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化分析是应用具有一定能量的中子照射待测的人参样品,使人参某些稳定性同位素,经过核反应产生放射同位素,并依据其能量,半衰期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红参与高丽红参均含有17种以上的元素,它们是钠、钾、铷、镁、钙、锶、钡、铝、钪、锰、铁、钴、铜、锌、镧、铯、氯等。2、吉林省集安产的生晒参和高丽红参中元素锰含量较高,次为日本红参和抚松生晒参。3、除高丽红参(天字)不含元素铜而外,其余各种人参都含有铜,具含量日本红参>集安生晒参>高丽(地字)红参>抚松红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分离测定样品成分。[结果]从鲜人参中分离了94个化合物,鉴定了31个化合物;从红参中分离出95个化合物,鉴定了33个化合物;从蒸参水中分离了24个化合物,鉴定了10个化合物;从鲜人参和红参中鉴定了15种相同的化合物;首次从鲜人参和红参中分离鉴定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镰叶芹醇和具有免疫活性的角鲨烯。[结论]该试验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S—920高速薄层扫描仪对吉林红参、高丽红参和日本红参中的皂甙含量进行比较测定,其方法较CS—900、CS—910薄层层析扫描仪测定方法先进,不仅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准确度高,而且测定速度快。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人参中皂甙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吉林集安产边条红参>南朝鲜高丽红参(天字)>日本红参、抚松红参>南朝鲜高丽红参(地字)、北朝鲜红参。  相似文献   

4.
人参中焦谷氨酸的分离及其在加工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中国红参中提取分离鉴定出焦谷氨酸,其含量测定表明,从高到低依次是群人参>红参>大力参>生晒参;在红参不同部位分布依次为须根>根茎>侧根>主根。通过试验阐明了焦谷氨酸在不同加工方法中转化机理,主要是人参中的谷氨酸与焦谷氨酸互为可逆反应所致,由于不同加工方法处理条件不同,焦谷氨酸与谷氨酸达到某一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吉林人参和高丽人参中的微量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人参与高丽人参中的锗含量无明显差异。各产地吉林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119×10~(-6)mg~1.400×10~(-6)mg,高丽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260×10~(-6)mg~0.970×10~(-6)mg,吉林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111×10~(-6)mg~0.309×10~(-6)mg,高丽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060×10~(-6)mg~0.266×10~(-6)mg。2.鲜人参加工成红参后,锗的含量有所降低。3.栽培人参施用锗肥后,其锗含量明显增高(1.400×10~(-6)mg~2.924×10~(-6)mg)。  相似文献   

6.
杜梨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瑛  赵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59-566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杜梨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0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9种,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8.85%,1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62.51%,得到的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7.
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 Bl.)的叶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NIST、WILEY化合物谱库检索,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贵州苦丁茶中分离出92种成分峰,鉴定出53种,鉴定率为57.6%,主要成分是十六烷(Hexadecane),含量为9.43%;其次是α—石竹烯(alpha.—Caryophyllene),含量为6.31%。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类型为单萜和倍半萜。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吉林省生晒参和红参进行了检测。方法:采用经典的Klason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人参木质素特征吸收峰在268nm。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合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论: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份的生晒参和红参所含木质素的量是不同的,生晒参中所含木质素的含量比红参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加工的成品人参,人参皂甙的含量是不同的。传统的加工方法,影响药效,外观不好,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近年来,人参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利用钴50放射线加工,微波加热,远红外线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的人参不仅形、色、气、味均优于生晒参和红参,而且可使组织中内所含物保持完整,有效成分含量高,因此,有“活性参”之  相似文献   

10.
鹿茸中甾体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中甾体化合物的分析对于开发甾体激素类药物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鹿茸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出6种甾体化合物。经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为:5(α)胆甾—7烯—3酮、胆甾—3.5—二烯、5(α)雄甾烷—1.3—二酮、胆甾烯酮以及分子量为366、430的甾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明日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晓燕  田辉  苏小建  朱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3-11784
[目的]分析明日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明日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明日叶挥发油中分离出120个成分,鉴定出其中28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50.36%。[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明日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冠瘤海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艳  宋成芝  文雪  王志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74+5930-5874,5930
[目的]研究海洋动物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冠瘤海鞘分离纯化得到白色针状晶体和无色油状物;白色针状晶体具有典型甾醇类化合物特征,其GC总离子流谱图与文献报道相似;无色油状物Rf值为0.5,10%浓硫酸显紫红色,核磁共振测定与文献报道的油酸甲酯相等。[结论]从冠瘤海鞘中分得混合甾醇和油酸甲酯,油酸甲酯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榛子叶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榛子叶乙醇提取物分别用氯仿亡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氯仿部分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的油状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中共分离出44种化合物,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了其中13种成分,主要为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榆叶梅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水蒸汽蒸馏提取法提取榆叶梅花中的精油,用GC-MS对提取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150多种组分,共鉴定出 33种化合物,占榆叶梅精油蜂面积的71.31%.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醛酮类、酸酯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面积的35.73%,烷烃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及乙醚浸提法提取蓑衣草挥发油,采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如下:乙醚浸提法分离出61个峰,鉴定出47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的77.37%,主要成分为烷烃类、酰胺类、醛类、有机酸及醇类等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31个峰,鉴定出20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0.70%,主要成分为醇类、有机酸类、酚类及烷烃类等化合物。经比较,乙醚浸提法较水蒸气蒸馏法能提取出更多的成分和获得更高的提取率,提取的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人参止血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逆流分布和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和CM-sephedex C-25)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止血活性的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人参中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氨水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转化为相应的中性皂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f、Ro、Rb1、Rc、Rb2、Rb3、Rd的量,9种人参皂苷总量可代表人参中主要皂苷含量。生晒参片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低,生晒参须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高,光支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总人参皂苷含量在2.11%~6.01%之间。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完善了人参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GC/MS研究洋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国产红皮洋葱的挥发油,收率1.44%。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56个色谱峰,鉴定出23个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从洋葱中分离得到。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8.4%、挥发油化合物总数的41.1%。结果显示,国产红皮洋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3,4-二乙基-1,2,5-三噻烷,1,2-丁二硫醇,二甲基噻吩等噻烷、硫醇类含硫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以硫醚类化合物为主的国外洋葱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蒙古栎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馏法提取了两个不同树龄(16年生、55年生)的蒙古栎叶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的方法分别分离和鉴定了两个样品中的挥发油成分,并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两样品中都分离出了31种化合物,并分别鉴定出了其中的28种(16年生的蒙古栎叶样品)和27种(55年生的蒙古栎叶样品)化合物。结果表明,两样品中都含有烷烃、醇、酯、酮、酸、酚和烯,主要成分都有二十三烷、二十五烷和二十七烷。同时,比较了两样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遮荫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