水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饵料丰度将是增殖大银鱼的关键环节。察尔森水库1990年移植池沼公鱼次年即获成功,近年因现存量过大而规格下降,若移植大银鱼摄食之,将可取得理想的渔业效果,即大银鱼形成稳定可观的产量,同时池沼公鱼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1982年春季辽宁省水库调查队发现东沟县铁甲水库有银鱼栖息,1983年5月,又派人对该库及鸭绿江银鱼作了进一步调查研究.经鉴定,在铁甲水库生活的银鱼为乔氏短吻银鱼(Neosaianx Josciani Was & Taka)。  相似文献   

8.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9.
大银鱼池塘养殖试验林长虹,易剑国,薛仁宇(江苏盐城市水产生产服务站)(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大银鱼(Protosaxhylocranius)类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新银鱼亚科,是名贵经济鱼类。大银鱼由于商品价值高,具养殖周期短(6-8个月)、饵料...  相似文献   

10.
黄壁庄水库鱼类构成及变化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壁庄水库鱼类种群结构采样调查,分析黄壁庄水库鱼类构成及经济鱼类变化的情况。1999年以前,主要的经济鱼类为鲢、鳙、鲫和鲤,2010年以后,新出现的品种为太湖新银鱼、大银鱼、池沼公鱼、鱵鱼和翘嘴红鲌,其中大银鱼和池沼公鱼成为黄壁庄水库最主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1.
王屋水库于1994年移植大银鱼,1996年产大银鱼10.5t。为保持大银鱼高产和水库综合养鱼的高产高效,在调查摸清水库鱼类资源和饵料生物基础的前提下,采取控制大银鱼种群的合理密度,调整鱼类的种群结构,适度进行网箱养鱼和人工施肥等措施,使大银鱼和鲤科鱼类均取得增产。1997-1998年2年产大银鱼61t,鲤科鱼类350t,收入296万元,每公顷水面年均产鱼465kg,收入3360元。  相似文献   

12.
铁甲水库陆封银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鱼是小型经济鱼,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及苏联远东水域,我国约14种,是江湖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几年来,随着太湖短吻银鱼在滇池移植的成功,银鱼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科学烷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于1998年2月入工繁育太湖银鱼鱼苗200万尾,除在太湖鱼类繁殖保护区放养50万尾外,其余均被有关单位移殖到当地水域养殖。近几年全国各地养殖单位都从太湖移殖银鱼受精卵,投放到当地大中型湖泊和水库以增殖银鱼资源。但在自然水域中放养银鱼受精卵因受孵化率低、孵化期长等因素限制,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人工批量繁育银鱼鱼苗一直是一项难题。此次繁育成功为全国各地移殖、增殖银鱼资源提供了苗率来源。太湖银鱼人工批量繁育获成功@张建寿$无锡市水产技术指导站!214023…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胡瓜鱼亚目三小鱼增养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为良 《水产科学》1998,17(2):38-40
对我国胡瓜鱼亚目三小鱼增养殖的再认识史为良(大连水产学院近年来公鱼、银鱼、香鱼的增养殖在我国大地风起云涌,有的省份还把这三类鱼列为省内发展重点对象,作者曾对这三类鱼作过讨论,现根据新发展的情况,再作进一步的认识。1.放流的种类(1)增殖放流的银鱼有大...  相似文献   

15.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又名太湖短吻银鱼,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新银鱼属。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大水面开展了银鱼移植生产活动,银鱼产量提高很快。1994年全国总产量约6000吨,1995年约8000吨,1996年接近1万吨,1999年为2万吨。即使这么高的产量,国内市场商品银鱼也很少见到,可见银鱼市场潜力仍很大。1玄武湖现状1.1玄武湖地理概况和水文特性玄武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湖泊,全湖面积约5000亩,平均水深1.7米,底质是沙土和淤泥。近两年市政府加大了对玄武湖的综合治理力度,对周围的生活污水进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全国大中型水域水产养殖增殖顾问组银鱼移植专题调查组银鱼是鲑形目一年生小型鱼类,它因“长江面鱼”和“太湖银鱼”作为佳肴而被人们称道,随着出口创汇更引起了多方注目。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由太湖移入滇池以及19...  相似文献   

17.
茨淮新河上连茨河,下通淮河,全长 134.5公里,阜阳境内 93公里,无污染,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是银鱼理想的生活场所。茨淮新河银鱼属银鱼科短吻银鱼属的太湖短吻银鱼,俗称小银鱼。调查结果表明,银鱼在茨淮新河中并不呈均匀分布,而是分段集中息居,其中以新建闸、疃町闸等河闸以及大兴集大桥、罗集大桥等桥梁上下 200~ 300米河段内银鱼数量较多,尤以闸、桥下游更多。全河也以下游为多,因为银鱼体小力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袭击,它们只能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才能正常生长繁殖。通常情况下,河闸、大桥上下的河面水流静止或有微流水,…  相似文献   

18.
许家崖水库于1992年放卵10万粒,1993年产鱼4.5t,1994年重复放卵20万粒,当年产鱼30t。移植大银鱼有投卵量少、驯化潜伏期短、形成规模产量快等特点。本文论述了大银鱼在该水库的移植增殖及推广情况,介绍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包括亲鱼的采集、暂养及人工孵化,受精卵的运输,移植水域的选择及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移植增殖银鱼是湖库渔业扭亏为盈的捷径银鱼是小型经济鱼类,属鲑形目银鱼科,本科共有8属20种,我国有6属15种,主要分布于黄渤海、东海沿岸及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水体,目前形成鱼产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是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水体中的太湖新银鱼和大...  相似文献   

20.
大银鱼属鲑形目,胡瓜亚目,银鱼秤,为浮游于水上层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该鱼正体可食,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能出口创汇,为太湖著名名鱼种.1990年1月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从太湖引进大银鱼发眼卵221万粒,投放在京郊平谷县海子水库进行冰下孵化,三月中旬逐渐孵出后,鱼苗入库,经过一年多的生长观察,已繁育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