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保证果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使苹果产业能够良性循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合实践,从建新园、幼园管理、成龄园管理等方面介绍苹果良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临汾市是农业部规划的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临汾苹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苹果面积达到8.6万hm^2。根据2013年临汾市苹果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自然条件基本有利于果树生产,重视优质果生产等因素,分析了2013年苹果市场仍然供大于求,销售价格趋于平衡等客观形势,提出提高果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主动营销、优化营销环境等应对市场变化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是多年生作物,一旦定植,不宜更改,苹果栽培种植面积的增加、老果园的更新改造、果品质量的提高,均需要以优良的苗木为基础。优良品种和良种苗木是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苹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口味不断变化,苹果新品种的优势期和寿命迅速缩短,品种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生产上对优良苹果苗木的需求愈加迫切。苹果优良苗木的巨大市场,带动了烟台市苹果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  相似文献   

4.
分析宝鸡市苹果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快基地建设,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化进程、扩大果业对外开放等措施,以提高果品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持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产业是甘肃的优势产业,2010年甘肃省筹措苹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000万元,对苗木基地、生产培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等关键环节进行补助扶持,以促使果品质量、栽培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繁育能力、保  相似文献   

6.
加快苹果品种结构调整 实现良种区域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业是我国水果中的第一大产业 ,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在国际水果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果品质量是关键 ,而良种的区域化栽培是影响果品质量的基础。了解国内外苹果的生产现状、品种构成和消费者的需求 ,对加快我国苹果业品种结构的调整 ,实现良种区域化栽培 ,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以及促进苹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世界苹果的生产现状和品种结构1 1 生产现状 苹果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 2 0 0 1年世界苹果栽培面积为 5 68 5万hm2 ,总产量为 62 89 7万t(吨 )。中国苹果栽培面积为 2 40 1…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山东省栖霞市以实现"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苹果全产业链提升计划,着力推动苹果品质向高端提升、市场向高端拓展、产业向高端转型,努力打造"国际标准、国内领先、地方特色"的栖霞苹果产业,进一步巩固栖霞的中国"苹果之都"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0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农业部将静宁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县委、政府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将果品产业确定为推进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提出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大县,制订全省优质果品创汇基地和“平凉金果”主产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制订了《静宁县果品产业五年规划》。从项目配套、信贷贴息等方面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果园新植速度由2003年以来的每年3333hm^2提高到2006年以来的每年6666hm^2。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突破4.67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7.6%。  相似文献   

9.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农业厅承办的“2000陕西果品国际年会·市场框架形成后的苹果产业论坛”于2000年12月22~23日在杨凌农科城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市、县、大型果业生产企业的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面向新世纪,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市场框架形成后如何推进陕西苹果产业化进程这一主题,以专题报告、专家座谈等形式,就陕西苹果产业  相似文献   

10.
崔晓玲 《果农之友》2023,(5):85-87+90
<正>位于甘肃东部的庄浪县,是原农业部划分的苹果优生区之一,多年来庄浪县立足于当地实际,坚持发展壮大苹果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2022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65万亩,苹果产量61.7万吨,年苹果收益37.3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084元。庄浪苹果产业在取得良好的效益的同时,也积累了产业开发较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苹果因营养价值高被认为是"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国内需求量和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包装作为果品商品化生产中增值最高的一个环节,是提高苹果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从包装与苹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苹果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包装的技术要求,以期为提高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苹果采后损失、促进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果品生产已进入花色丰富、优势布局、产需平衡的成熟阶段。因此,如果没有特别因素的变化,国内果品行情年际变化一般呈现平稳并小有波动的特点。但同其他农业产业一样,果品产业的产需平衡都有其脆弱性,尤其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或有大事件的年份,行情发展就会有较大的波动,如受北京奥运会影响的2008年苹果市场、受蛆虫事件影响的2009年柑橘市场。  相似文献   

13.
1发展早熟品种的优势和特点 1.1扩大销售供应和提高果品价格 果树生产的目的之一就是产出销售期长、耐贮藏和消费者喜爱的果品。如苹果产业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耐贮的晚熟品种可长期供给销售市场,并满足消费者需要。另外,优良的早熟品种和促成设施栽培的出现,也同样拉长了果品的销售供应期;而且由于早熟品种规模面积较小、产量较少,因此市场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正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全省重点发展苹果产业的县区之一。自2006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以来,全县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所有塬区乡镇全部栽培苹果,覆盖全县农业人口的86%以上,苹果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主导果区农民提高收入。近年来,随着果树的老龄化,果品品质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苹果套袋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省是我国苹果重点产区之一,同时也是苹果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2004年全省苹果面积21.74万hm2,产量135万t,出口8万t。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的逐年提高,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是大势所趋,果实套袋已成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重要手段。通过果实套袋可以明显提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7,(6):37-37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果业局了解到,2006年底,该省苹果面积、产量、质量均攀升至全国前列,这标志着陕西苹果产业在中国和世界苹果产业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仅今年一季度果品企业自营出口果品17.9万吨,创汇1.7亿美元,果品出口大幅增长,苹果产业实现了多面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有机果园是目前果树生产的最高层次,世界果树有机生产起步较早,在1931年英国已开展有机栽培,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苹果有机栽培,有利于给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安全、环保的果品;有效防止生产环境的污染;破解国际贸易堡垒,促进苹果销售的全球化,是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促使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有机果园生产要求及静宁果业生产实际,静宁苹果盛果期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苹果产业经过10多年的磨合调整,生产规模缩小,果实品质提高。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2004年在果市持续多年低迷后,终于“多云转晴”,果价上升。市场复苏,2005年可算得上近10年的“艳阳天”,从采果开始到20016年“五一”前后,果价持续走高,特别是从事果品贩运和贮存的,挣了个钵满缸溢,苹果生产形势的好转。极大的调动了果农务果的积极性,2006年果农加大投入,加之天公作美,苹果大丰收。市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相似文献   

19.
红富士是苹果的主栽品种,我市红富士面 积、产量占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以上。 由于近几年来苹果市场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不 高,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投入下降;又因果园 枝量过大,影响果实着色,致使优质高档果比例 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我们要充 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 技术,生产优质高档果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使果品生产真正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根 据当前苹果生产的现状,结合先进的生产管理 技术,就生产优质红富士果品的主要栽培技术 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俄罗斯果蔬进口禁令造成的苹果滞销压力,波兰政府借助其在"一带一路"中的特殊区位,及中波国家元首国事访问契机,成功签署中波苹果贸易协议,率先打开中国苹果进口市场。波兰苹果质优价低,短期内会对中国中高端鲜食苹果市场形成较大冲击;长期来看,随着中波果品贸易深化,波兰果业发展与规划、生产与经营、组织与协作、营销与贸易、文化培育及传承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会对中国果业的发展产生正向引导作用。业界需要准确研判中波苹果贸易趋势,以及对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及市场的影响,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时期,制定苹果产业发展规制政策与贸易促进政策,力促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