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先后进行采集、处理、播种,并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进行了播种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2.6%,且发芽时间明显提前。经其他3种处理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低依次是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并对观光木的种子在贮藏、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丽珠  徐云红 《绿色科技》2023,(5):83-86+92
为探索清香木种子最适发芽方法,采用不同发芽温度、不同初始浸种水温、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贮藏期、不同发芽方法对比试验其对清香木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香木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室温水浸种发芽率高且利于日常播种育苗所需;清香木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最高,贮藏期越长,种子发芽萌动越慢,发芽率越低;赤霉素浓度为100×10-6发芽率最高;与低温层积、暖温沙床相比,使用100×10-6赤霉素浸泡的清香木种子,能够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后移,其效果越明显。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清香木采收贮备、检验和田间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塑料大棚内对五色梅进行种子贮藏播种、不同种类生长激素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贮藏与否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贮藏12个月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2.8%,而新鲜种子发芽率只有32.2%;生长激素对五色梅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经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的成活率达91.8%;五色梅可用经贮藏6个月以上的种子播种和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和培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八角枫种子采用6种激素、2个浓度处理进行的发芽试验和室内与圃地育苗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八角枫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经100mg·kg-1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6%,超出CK76个百分点;移植苗与圃地播种苗1a总生长量接近。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油松种子萌发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6号、7号、8号各25ppm浸泡并包衣处理油松种子,同期进行发芽试验和播种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增加,酶活性增强,有机酸含量增加促进了油松种子的萌发,播种发芽率和发芽势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
降香黄檀种子贮藏及播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力 《林业科技开发》2013,27(5):115-117
经4种方法处理后测定降香黄檀种子发芽率,运用3种方式贮藏后播种测定降香黄檀的种子发芽率。播种后,用3种基质覆盖测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播种前用60℃温水加高锰酸钾消毒30 min,再浸泡24 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17℃贮藏最适合规模育苗;用黄心土作为基质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良种繁育进程,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采取沙藏、快速催芽和干藏3种方法处理种子,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的影响、育苗地土质和播种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以及播种密度对文冠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直径≥10mm且处理方法为沙藏的平均发芽率、出苗率最高,分别为90.33%、89.67%;沙藏种子育苗选择砂壤土地块且播种深度4~5cm的出苗率最高,达89.67%;文冠果育苗的合理密度为30cm×15cm和40cm×10cm。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木荚红豆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木荚红豆种子不同采收期、播种方式、播种期、种子处理、种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木荚红豆种子产量和质量存在差异,本地区种子采收期以11月以后为好;播种方式对苗木质量和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条播节省种子,便于锄草、施肥;播种期对苗木质量和产量存在差异,以3月后为好;种子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无明显差异,但经机械处理种皮的种子出苗早且整齐;不同种源对单株生物量有所差异,但不影响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核桃种子采用秋季和春季播种,处理方式为温水(40℃~45℃)、常温水浸种、沙藏和不处理4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秋季播种,且采用沙藏和常温水处理对核桃种子发芽率和种苗的生长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秋播常温水处理,核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93.98%,出苗时间50 d左右。说明在攀枝花地区核桃育苗要随采随播,且采用秋播常温水和沙藏催芽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10a栽培试验、观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播种育苗和人工促萌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不同贮藏方法其发芽率不同,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购进的楤木种子混沙湿藏播种后大田发芽率为49.6%,接近50%,是较为理想的楤木种源;小穴起苗法是一种很好的人工促萌育苗法,省工省时,其当年产苗量可达2 868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播种前对雨豆树(Albizia saman (Jacq.) F. Muell.)的种子进行了5 种预先处理,研究种子预先处理对种子发芽和苗圃种苗发育的影响。实验是在孟加拉吉大港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所的苗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末端修剪(处理4)提高种子发芽率50%,在冷水中浸泡24 小时(处理1)提高种子发芽率42%,在开水中浸30 秒后再在冷水中浸泡24 小时(处理2),种子发芽完全被抑制。处理4 和处理1 的种子发芽率、种苗初期形态生长和生物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这2 种播种前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可用于提高雨豆树种子发芽率和促进早期壮苗生长。图2 表3 参30。  相似文献   

13.
观光木的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冬春季节,用0.1%的恶霉灵消毒,再用室温(20℃)的水浸泡12h,以河沙为基质,给予适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通过药剂处理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种子,降低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对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播种时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的播种时间对花梨木发芽、成活及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种子的平均发芽率达32%;花梨木冬播苗1年生平均苗高120 cm,平均地径0.5 cm,分别是春播苗的1.33倍和1.43倍。因此,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苗木的生长要好于春播苗。为今后花梨木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湖南山核桃最适宜的播种育苗方法,以除去青皮的湖南山核桃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9(33)正交试验方法,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湖南山核桃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法对湖南山核桃播种育苗发芽率的影响显著,其中覆土厚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种子摆放方式,播种密度的影响最小;各因素最佳组合是覆土厚度为6 cm、种子的缝合线与地面垂直且种尖向一侧摆放、播种密度为10 cm×30 cm。这种播种方法的发芽率最高,为74.3%。  相似文献   

16.
以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播种基质、播种时间、点播方式和种壳处理对擎天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从而分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育苗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做播种基质,擎天树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5%;采用横向点播方式,擎天树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比正向、反向发芽率分别提高75%、15%;随播种时间的延后,种子萌芽率降低,3天内播种发芽率较高;脱壳处理可提高真叶萌发率16.4%,而分胚点播可提高种子成苗率,增加播种出苗量104.0%。  相似文献   

17.
对缅茄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在100℃沸水浸种,自然冷却24 h取出播种,发芽率可达97%以上。试验结果还显示,用温度低的水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不理想,而用机械损伤处理种子,浸种时间过长,发芽率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低温层积时间及冷冻处理对龙芽楤木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芽楤木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低温层积时间、冷冻处理对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芽楤木种子经日变温层积处理后,低温处理120 d左右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已解除休眠的龙芽楤木种子经冷冻处理后进入二次休眠状态,经90 d左右的低温层积处理可解除休眠,与二次休眠前相比较其发芽率略有降低而发芽势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播种育苗过程中的种子采收、储存及播种处理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月采收的秋枫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到70%以上;种子采收后最好立即播种,储存时间越久发芽率越低;播种时以红壤和椰糠的混合物覆盖,出苗整齐、壮实。  相似文献   

20.
将木酢液应用在黄檗播种育苗生产中,进行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生长期喷施等技术环节研究,并与相关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檗播种育苗生产中应用木酢液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可提高12%、10%;可降低苗木病害感病率18.46%及虫害发生率30.36%;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其苗木的高生长均值增加11 cm;地径生长均值增加0.116 cm;须根数量均值多17.6条;成苗率均值增加4.6%;产苗量增加6.17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