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整体把握液态肥产业的专利布局,提高其技术掌控能力。本文通过专利分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类型、专利技术构成、专利申请人等方面进行液态肥产业专利计量分析,研究其技术研发趋势、技术侧重点和专利竞争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液态肥产业正处于发展期,区域发展不平衡,呈明显的梯度化趋势;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小类C05G、C05F和A01C;高校及科研院所比较侧重于基础研究。重视液态肥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体系,是推进液态肥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加工机械关键技术的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我国棉花加工机械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对喂棉机械、烘干机、清理机和轧花机进行专利检索,对检索出的专利进行数量分布、数量发展趋势、发明专利情况和申请机构构成进行分类归纳,并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棉花加工机械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指导,进而推动我国棉花加工技术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3.
不同膜下滴灌定额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内蒙古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甜菜土壤水热高效利用与甜菜提质增效的协同效应,为内蒙古半干旱区甜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8个不同滴灌定额和滴灌频次(A处理滴灌定额450 m~3/hm~2、滴灌1次;B处理滴灌定额900 m~3/hm~2、滴灌2次;C处理滴灌定额1 350 m~3/hm~2、滴灌3次;D处理滴灌定额1 800 m~3/hm~2、滴灌4次;E处理滴灌定额2 250 m~3/hm~2、滴灌5次;F处理滴灌定额2 700 m~3/hm~2、滴灌6次;G处理滴灌定额3 150 m~3/hm~2、滴灌7次;H处理滴灌定额3 600 m~3/hm~2、滴灌8次),动态监测甜菜全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分析行上、行间土壤水热变化,结合甜菜产质量研究膜下不同滴灌定额的水热效应。【结果】各处理出苗稳定后72 h内土壤温度从17:00—次日11:00表现为行上>行间;从12:00—18:00表现为行间>行上,行上和行间最大土壤温差点分别在06:00—07:00和14:00—15:00;3 a内土壤有效积温变化规律与日平均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相反,即随土壤积温增加,含水率逐渐降低。以2016年甜菜块根及糖分增长期为例,B、C、D、E、F、G、H处理行上土壤有效积温分别较A处理提高了5.61、29.11、-23.10、42.68、-10.85、-4.46、-22.79℃,B、C、D、E、F、G、H处理行上日平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A处理提高6.96%、11.73%、-1.01%、11.76%、5.19%、22.14%、13.62%;随滴灌定额的增加,甜菜产量增加,含糖率降低,产糖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2016年为例,B、C、D、E、F、G、H处理分别较A处理产量提高4.73%、13.82%、26.38%、29.33%、31.48%、27.43%、25.78%,产糖量提高5.90%、10.61%、18.07%、20.01%、15.73%、9.78%、4.14%。【结论】在甜菜生长关键期进行适宜的滴灌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水热效应,最佳滴灌定额为1 800~2 250 m~3/hm~2,滴灌次数为4~5次,促进滴灌条件下甜菜产质量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林珊  邹聪慧  杨婷  张婷 《南方农机》2019,(13):267-267,273
通过关键词和分类号,对中文专利数据库中净水器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表明,专利申请呈现增速快、数量大的特点,总量共12477件,其中发明专利3762件,实用新型8715件,两者分别占申请总量的30.2%和69.8%;授权有效状态的专利占43.4%,但大多授权申请为实用新型;美的申请量排名第一,专利布局比较分散,中小企业、个人申请多;滤芯和控制系统均是净水器的主要研究热点。国内申请人应从对申请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专利质量的追求,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在专利布局前做好检索,避免重复投入,浪费资源;可利用区域集聚优势,形成专利联盟,在技术上取长补短,合作研发。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外施肥机械技术领域专利为研究对象,研究施肥机械专利技术总体发展现状、趋势与技术竞争态势,为本领域相关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检索1997—2017年间国内外施肥机械技术相关的专利文献,运用文献调研、专利地图、专利引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施肥机械技术领域专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专利技术主题分布情况和技术热点、专利竞争态势及中国所处的位置、重要专利权人及其重点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国内外施肥机械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在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原创性技术偏少;中国在气力式辅助输送、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有机肥撒施、农机智能化等技术热点方向,需要重点关注,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河南省艳红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施肥处理:A(不施肥)、B(有机肥+复合肥)、C(复合肥)、D(有机肥),并保证B、C、D三种处理的氮肥施用量相等.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对辣椒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从辣椒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机》2011,(4):60-60
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农机领域虽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但也毫不例外地被卷进了专利之争。对涉及农机领域的国际专利分类号A01B、A01C、A01D、A01F、A23N进行统计,上述分类号具体涵盖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滴灌施肥装置施肥对棉花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该试验分为3个小区来研究3种不同滴灌施肥装置对棉花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干旱地区棉花灌溉施肥提供硬件技术支持。试验共用3种滴灌施肥装置对棉花整个生育期进行施肥,依次为传统农业中广泛应用的压差式滴灌施肥装置(CK)、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密封活塞式滴灌施肥装置D1和肥液浓度自控式滴灌施肥装置D2。试验结果表明:D1、D2滴灌施肥装置在棉花生产中的增产率分别为8.6%、11.7%。综合经济效益分析,D2因更高的产量而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9.
