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凡纳滨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对虾之一。目前我国淡水、半咸水、高盐度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成熟、养殖面积规模化或初具规模。但是,北方地区正常海水(盐度20~35)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规模小、养殖风险大。我国沿海有大量的海水池塘可以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口感好,其商品虾销售价位和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不相上下,所以,开展正常海水直接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省份之一,但自1993年以来流行的对虾病毒病曾使一度兴旺的海水对虾养殖步入低谷。后江苏地区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是与中国对虾混养,但并不是很成功。1999年江苏省开始第二轮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1000亩左右,主要为海水养殖。2001年江苏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总养殖面积在3.5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的养殖面积分别为14000亩、8000亩、5000亩,内陆的苏州市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为3500亩,其余9个市平均为500亩。海水…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特点1.南美白对虾继续扩增,传统品种受到冲击由于南美白对虾为新型养殖品种,有较好的价格与市场,且生长快、病害相对少、适宜淡化养殖等,很快就成为我省近年水产养殖中的热点,对传统品种如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构成较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0%,其中仅湛江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发展到0.9万公顷。一方面,一些以前主养斑节对虾的地区,改养南美白对虾;另一方面,由于南美白对虾淡化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许多地区由传统品种罗氏沼虾改养或新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因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规格大、肉质鲜美且能在淡水中养殖等优点,而使养殖者趋之若鹜,尤其是淡水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更是成为各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以我区为例,2000年,我区试验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2001年养殖面积发展到近67公顷,2002年一下子猛增到400余公顷。另据了解,近年仅广东、海南、广西沿海3省(区)就新增虾池近0.67万公顷用来养殖南美白对虾。但仔细分析一下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的养殖现状,我们不得不对这股养南美白对虾热潮吹吹冷风,泼泼冷水。首先,…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二十三年的历史,随着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品种引进、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对虾的养殖面积、产量自九十年代以来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九九年引进南美白对虾并大批量繁育种苗成功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对虾养殖业无论是养殖技术和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2004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三十万公顷,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毕生 《水产科技》2004,(1):29-29,21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凡纳对虾、万氏虾、南美虾、白虾等,是1987年我国从南美引进的新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上世纪末已完成全人工养殖的研究水平,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生根、开花、结果。南美白对虾在南方三省(区)的养殖面积超过4万hm^2,产量达12万吨。苗种生产量超过50亿尾,供应国内沿海对虾养殖区。南美白对虾成为对虾养殖的主导品种,产量超过50%,成为南方对虾养殖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潮,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东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6.5万亩,其中海水养殖5.9万亩,盐碱地地下水养殖0.6万亩,总产对虾1800t,总产值7200万元,利税4000万元,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面积大,产量高,效益好的典型。本文从另一侧面找出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养殖现状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05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0.16万公顷,产量40.76万吨,占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别为44.10%、65.30%。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集在南海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2005年养殖面5.92万公顷,产量36.50万吨,占全国南美白对虾养面积、产量分别为58.27%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引进养殖的巨大成功,促进我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2003年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24.7万hm^2,产量达45.5万t,占全世界产量的35%,出口约10万t。不仅沿海地区能养殖,而且在没有海水的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山西、青海、新疆和吉林等内陆省市也开始养殖。但其疾病严重、价格下跌、养殖成本提高等困难,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走出困境,开创对虾养殖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日前,广西水产研究所与美国关岛大学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学院签署扩展合作项目,为SPR(抗特定病原)南美白对虾的规模化良种繁育与大面积养殖推广提供种质保证和技术支撑。广西的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南美白对虾是广西养殖对虾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丰南区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2 000hm2,南美白对虾养殖已经替代了中国对虾养殖,与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共同形成了丰南区海、淡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但是,自2013年开始,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种类不断增加,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据调查,2014年仅柳树圈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亏损就达4 000万元以上。鉴于丰南区目前严峻的对虾养殖形势,对全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种类之一,在我国各地区都有很大的养殖面积~([1])。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加上海边天气变化大,南美白对虾经常出现胃肠病、肝病等,导致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存活率下降,使虾农遭受惨重损失~([2])。目前市面上常用抗生素等西药治疗南美白对虾常见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淡水养殖四虾品种(青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之一。近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在纯淡水引进养殖后,养殖面积逐年增大,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推进,病害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可造成大批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瑞 《中国水产》2009,(2):58-58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作为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在山东省即墨市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即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0900亩,产量1358吨,经济效益8100多万元,成为该市对虾养殖行业中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南美白对虾具有产量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盐范围广等特点,加之 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养殖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广西海淡水养殖 面积(两造)达10万亩,产量1.5万吨,占广西对虾养殖总产量的50%,今年预计第一造养 殖面积在15万亩左右;广东、海南海淡水养殖面积估计要占原对虾养殖面积的50%,上海 也有4万多亩的养殖面积。据悉,还有很多省市今年也要推广养殖南美白对虾。但是,根据 我们多年推广养殖的经验,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苗种问题:目前苗种供不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19.
对虾     
《海洋与渔业》2008,(8):31-31
【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暴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的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省、市从美洲国家引进南美白对虾,来进行人工育苗和大面积高产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金刚对虾又称南非斑节对虾、非洲草虾,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等地,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高温品种。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因其个体大、肉质鲜美,深受沪、杭、宁等大城市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比南美白对虾高出1倍多。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受病害影响较大,养殖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全国各地都尝试引进金刚对虾,采用“白加黑”的养殖模式(即一茬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茬养殖金刚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