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果梨果实大小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果梨果实大小与内在品质关系观察结果表明:随着单果质量增大,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大小的关系不明显;果实石细胞含量随着单果质量增大而增加。为提高果实品质,单果质量应控制在95g以内。  相似文献   

2.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以色列硬果型番茄为试材,研究番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与商品果率的关系,以及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商品果率与果实硬度密切相关;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原果胶、纤维素含量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PG和纤维素酶活性在果实硬度下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原果胶、纤维素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耐贮运番茄育种过程中,可以根据试验材料果实中原果胶、纤维素含量来验证材料筛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果实的Ca含量,研究套袋对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在花后40~90d,整果钙吸收量高于对照果实;从花后120d开始,对照果实整果钙含量一直高于套袋果实。此外,苹果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对Ca都有吸收,花后40d内,苹果果实吸收整果钙含量的20%左右;从花后40d(套袋)到90d,果实钙吸收量迅速升高,对照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66.1%,套纸袋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73.8%;此外,在果实的成熟期仍有少量的钙吸收。果实套袋后,果实各个部分的钙含量变化与对照果实相比,果皮中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而果肉和果心的钙含量却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光合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不同时期的果实套袋和摘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了果实中重要光合同化物的积累,分析比较了套袋对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降低了果实早期的淀粉积累速率,缩短了积累持续时间;在发育早期,套袋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和变化趋势与不套袋的对照果实基本一致;在果实发育后期,套袋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降低;合适的摘袋时间有利于提高果实中蔗糖和果糖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但过早摘袋不利于蔗糖和果糖的积累。反季节套袋也证实了果实后期的遮光处理不利于蔗糖和果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以在新疆喀什地区普遍栽培及推广的"中油4号"、"中油5号"、"中油12号"和"春雪"4个油桃品种为试材,在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油桃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保护地油桃果实单果重在60.31~95.99g,露地果实单果重在50.72~93.31g;保护地果实可食部分重52.06~92.38g,露地果实可食部分重45.54~85.83g;保护地果实硬度1.85~9.59kg/cm2,露地果实硬度1.51~9.49kg/cm2;保护地果实含水量90.70%~92.46%,露地果实含水量88.55%~93.28%;保护地果实固酸比在5.00~9.68,露地果实固酸比在14.88~24.49;保护地果实可溶性糖含量3.70%~5.85%,露地果实可溶性糖含量5.30%~14.33%;保护地果实维生素C含量2.37%~3.93%,露地果实维生素C含量2.13%~6.61%;4个油桃品种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果实综合品质由优到差依次为"中油5号""春雪""中油4号""中油12号",露地栽培条件下果实综合品质由优到差依次为"中油4号""中油5号""春雪""中油12号";因此认为,"中油4号"和"中油5号"油桃品种较适合露地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不同留果量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猕猴桃品种"贵长"为试材,连续3a(2011~2013年)对不同留果量影响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在采收时果实单果重大小、果实纵横径大小和果实果形指数;也影响着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大小和果实纵横径大小、果实单果重损失率、果实纵横径损失率和果实果汁含糖量;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呈现留果越多,果实在采果时和在果实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都越小。建议在猕猴桃生产上把结果蔓上留果量作为疏花疏果和猕猴桃果实后熟期后的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卿  邓西民 《园艺学报》2006,33(2):360-364
 采用自行设计的果实蒸腾速率测定装置, 通过果柄给离体果实连续供水, 并应用物理方法调控测定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 研究对京白梨(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J ingbaili’) 果实蒸腾速率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 在供水条件下, 离体果实蒸腾速率测定值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 且明显高于不供水的对照; 京白梨果实蒸腾速率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减小,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果实生长发育后期, 蒸腾速率趋于减小。  相似文献   

8.
南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8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研究了南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的生长动态曲线呈S型,而且果实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在膨大,适当晚采有利于果实增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趋势相似,在6月12日有一个小的高峰,但花青素的形成有两个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果实生长的中期和成熟期;果皮细胞层数在5月14日达到最大层数后开始减少;果点大小的生长动态和果实生长动态相似,基本呈S型,并随果实的增大而增大;果点密度随果实的增大而变小,但6月19日前迅速减小,之后缓慢减小;果皮厚度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其中有一个下降期。  相似文献   