作物表型的自动化检测对于现代化农作物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些年该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Patsnap全球专利数据库,基于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共计获得3 977件作物表型自动化检测技术相关专利,分别从申请及授权概况、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地域分布、技术分支、主要创新主体、研发重点及海外专利布局等角度切入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全球农作物表型自动化检测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在整体上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尤其是在2015年之后;从全球尺度来看,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在东亚和美国,其中中国和美国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从国内分布来看,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主要涵盖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分析、系统集成、传感器应用和计算机建模应用等技术分支;该领域的创新主体以大型跨国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国外创新主体相较于国内更加注重研发方向的多元化和海外专利布局。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及相关研发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系统收录的相关专利信息作为数据源,从农业专利申请总量、地区分布、申请主体、技术结构、技术关联五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农业专利申请量在2007年至2016年逐年增长,但农业专利申请的增长趋势和比重远不及其他领域专利申请量,并且各地区专利申请量差异较大;农业专利的申请主体以工矿企业为主,但研究实力较强的机构普遍是高校,国内在农业科技领域缺乏龙头企业,同时高校间科研合作网络也较为薄弱;目前我国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主要集中研究于A23L(没有包括A23B到A23J小类之中的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它们的制备或处理,如烹调,营养品质的改进,物理处理;食品或食料的一般保存)和A01G(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林业;浇水)上,对A01J(乳制品的加工)和A01L(动物钉蹄铁)的研究集中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桶栽方法,选用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灌溉水平及4种干旱胁迫历时进行交叉试验,研究了灌溉水平及干旱胁迫历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荚期大豆植株叶、茎、根和荚果更易受干旱胁迫历时影响,干旱胁迫历时越短越有利于植株生长,灌溉水平对植株的生长影响相对弱于干旱胁迫历时。植株各器官干质量的等高线图表明高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比低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有绝对优势,同时也表现出高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与低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之间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杨继钢 《湖南农机》2011,38(1):39+41
感官检验棉花的品级,这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段.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存在不确定性.这是由于检验员的品级检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检验的结果.文章对影响感官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摊铺机压实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摊铺机中,由熨平压实机构和压实介质组成的系统,为两个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压实介质简化为粘弹塑性体.建立熨平压实机构动态特性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熨平压实机构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熨平压实机构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该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迷宫流道转角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转角分别为45.0°、60.0°、67.5°和75.0°的齿形流道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应用CFD流场速度数值分析、PIV颗粒运动轨迹线和速度观测对比以及浑水抗堵塞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角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和抗堵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与流量系数及流态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灌水器的抗堵塞能力随着转角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转角对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的影响,提出迷宫流道结构灌水器的合理转角为60.0°.  相似文献   

15.
微热探针法测试热导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材料热导率的测试中.但是,由于实验条件或实验设备的限制,基于理想的线热源瞬态模型测量原理得到的结果会产生某些测试误差.针对测试误差,从探针输入电压、加热时间和样品的径向尺寸等装置操作参数的选择着手,通过实验,得到装置系统测定中输入电压的最佳值为2.5~6.5V、加热时间最佳值为20~50s.最后通过实际测试,得到了番茄果实在不同成熟阶段的热导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采籽棉清杂工序中荷电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钉床式荷电方法。以MCU为主控制单元,设计了一款钉床式荷电控制系统。在荷电极板面上均匀分布且垂直于极板面的长度为5cm的金属钉,控制器控制静电发生器产生高压静电,通过荷电极板上的金属钉放电,将平铺在极板间的机采棉荷电。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金属钉的荷电极板相比,机采棉荷电均匀,荷电速度提高了8%,效果良好。该研究可为机采棉静电清杂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腔体初始容积对压电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双腔体并联压电泵.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双腔并联压电泵能够工作时泵腔初始容积的取值范围,根据理论公式设计制作了6种不同腔体初始容积的双腔并联有阀压电泵样机,对泵腔初始容积的变化与泵工作性能关系进行研究.在110 V工作电压下,工作频率小于400 Hz范围内,用压电双晶片进行驱动,分别以液体水和空气为介质,对不同压缩比(压电振子振动产生的泵腔容积变化量与泵腔初始容积的比值)下的并联泵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泵送液体水时,压缩比为1/18时泵的整体输出流量最好,最大输出流量可达1 330 mL/min,压缩比越大,泵的输出压力和自吸能力越好,最大输出压力和自吸高度分别为58.5 kPa和69 cm;当泵送气体空气时,压缩比越大,泵的输出能力越好,最大输出流量和压力分别为850 mL/min和6.5 kPa,当压缩比小于1/32时,泵已经失去了输出气体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迷宫流道转角对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齿形、梯形以及矩形流道转角变化对水力性能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形状下不同转角的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转角的变化与流量系数、流态指数呈负相关,其变化对梯形流道灌水器的流量系数影响最大,最多下降了19.03%,齿形流道次之,下降了10.14%,矩形流道是梯形流道转角角度增加的延伸,具有相同的水力性能变化规律;随着角度的增加,梯形流道总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最多增加了32.5%,而齿形流道总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最多增加了23.4%,变化都很明显;压力较高时,摩阻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流体为紊流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城镇供水优化调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在缺水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对供水进行优化调度可以减小缺水带来的损失,产生较好的减灾效益,特别是可以大大减小严重干旱的灾害效应。并根据水资源的特性,提出了缺水损失的计算模式以及优化调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某泵站群计算机运动系统为实例,分析由PLC构成的泵站远方终端RTU的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