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母分饲是指平地饲养的肉用种鸡,在产蛋期间公母分开给料的一种饲养方法,目的是使公鸡在母鸡产蛋期内不要采食过多的饲料,从而控制公鸡的体重、体型,以避免脚疾残次、中后期体重体型过大,延长配种期限,提高受精率,降低生产成本。公母分饲主要利用了公母鸡头型大小和鸡冠尺寸之间的差异。该项技术需要熟练的管理经验以及能够适当调整和维护保养的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2.
种鸡公母分饲效果好莫巨星,吴海慧(广东省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南海市联营种鸡场528222)公母分饲是指平地饲养的肉用种鸡,在产蛋期间公母分开给料的一种饲养方法,目的是使公鸡在母鸡产蛋期内不要采食过多的饲料,从而控制公鸡的体重、体型,以达到减少脚疾残次、中...  相似文献   

3.
肉用种公母鸡在产蛋期所需要的营养不同,母鸡的营养需要主要满足产蛋的需要,应有较高含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钙,而且其饲喂量应有一个随产蛋量渐增或渐减的过程,而公鸡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低,如采食产蛋母鸡料会引起痛风症、肥胖、受精率低下等情况。一般传统的平养种鸡场采用公母合槽合饲的方法,快大型肉用种鸡从鸡饲养至21周龄左右,公母鸡个体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公母分饲。我场肉种鸡是饲养在1.8米高的高架平同漏缝地板上,进入产蛋期公母鸡混群后,公母分饲的问题就迫在眼前了。我场所用的料桶是广东佛山产的塔式料桶,依据喂料工艺和鸡的头径大小,仿照郑州肉鸡示范场介绍制作新型公母分饲料罩,即根据公母鸡头部尺寸宽窄差异,采用直径8毫米铁丝焊制,把中型料桶(7公斤级)的采食盘分成24格,料罩上部内径240毫米、底部内径360毫米、高度为105毫米。为防止公鸡利用喙的长度进入料罩内抢食,在离料罩底部70毫米高处加焊一圈。这样制成的料罩栅条最宽尺寸为50毫米、最窄处…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公母的配比公母比失调,无论公鸡多,还是母鸡多,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公母比一般为1∶8~12,即8~12只母鸡配1只公鸡。(二)种公鸡的选择公鸡的健壮与否是影响受精率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在种鸡育雏、育成中,特别要注意公鸡的发育情况,定期称重,性成熟的公  相似文献   

8.
顾敏清 《北方牧业》2005,(11):19-19
<正> 在很多地方,种鸡舍内的地面蛋和棚架蛋已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弄清楚造成地面蛋和棚架蛋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由于目前很多公司在种鸡育成期采用遮黑式鸡舍。饲养方式从"育雏—育成—产蛋"一阶段模式转变为"育雏—育成和转群"的两阶段模式。这意味着饲养者对育雏育成以及产蛋期的管理更加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管理更有利于种鸡的管理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肉用种鸡基本采用公母分饲育成,产蛋鸡舍内公母鸡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成为影响地面蛋和棚架蛋的一个因素,公母比例和公、母鸡的性成熟状况会影响到母鸡使用产蛋箱。大多数育种公司推荐公母比例为1:9。混群的公鸡应与母鸡同一年龄,体型体况适宜而且优于母鸡。在传统的1/3~2/3棚架的产蛋鸡舍,公鸡一般喜欢在垫料区域活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公鸡不够成熟、体况较差或体重小于母鸡,就会造成母鸡太凶,也会增加地面蛋和棚架蛋,并且受精率也受影响。如果公、母鸡的各种情况良好,公鸡也能成为一个减少母鸡在地面垫料  相似文献   

9.
岭南黄种鸡公母分饲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黄种鸡公母分饲效果初探杨德明,刘国晓,陈书华(河南省泌阳县成人中专泌阳463700)据报道,公母鸡分饲可以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保证其良好的繁殖体况,减少种公鸡趾瘤的发生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为了使这一新的饲养技术尽快应用于岭南黄肉用种鸡,提...  相似文献   

10.
在公母鸡共用食具的情况下,肉用种公鸡往往有体重过重的倾向,尤其是在40周龄之后。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十年前已有人在公母混养的种鸡舍内试用不同食具使公母鸡分开进食来控制公鸡的体重,目的是使公鸡  相似文献   

