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荒山造林过程中,强化苗木质量管理,对于提升苗木成活率和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结合山西省大同市荒山造林实践经验,对荒山造林苗木质量管理的要点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期望为同行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业工程对我国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苗木栽培的过程中,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移植造林技术直接决定了苗木的成活率,由此看来,只有加强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重视,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本文将对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技术的要点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分析,探讨苗木培育及苗木栽培技术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工作顺利进行,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和裸根苗(对照)造林的8个树种的成活率、栽植初期生长量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时侧柏苗的造林成本。结果表明:应用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造林的8个树种的平均成活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151.9%~522.8%,栽植当年平均新梢生长量提高325.0%~1475.0%;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侧柏)与塑料袋容器苗(侧柏)的造林成本相当,比裸根苗降低30.5%~32.1%,蘸泥浆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成本基本相当。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在造林初期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大,生长状况良好,其造林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 杨树,多采用大株行距,大苗,小密度造林,单位面积株数少,造林成活情况对林分出材量有较大影响。即使第二年进行补植,也往往生长落后,难以弥补第一次成活率不高造成的损失。当前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苗木在造林前浸水,选适宜的造林季节,采用随起随栽的方法,栽植后立即灌水、截根探栽等。这些方法都是生产中常见的,但均不太理想,尤其苗木需要长途运输或起苗至栽植间隔较长时,常因苗木失水过多影响苗木成活。为了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延长苗木寿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作者结合农村造林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药剂处理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有二定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杉木不同苗木造林效果,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进行了杉木容器苗和大田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木造林的成活率和一年生树高大于大田苗木造林,而2年、3年生树高小于大田苗木造林,但这些差别均较小,方差分析均没有显著差异。容器苗木造林的苗木费和造林工资两项目费用为6000元/hm^2,而大田苗木造林的苗木费和造林工资两项目费用为3500元/hm^2,容器苗木造林远高于大田苗木造林。因此杉木造林还是以大田苗木造林较好。  相似文献   

6.
曹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81+1084-1081,1084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介绍了瓮安县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分析了种苗供需余缺情况,并对种苗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苗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油茶F_1代苗木分级对盛果期生长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闽侯桐口林场油茶杂优F1代5个杂交组合,按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同时视成活苗木具体数量将不同杂交组合的苗木分为3或4个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在造林18年后的2003、2004、2005和2007年进行生长量调查,并对逐年树高、冠幅乘积和产果量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对造林18-22年的生长量差异影响不显著,苗木分级与树高、冠幅乘积和产果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处理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一年生苗木造林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有不同的作用。试验条件下,实验所用的各种药剂都能促进苗木的平衡发育;不同药剂对苗木的高、径生长作用差异很大,以生长粉6号、1号最佳。用生长粉6号、1号处理苗木,一年生华北落叶松的幼苗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各界对自然环境资源维护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造林绿化工程也随之如火如荼的不断发展。苗木移栽技术是造林绿化工程里的关键组成部分,苗木移栽过程中造成的成本开销是造林绿化建设工程里最关键的资金支出,若要确保苗木在工程建设中正常移栽,应当合理的改进有关技术用来更强的保证造林绿化工程的正常实施,已达到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工程的总体水平。探究了苗木移栽的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不高的特点,探讨了苗木移栽方式的使用手段,最后针对它在造林绿化工程里对影响苗木的成活率的不良因子给出了几条科学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苗木移栽技术是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苗木移栽技术可以增加苗木的成活率。如果在造林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注意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会导致苗木不必要的死亡,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损失。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政府积极倡导绿化建设,为人们打造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本文讲述了苗木移栽技术前的准备工作,影响苗木成活的因素以及苗木移栽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一、苗木的准备1、苗木旺盛的生机是苗木存活生长的重要前提,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是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苗木若失水过多,其生理机能就要遭到破坏,苗木就可能死亡。保护苗木,特别是保护苗木根系对保持苗木体内的含水率非常重要。2、苗木保护是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缩短苗木造林后根系恢复的时间,提高树木的存活率。苗木从苗圃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适生于沙区荒漠生境的灌木树种细枝岩黄耆引种到高寒冷凉山区育苗试验,1年生苗木还不能够用于造林,2年生苗木完全具备造林标准要求,并总结了细枝岩黄耆在高寒冷凉山区条件下的培育技术,为高寒干旱山区造林提供了更多的树种选择空间。经造林实验,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良好,可以在高寒冷凉山区造林。  相似文献   

13.
困难立地造林一直是林业工作的难点,由于困难立地造林因水资源匮乏、种苗缺乏、技术落后等困难使得造林难以进行,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困难立地造林经验,提出了困难立地采用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培育抗旱苗木、集水造林枝术、改变地形、适地适树的关键技术,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的维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造林绿化工程随着国民认知程度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发展。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绿化工程中,成本的支出主要来自于苗木移栽这一过程。如果技术成熟,苗木的成活率会大大加。但是在实际中苗木移栽技术存在着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是常用的确保苗种成活率以  相似文献   

15.
石岩 《新农业》2023,(21):47-48
<正>造林绿化苗木的质量影响着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保证苗木的供给质量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措施。造林绿化苗木供给是否科学,影响着绿化造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造林绿化苗木选择造林绿化苗木的选择极大地影响着苗木的成活率,绿化树木选择比较科学,其成活率通常情况下就比较高,反则其成活率就比较低,  相似文献   

16.
<正>苗木的保存是指苗木从土壤脱离以后,在栽植到造林地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怎样能够不失去生命力,并能保持苗木的活性,现将苗木的保存具体叙述如下:1苗木保存的条件首先苗木必须是活着的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并且栽植到造林地或者栽植到容器里面,能够继续在适当的环境里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非适宜季节造林苗木成活率和造林成效。[方法]应用轻基质环保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苗在夏季高温季节造林,在造林6个月后测定苗木成活率、苗木生长量、苗木展根量3项指标。[结果]应用轻基质环保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苗木成活率和造林成效提高。[结论]该技术可延长造林季节并解决在非适宜季节造林成效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春玲 《北京农业》2012,(12):185-186
针对目前红花木莲人工培育、造林过程中,采用的整地规格不一致,导致造林地块苗木长势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过采取不同的整地规格进行造林,观察红花木莲幼苗长势情况,试图找出整地规格对苗木早期长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苗木培育和造林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林业的整体发展。若苗木培育和造林工作不够科学,苗木的成活率将得不到保证,进而显著降低造林质量。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林业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要点熟练掌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规范开展培育和造林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对樟子松造林季节的调查研究表明:1樟子松在春季和雨季都可以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2由树木新梢高生长量可见,以雨季造林最佳,雨季造林连续2年的高生长量远大于春季栽植的苗木;3樟子松不适宜秋季造林,翌年早春苗木风干死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