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姓》2001,(4)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老年人,40岁后逐步形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人的眼、耳等器官出现一些征兆,提示人们注意。角膜老年环:一些中老年人眼角膜周围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这是血液中胆固醇、磷脂、甘油三脂等脂质过多地沉积在角膜边缘的结果。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脑动脉硬化患者都会出现,老年环  相似文献   

2.
用Zn^2+对白颈环毛蚓(Pheretima californica)进行染毒实验,研究锌污染对常见土壤动物白颈环毛蚓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颈环毛蚓体表接角Zn^2+造成锌中毒后,其呼吸强度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随Zn^2+浓度的增加和历时的延长而加大,高浓度或长时间染毒都能导致蝗蚓的死亡。白颈环毛蚓吞食Zn^2+污染的土壤后,其呼吸代谢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30%苯甲·丙环唑是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杀菌剂,商品名为瀚生双管。1.产品性能①全面杀菌。该药集内吸、保护、治疗为一体,施用后能迅速杀灭作物体内和体表病菌。②速效性。该药具有  相似文献   

4.
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失病理模型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处理后4周,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1mol/LNaOH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全部血管化、结膜化,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基质胶原纤维完整未见溃疡、穿孔等病变,细胞印迹学检查为结膜表型,可作为实验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病理模型;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有2只为结膜表型,另3只为角膜表型,观察期内结果不稳定;半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透明,全部为角膜表型;直接用1mol/LNaOH擦除角膜缘和中央角膜上皮的试验家兔,有4只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断裂、溶解,并伴有严重的溃疡、穿孔、睑球粘连等病变,不能用于移植试验,另1只角膜表面透明,未见结膜和新生血管长入,细胞印迹学检查为角膜表型。  相似文献   

5.
用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羊膜和去除Descemet膜的角膜基质体外快速构建角膜内皮组织.分离家兔角膜内皮细胞并传代,将2~4代的角膜内皮细胞以1×105~5×105/mL的浓度接种到去上皮的人羊膜和去除Descemet膜的兔角膜基质上,体外快速构建角膜内皮层.角膜内皮细胞在羊膜和去除Descemet膜的角膜基质上培养48h.细胞就可形成与在体角膜内皮类似的单层角膜内皮组织,并发现角膜基质透明度随着内皮细胞的增殖而逐渐增加的过程.以1×105~5×105/mL的浓度接种到去上皮的人羊膜和去除Descemet膜的兔角膜基质上,48 h可构建与在体角膜内皮类似的单层内皮组织.  相似文献   

6.
黄鳝由于其旺盛的体表粘液代谢,能快速更新体表环境而使病原菌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体表,进而达到有效抵御多种疾病的目的。但当其体表粘液代谢的产物不能及时分散或适当地处理时,就会引发疾病。在炎热  相似文献   

