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南靖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并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南靖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1食用菌产业基本现状食用菌产业在南靖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和产量猛增、价格普遍上涨、效益不断提高、菇农明显增收”的特点。目前已形成2个食用菌生产区域,即靖城、丰田、南坑的白背毛木耳和珍稀菇类生产区域,龙山、金山、船场、山城的双孢蘑菇生产区域。截止到2006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白背毛木耳1.3亿袋、珍稀菇类1.5亿袋、种植双孢蘑菇250万m2,总产量12.1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食用菌生产由部分山区农民的传统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县完成食用菌生产4904.27万袋,椴木黑木耳2800立方米,食用菌鲜品总量3.88万吨,产值15381.36万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掌握我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于2008年6月份到鹤溪镇、英川镇、梧桐乡等19个乡(镇)进行了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伊通县食用菌生产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随着庭院经济逐步兴旺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人工栽植品种为平菇等菌种.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全县食用菌菌棚发展到500余栋,年装袋240万袋,年产鲜菇1500万斤,创产值1500万元,种菌户户均收入2.5万元.由于产品质量好,无污染,深受广大客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占领县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大部分销往长春、吉林等地超市及大型农贸市场.食用菌生产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今后如何发展我县的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昭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具备的优势条件,提出昭平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主要从政策落实、建设基地、产品开发、注重科技、培育龙头、开发市场等几个方面重点推进,进一步发展昭平县食用菌产业,实现昭平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综合经济实力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形成规模。近年来,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县种植食用菌涉及19个乡镇,建立大棚3600多栋。栽培面积8500多亩,年栽培食、药用菌9000万袋以上,品种有香菇、椴木香菇、代料水菇、花菇、埋地菇、竹荪、极木黑木耳、菌草灵芝、平菇、金针菇、油珍菇、北虫草等。  相似文献   

6.
滨州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以及食用菌产业现状的研究,对滨州市发展食用菌产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市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充足;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是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促进食用菌餐饮业、保障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八步区的资源利用现状阐述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探讨目前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宁晋县食用菌生产现状,并总结出该县通过培育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合作社扶持和典型示范,充分调动全县广大菇农生产积极性等措施,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开辟了食用菌县域产业化发展新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基于食用菌生产经营的实证调研,从技术贡献、绿色节能、产业发展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潜力和动能。调查分析发现,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在技术创新、能源利用、带动农业结构绿色转型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产业绿色发展的潜力和动能来源。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建议:发展绿色农业要与特色农业相结合,才能在全国农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才能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牵引力;要深入发掘绿色农业的功能性,增加农业的辐射广度,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绿色农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生产是鲁山县发展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但近年来,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品种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了实现鲁山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文结合该县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规划及意见,以对食用菌生产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海东 《现代农业》2012,(5):144-145
食用菌产业是赤峰市新兴产业,宁城县食用菌产业在全区列居首位,已列入全县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宁城县食用菌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产业加快升级、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的挑战。以产品结构调整、循环生产、效益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向。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1)生产种类。目前宁城县栽培食用菌共有10个种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特色农业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是适应当前社会的消费需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现如今,以白色农业为代表的微生物农业迅猛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食用菌作为重要的特色农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上的优势不断凸显。辽宁省抚顺市拉古经济区就是一个依靠发展特色农业而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基于此,通过对拉古经济区食用菌发展历程分析,阐释如何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发展特色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产业是目前民乐县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能够充分利用民乐县的秸秆和粪肥发展双孢蘑菇及其他食用菌,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但是,在食用菌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笔者通过对民乐县食用菌发展的研究,根据民乐县实际提出了食用菌发展建议,可促进食用菌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1舞阳县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成长壮大,全县食用菌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小规模尝试发展到现在年产800万袋,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种菌种植大县;由椴木种植发展为木屑、玉米芯、棉壳等代料栽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出菇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杨德志  杨靖  李婷  代雨  许珍涌  伍燕 《农技服务》2023,(11):103-106
晴隆县食用菌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是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为促进晴隆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晴隆县食用菌产业在种植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市场销售、综合成效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菌种质量不高、生产方式粗放、精深加工不足问题,从强化产业链延伸、庭院经济示范引领、发展要素支撑、利益联结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具有食药两用优点,是新时代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具有高效、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经验风险小等特点,近年在成县发展较快,成为当地富民富县的新型产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与机遇,作者提出了食用菌产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促进成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是一种有机、营养与保健的绿色食品,广西藤县发展地区特色食用菌产业,对当地乡村振兴与环境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食用菌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食用菌产业效率,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于此,文章以广西藤县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促进...  相似文献   

18.
1 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形势 1.1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甘肃省委1号文件都提出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定西市制定了《2010至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定西市设施农业建设财政专项扶持办法》;岷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和《2010年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九五”以来,随着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食用菌作为农业经济的一项短平快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全市食用菌总产达17万t.1999年为22万t,到2002年。食用菌总产达39万t,产值9.7亿元。效益6.5亿元,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业探索》2014,(5):23-23
<正>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年产量已超过2800万t、产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5大作物。我国是最早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食用菌产量3/4。日前在武汉举行的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介绍,我国商业化栽培的菌类作物种类约60种,未来30年将上升到100~15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