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后期倒伏是指水稻齐穗后至灌浆成熟阶段发生的倒伏。水稻在这一重要时期发生倒伏,不仅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而且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影响稻谷产量及其稻米品质,同时还给人工或机械收割带来困难。因此,生产上要针对水稻后期倒伏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越光、佐贺18、日本晴、日光4个品种田间发病分级和MA-30A测食味的方法,研究水稻纹枯病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纹枯病危害使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谷粒厚度、宽度减小,成熟度降低,千粒重下降;粘度、味度值降低。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19,(5):38-41
本研究以津粳253、润农4号和晶两优1212为材料,通过对比分析2017、2018年的试验数据,研究生育期间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导致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下降,3个品种(津粳253、润农4号和晶两优1212)产量分别降低13.0%、9.1%和29.0%;而稻米的垩白质粒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明显,稻米食味值降低。该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结实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筛选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以牡丹江27为试材,研究隔寒增温超早育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水稻的产量和碾米品质优于常规育秧。隔寒增温超早育秧群体有效穗数低于常规育苗,但抽穗期较常规育苗的早5d,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于常规育苗。稻米灌浆充足成熟度好,稻米整精米率提高8.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较常规育苗略有下降,但蛋白质含量低于常规育苗。  相似文献   

5.
对水稻进行有机栽培、高产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有机栽培条件下株高、穗长略高于高产栽培,但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偏低,产量也明显低于高产栽培;从稻米品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机栽培并不能改善水稻碾米的性状,平均垩白粒率表现为增大,而垩白度减小,直链淀粉减少,胶稠度增加,食味值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
水稻后期倒伏是指水稻齐穗后至灌浆成熟阶段发生的倒伏.水稻在这一重要时期发生倒伏,不仅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而且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影响稻谷产量及其稻米品质,同时还给人工或机械收割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应用无机-矿质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无机一矿质复混肥料可以促进水稻分蘖、防止植倒伏,667m^2施无机-矿质肥料25kg,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2.1%,千粒墼中2.0g,空秕率降低11.1%,施用无机-矿质肥料可以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精米率,降低垩白率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加稻米的食味性。  相似文献   

8.
灌浆期至乳熟期的水稻倒伏,不仅增加了收割成本,浪费劳力,减少产量,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还影响稻米品质,为了进一步探索水稻倒伏对稻谷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程度,提高稻米品质,正确指导灾后生产自救,2007年9月开始就水稻倒伏扶正进行多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倒伏后扶正比不扶正亩效益增加明显;并且水稻同一时间倒伏不同时间扶正,随着扶正时间的推迟而产量不断减少,扶正的时间越早增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倒伏不仅极大的影响了水稻产量,而且对稻米品质也有很大影响。自20世纪50、60年代从矮秆基因被用于水稻抗倒伏品种的选育以来,倒伏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倒伏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即使近些年来育成的半矮秆耐肥抗倒高产品种,也同样有倒伏的问题(陈温福、徐正进,2003)。  相似文献   

10.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象牙香珍、天两优953、鄂中5号、天源粳036及泰优390等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稻虾共作系统中,研究不同播期(5月21日、6月6日和6月21日)对水稻的生育期、倒伏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影响全生育期缩短的主要因素是播种至拔节时期的推迟,大部分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逐渐增加;5个水稻品种中天源粳036、天两优953和泰优390的抗倒伏能力较好;随着播期推迟,5个水稻品种产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造成水稻产量升高的主要构成因子是单位面积有效穗和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呈升高的趋势,5个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度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明确基肥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巢湖布置了中稻不同锌肥用量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通过对不同锌肥用量下水稻产量、锌养分吸收、稻米品质和土壤有效锌含量差异分析,明确安徽省巢湖中稻的锌肥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基施锌肥水稻增产2.9%-5.8%,增产效果随着锌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增加趋势。除了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施锌也明显增加水稻不同器官中锌的含量,与不施锌肥相比,水稻籽粒锌含量增幅为17.4%-32.0%,茎秆锌含量增幅为55.4%-68.9%;水稻籽粒锌积累量增幅为19.6%-32.1%,茎秆锌积累量增幅为19.0%-35.2%。除之之外,施锌肥后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肥相比,施锌肥增加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综上所述合理的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稻米中锌的含量,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提高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绿色优质栽培实质就是水稻品质栽培,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是绿色优质稻米生产重要的前提条件,优良品种只有与优化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如在栽培过程中不能对不利环境条件加以调控。1.水稻倒伏1.1倒伏时间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水稻倒伏的时间不同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一般在灌浆乳熟期发生倒伏对产量和米质影响最大。据1990-2010年21年调查结果:黑龙江省粳稻在乳熟期发生倒伏减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两种肥料处理对水稻生育、产量、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施倍得生物有机茵肥可以减少氮肥量176.7kg/hm2(256.83%),并能获得与化学肥料相同的增产比率,同时还缩短水稻生育期2~11天,降低植株高度6~8 cm,增强抗倒伏能力.保证安全成熟,并能提高水稻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成熟率.施用生物菌肥还能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和胶稠度,降低垩白率、垩白度,改善稻米食味.生物有机茵肥还能提高籽粒中铁、钙和镁的含量,降低铜含量,改善稻米的营养成分,提高人体所需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平均比常温对照下降25个百分点以上,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高温也显著(P<0.05)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尽管各品种对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是高温对所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培育耐热品种是解决热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近期内,关键在于进行种植制度调整与栽培技术创新,以提高植株生态避热和生理抗热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试验采用规范化设计,以"沈稻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水稻播种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品质性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受处理因子影响变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差异较小。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氮量,增施氮肥穗数增加,但同时千粒重降低。施氮有利于糙米率和精米率的提高,但同时稻米垩白粒率明显增加,食味值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插秧穴距,穗数和穗粒数都有增加的趋势,有利于提高碾磨品质,同时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各处理因子对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均不显著。群体净同化率与抽穗后干物生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最大叶面积指数与总干物重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原生态稻米生产的发展,水稻稻曲病已成为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集中发生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单季稻地区,造成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产量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对稻米的品质、人畜安全、自然环境造成了危害,直接威胁到原生态水稻的安全生产。为此,笔者对本乡镇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水稻生产期间由于受16号“罗莎”强台风的侵袭,导致我市部分水稻于10月8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制约水稻的丰产丰收。受台风影响,倒伏水稻的千粒重及产量则明显下降,据水稻收获时采样测定(同田块中分未倒、半倒和全倒取样),水稻倒伏与否对千粒重和产量影响的差异较大,从倒伏时间看,不同品种离收获时间在17,24天之间,  相似文献   

18.
马义虎  葛立立  杨凯鹏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8-8891,8894
从有机肥分类、有机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以及有机肥对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开展有机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合理使用有机肥、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品种黄华占和隆晶优570为供试材料,进行抽穗期17℃低温胁迫处理,设置处理时间为1、3、4和7 d,以常温处理为对照,研究抽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低温胁迫会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速率,进而降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结实率、千粒重以及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造成严重减产,同时抽穗期低温冷害还会提高水稻的垩白度、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导致稻米品质下降,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影响越大;2个水稻品种中黄华占的抗低温能力明显强于隆晶优570.  相似文献   

20.
水稻在栽培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倒伏的情况,这会对水稻的正常生长、产量、品质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提高水稻产量,并且降低因倒伏所造成的籽粒成熟度下降、千粒重下降的问题,需要对水稻的倒伏情况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症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以象牙香占品种为例,介绍了象牙香占抗倒伏的栽培技术,旨在为更多的农民朋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