9.
梨近冰温贮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在近冰温(-1±0.5)℃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比较了丰水、园黄梨在近冰温与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丰水、园黄梨果实冰点为-1.3~-1.4℃;在(-1±0.5)℃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温度为-0.6℃;近冰温贮藏可减少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量,减轻细胞膜损伤,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期,贮藏效果明显好于0℃贮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7个MADS-box转录因子成员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Plantcare软件分析了葡萄类型转录因子的启动子元件,预测其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相关的潜在作用;以二倍体欧亚种葡萄品种‘魏可’为试材,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17个MADS-box成员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8个重要时期的时空表达模式,初步鉴定参与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调控的重要成员;果实转色前7 d通过ABA、NAA处理进一步验证其在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中的作用。【结果】MADS-box成员的启动子均含有与果实发育、成熟相关的motif作用元件,且其含有的元件个数存在差异,表明其可能在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功能存在冗余,同时各自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qRT-PCR分析显示,所有成员均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表达;其中,VvAG和Vv FBP24在果实硬核期高表达,而在果实转色和成熟中几乎不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果实生长发育的正调控;而VvMADS1、VvMADS9、VvSVP-like1和Vv AP3只在果实转色与成熟过程中高表达,说明它们可能促进了果实的转色与成熟;ABA在果实转色特定时期上调了MADS-box家族6个成员的表达,而NAA下调其表达;另一方面,NAA上调了MADS-box家族8个成员的表达,相反ABA下调其表达,表明这些成员可能响应ABA/NAA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结论】葡萄转录因子MADS-box的17个成员均参与了果实发育过程的调控。其中,6个成员可能参与了葡萄果实的成熟过程的正调控,而另外8个成员可能促进了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从而抑制了果实的转色与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果实成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嵩  张光伦  曾秀丽 《果树学报》2005,22(5):532-536
对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Cx和PG对果实成熟软化的作用,Cx、PG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果实成熟软化与Cx、PG活性增强直接相关,PG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对果实着色也有着一定影响;编码Cx的基因已经在某些果实的cDNA文库中被鉴定;利用反义RNA技术对PG进行负调控是研究PG对果实成熟软化作用的主要手段。目前对Cx、PG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跃变型果实上,而在非呼吸跃变果实中的作用很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研究Cx、PG在柑橘等非呼吸跃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将是尚待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苦瓜产量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Ⅱ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2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表明:自交系W-001是个提高杂一代果实产量和贮运性的理想亲本,W-002是个提高杂一代果实品质的理想亲本,自交系A-001对提高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硬度、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表现较好的父本。在12个性状指标中,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果实纵径>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形指数>单株结果数>有机酸含量>果肉厚度>节间距>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为: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结果数>节间距>维生素C含量>果实纵径>干物质含量>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有机酸含量>果实横径>果肉厚度。  相似文献   

13.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叶片,而叶片中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则显著地高于果实;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较稳定,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蔗糖在果实中持续积累,尤其是在成熟前急剧增加,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后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在生长前期下降,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果糖含量与NI、SS和SDH活性及葡萄糖含量与SS和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葡萄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果糖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片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PS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因此认为各主要糖的合成与转化在叶片和果实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与果实苦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乜兰春  孙建设 《园艺学报》2005,32(5):778-78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研究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与果实苦涩的关系以及酚类物质在果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 苦涩的幼果中, 根皮素和儿茶素含量均高达成熟果实的30多倍; 表儿茶素、原花青素和绿原酸含量分别为成熟果实的10倍左右。在成熟果实中, 有涩味的果实其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风味正常的果实; 有苦味的果实其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风味正常的果实; 苦涩味均较强的果实其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苦痘病果病变组织中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分别是正常组织的15倍和3倍。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是引起苹果果实涩感的主要物质; 根皮素、儿茶素和原花青素是引起苦味的主要物质。成熟果实中绿原酸主要分布于种子、果心和果肉; 儿茶素、表儿茶素和槲皮素主要分布于果皮;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于果皮中, 果肉和果心中也有分布; 根皮素则主要分布于种子、果皮和果心中。  相似文献   

16.
对江石榴果实在(10±0.5)、(5±0.5)℃贮藏条件下生理变化和和贮藏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石榴属非跃变型果实,果实乙烯释放量较低;随果实衰老,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在10℃贮藏相比,在5℃贮藏减少了果实的褐变和腐烂程度,贮藏16周后,商品果率达80%。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硼酸对苹果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硼酸,研究硼对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叶面喷硼对果实吸收硼的短期效果来看,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促进果实对硼、钙的吸收,并且处理的效果顺序是: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果实采收时硼含量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幼果期。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提高了果肉细胞中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和束缚态硼的绝对含量,从3种形态硼所占的比例来看,随着果实不断发育,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比例升高,而束缚态硼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8.
树冠盖膜留树贮藏金柑树盘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市果实留树贮藏金柑为试材,研究了树冠盖膜和不盖膜条件下果实品质、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裂果情况。结果表明,盖膜后,土壤湿度较低且较稳定,同时避免了降雨、冰冻接触果实,不易落果和裂果;在12月至翌年3月,盖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较稳定;在3月中旬前,盖膜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固酸比和糖酸比较高,果实风味较浓,果实品质得以较好地保持;进入3月中旬后,果实风味趋于变淡,果皮开始变软,不宜继续留树贮藏。  相似文献   

19.
王贵元  夏仁学 《园艺学报》2005,32(3):482-485
 研究了红肉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番茄红素、β - 胡萝卜素、糖分及内源GA和ABA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番茄红素和β - 胡萝卜素含量均于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 且于果实着色期(11月12日)达到最大值, 成熟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蔗糖含量于果实着色前迅速增长, 果实成熟期缓慢积累, 葡萄糖和果糖于果实着色前缓慢积累, 成熟期迅速积累; GA含量在果实膨大期迅速下降, 并于果实转色前(10月10日) 下降到最低值, 以后维持较低水平; ABA含量经过2次迅速上升于果实转色前(10月10日) 达到最大, 进入着色期, ABA含量迅速下降, 成熟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及差异,评价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低温贮藏特性。【方法】以中熟品种'霞晖6号'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桃8.5成熟、冠层不同部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低温贮藏期间相关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贮藏期间,2个品种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的软化速率显著高于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其中下部果实的软化速率最低(p 0.05)';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在贮藏3 d后果皮红色色泽变浅,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则加深;与其他3个部位相比,贮藏期间'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果皮红色色泽更早减退且幅度更大;低温贮藏期间',霞晖6号'冠层下部果实和'霞晖8号'冠层上部果实的蔗糖和总糖含量降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2个品种冠层上部果实的奎尼酸、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升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霞晖6号'冠层上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其中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的降幅显著大于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上升,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且降幅基本一致。【结论】采收品质较好的果实('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综合品质总是相对较高';霞晖6号'和'霞晖8号'果实分别于贮藏6 d和10 d后软化加快,采收时综合品质更好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软化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