7.
<正> 一、根据病原体特性进行选择鳖类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寄生的部位有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体表寄生有浅层体表寄生和深层体表寄生。浅层体表寄生的,可采取遍洒和浸浴的方式,深层体表寄生的,只能采用浸浴与涂抹或深层的给药方式。有些细菌性病原体侵袭部位虽是体表,但因顽固,光靠外部给药尚难达到效果,往往也靠口服给药的方式,通过机体的吸收发挥药效。二、根据病程进行选择对于病程较轻的病鳖,遍洒或口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手性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的立体选择性响应,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和高通量测序联合技术探究了土壤代谢组和微生物群落对氟环唑外消旋体及对映体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氟环唑及其对映体处理4周后,土壤中氟环唑降解不显著,其残留能够引起土壤代谢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显著变化。土壤代谢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的代谢途径均表现出由2R,3S-(+)-氟环唑驱动的立体选择性响应。PICRUSt基因预测表明,细菌中被显著影响的MetaCyc通路有10条,真菌中比对出22条。氟环唑外消旋体和(+)-对映体比(-)-对映体表现出对土壤微生物更显著的干扰作用(P<0.05)。氟环唑暴露引起了土壤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群落、代谢、基因功能预测通路不同程度的立体选择性响应。鉴于土壤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土壤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表征可以为暴露于手性三唑类农药顺式氟环唑及其对映体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在去除上皮细胞的人羊膜基底膜上,分别接种关中奶山羊角膜缘组织块和传至第3代的关中奶山羊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上皮,并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角膜缘组织块和角膜上皮细胞在羊膜上培养15 d均可形成6~7层上皮细胞结构,细胞内含丰富的细胞器和糖原颗粒,细胞间有大量的桥粒连接,细胞与羊膜间形成半桥粒连接,构建的复合角膜上皮P63染色阳性,与正常的角膜相似。说明羊膜可负载培养山羊角膜缘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上皮,构建的复合角膜上皮含角膜缘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角膜铁质异物的记录和取除方法。方法:对18236例角膜铁质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取净异物16735例,再次除铁锈1498例,有3例因角膜异物大且深,锈染液化糜烂出现角膜穿孔,经行角膜穿孔处结膜瓣遮盖术及修补术,角膜穿孔愈合。有5824例(占31.9%)角膜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无失明病例。结论:正确的处理可促使角膜伤口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及角膜瘢痕所造成的视力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 S 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LA S IK术后眼角膜上皮内生46例4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22例25眼(52.1%),术中角膜上皮水肿、上皮脱落21例26眼(54.2%),角膜血管翳出血10例10眼(20.8%),角膜瓣薄7例7眼(14.6%),术后层间弥漫性角膜基质炎11例11眼(22.9%)。17例17眼予糖皮质激素眼水滴眼后角膜上皮内生静止;另29例31眼行角膜上皮刮除冲洗,1眼角膜上皮内生复发,再次行上皮刮除冲洗后无再复发。结论: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术中角膜上皮水肿脱落、角膜血管翳出血、薄角膜瓣和术后层间弥漫性角膜基质炎是角膜上皮内生的主要原因,经过适当处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环氧化酶-2(COX-2)因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而日益受到重视。它在眼部炎症、角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白内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就发现环氧化酶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COX-2则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损伤、修复、新生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对COX-2的研究更有助于探究犬的某些眼部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进一步完善疾病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环氧化酶-2与犬眼部疾病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蚯蚓体表形貌及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动物的非光滑体表是其减粘降阻的重要原因,而体表的非光滑程度与其润湿性也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本文以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获取蚯蚓体表的空间数字信息,计算其运动方向上的非光滑单元密度,测量 了蚯蚓体表不同部位的接触角,并分析了非光滑单元密度与接触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常角膜在病理状态下毛细血管由角膜缘向角膜内生长,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ion,CNV),不但严重影响视力,也是角膜移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治疗方面的成就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 Bleeker的年龄和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胸鳍覆盖处的体表鳞片为研究勒笛鲷年龄的鉴定材料,判断年轮的依据是以环片切割现象为主,结合环片排列的疏密现象。鳞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19.8159+63.3696R。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表达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为Lt=468.9[1-e^-0.2425(t+0.3762)]、Wt=3366.6[1-e^-0.242(t+0.3762)]^3,生长拐点tr=4.  相似文献   

16.
<正>1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症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危害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每个品种的牛都有可能感染上这种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症为角膜混浊、溃疡和结膜炎,严重的情况会发生角膜穿孔造成永久性失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海水网箱养殖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鳃和体表粘附菌群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石斑鱼鳃粘附菌群结构相对简单,存在绝对优势种群,体表粘附菌群结构较为复杂,无绝对优势种群,聚类分析表明青石斑鱼鳃与体表粘附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性(相似度52%),而个体间鳃或体表的粘附菌群结构相似性较好。测序结果表明青石斑鱼鳃与体表粘附菌群以未培养菌为主,鳃的绝对优势菌为Panntoeasp.,体表相对优势菌为Meio-thermussp.、UnculturedAcinetobactersp.、Wautersiella falsenii与未培养菌,提示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复合菌制剂似乎更为可行。PCR-DGGE技术能区别青石斑鱼鳃与体表粘附菌群的多样性,在可定植益生菌筛选上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伴有2~5D角膜散光的无晶体病例随机分二组,分别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联合角膜松解切开术及单纯表面角膜镜片术。术后裸眼视力前组多数在0.4及以上,后组多数在0.5及以下;术后角膜散光度减少,前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1年10月16日及10月31日,在施行剖腹产实习时,分别从水母牛体内取出两头8个月左右的胎儿,先后在两头胎牛腹腔中检出粉丝状乳白色活虫体共6条(一头胎牛腹腔中取出2条、另一头胎牛中取出4条),经实验室鉴定为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 (见下图)。现将害体的大小与形态简要报告如下: 6条虫体均为雌虫,丝状,乳白色,体表厚,没有横纹的角质层,围口环向前延伸,口孔园型,在背、腹与两侧面形成舌状的突出,两侧唇为新月形,背、腹唇末端分叉,围口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对角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12只兔(24眼)被建立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行羊膜移植的左眼为实验组,右眼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EGF蛋白的表达,宏观测量新生血管长度及生长速度,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方法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抑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眼角膜的VEGF蛋白表达下降,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变慢,微血管数量减少(P<0.01),VEGF主要表达在角膜受损区的炎性细胞胞浆内,其出现时间及位置与角膜新生血管一致,结论VEGF是一种重要的角膜内新生血管形成因子,其变化与角膜新生血管平行;羊膜移植可抑制碱烧伤角膜内VEGF的表达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