11.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因而,在管好母鸡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笔者从事肉种鸡饲养管理工作近10年,通过不断提高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总结经验,使种蛋的受精率逐年提高。近2年饲养AA肉种鸡6万套,全期种蛋受精率平均在94%以上,高峰时达97%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搞好公母鸡的分饲工作 育雏、育成期实行公母分栏饲喂,产蛋期平养母鸡的料桶应没有防止公鸡吃料的防栅网,每条栅网水平间隙为42.5mm(因品种不同也有差异),每8~10只公鸡吊挂1只料桶,高出地面45~50cm,料桶要平稳,不能倾斜。喂料时先喂公鸡,后喂母鸡,以防公鸡乱窜。分配饲料的速度要快,各个料桶的料量要均匀,尽量让公母鸡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吃到饲料,料量一定要准确。笼养撒完料后要及时地匀料2~3次,保证每只公鸡采食的料量相同。  相似文献   

12.
霍清合  李芳  李爱军 《中国家禽》2004,26(22):35-37
公母合群:公母鸡通常在126~161日龄开始合群;如果种公鸡群内的性成熟存在差异,可以让已经性成熟的种公鸡先与种母鸡混群,而让未成熟的种公鸡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再混群。易出现问题:由于更换饲喂设备、混群、加光等应激,导致公鸡易出现周增重不理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种公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期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选用同日出壳公母健雏各222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海波罗肉鸡早期生长发育等有关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公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母鸡快,平均日增重比母鸡高4.53g,公母鸡7周龄体重分别为2197.06g和1976.47g;累计耗料量公鸡比母鸡多16.33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为2.10和2.33;经7周龄饲养公母鸡成活率均达92%,抗逆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鸡种。  相似文献   

15.
肉用种鸡公母分饲的效果何宗旷广西种鸡场530001据有关资料报道,肉用种鸡产蛋期公母分开饲喂,通过控制公鸡的饲料进食量,能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体质良好的繁殖体况,减少种公鸡腿病发生,达到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目的。1994年8月至1995年6月,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培育好种公鸡,是提高种蛋受率、孵化率和产雏率的前提。培育种公鸡应从雏鸡开始。公鸡比母鸡小而弱,采食量也较小。育雏期小公雏要给以较精细的照护。小公雏的饲养程序,通常有两种:一是公母全期分育,即从1日龄到26周龄都实行公母分开养育。二是公母前分后合饲育,当公鸡分养到3—4周龄、体重达到母鸡体重的140%时,才开始合群饲养,并要把公鸡体重一直稳定地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范围,直到24周龄。两者以前者优点多,应积极采用前者,培育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性别对产蛋鸡能量、蛋白质饲料的能量价值评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比较蛋鸡不同性别之间评定饲料能量、蛋白质的差异性。选用成年白来航公鸡和产蛋高峰期的白来航母鸡各48只,分6处理,每处理4重复,每重复2只鸡,公、母鸡各重复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用套算法测定玉米、小麦、高粱、稻谷、麸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代谢率。结果表明:由单冠白来航公、母鸡测定的能量原料玉米、小麦、高粱、麸皮公母之间表观代谢能差异显著(P<0.05),稻谷表观代谢能公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小麦、高粱、稻谷、麸皮,公母之间粗蛋白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鸡评定饲料表观代谢能值存在差异,生产中将蛋公鸡的数据应用于母鸡生产存在着误差。  相似文献   

18.
公母分饲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农场饲养AA父母代种鸡已有10多年历史,一直采用二高一低、公母混养饲喂方式,使得公鸡在母鸡产蛋期内采食饲料多,体重超标,体型偏大,体内钙沉积增多,腿病发生率较高,降低了公鸡的利用率,受精率徘徊在85%左右,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我们在1996年6月开...  相似文献   

19.
实行肉仔鸡的公母分群饲养,是近年来随着肉鸡育种水平和初生雏性别鉴定技术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饲养制度,它同目前普遍采用的混养式相比有着其独到之处。在国内外仔鸡的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公母分群饲养的理论依据公鸡与母鸡生理基础不同,对生活环境、营养条件的需求和反应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母鸡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母鸡生长慢,在同样的环境和饲养条件下,4周龄时公鸡比母鸡体重大13%左右,6周龄时大20%,8周龄时大27%。(2)公母鸡营养需要不同母鸡沉积脂肪能力强,对口粮中能量水平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对种母鸡应监测体重和周增重、蛋重和饲料采食时间及趋势,合理添加高峰料,高峰后适时降料,确保高产稳产;对种公鸡每周检查其体重和体况,保持公母分饲成功,避免饲喂不足或过度,保证适宜的公母比例,防止过度交配,关注羽毛覆盖,以提高受精率;此外应保持合理的公母鸡体重差异,供给良好的设备和设施。对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