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曾绩 《食用菌》2006,28(3):45-45
草菇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室外稻草生料堆式栽培,虽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产量低且不稳定,生物学效益平均只有7%左右;以稻草为主料,二次发酵床架式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一般为10%~20%,比室外堆栽提高2~3倍。但对于大面积栽培,培养料发酵处理需要花大量的劳动力;广东等地推广的室内巴氏消毒处理栽培法,一般以棉子壳、废棉为主料,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在25%~35%,但生产成本高、病虫害多、稳定性差。至今为止,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草菇栽培模式,但因其特有的种性和生态习性使得这些人工栽培模式的产量低且不稳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木薯茎杆栽培金针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食用菌》2004,26(2):23-24
广西是木薯生产大省,每年木薯收获后,茎杆随地丢弃,下脚料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经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分析,木薯茎杆含粗纤维32.7%,碳永化合物50.3%,适宜栽培食用菌。为此,几年来笔者利用木薯下脚料进行栽培平菇、杨树菇和金针菇,均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木薯茎杆栽培金针菇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桑枝高产栽培黑木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有关部门测定,桑条中含粗蛋白5.84%,纤维素51,48%,木质素18.01%,半纤维23.02%,灰分1.57%,同时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特殊成分,是栽培黑木耳的上等原料。桑枝栽培黑木耳效益较高,1.2kg桑枝可以生产1棒黑木耳,产黑木耳干品0.15-0.18kg,成龄桑园产干桑条1200kg/667m2,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大棚地栽”,顾名思义,就是在利用空闲大棚搭阴棚,直接在地床上栽培双孢蘑菇。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省、操作简便、栽培管理方便、周期短、效益高、实用性强的蘑菇栽培技术。浙江省菇房床架栽培110m。面积用干料2500-3500kg,收鲜菇800—1000kg,生物转化率为25%-30%;而大棚地栽110m。投料1350-1500kg,通常可收500-700kg鲜菇,生物转化率为37.1%-46%,高的可达5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花菇栽培的系统性研究,得出陇南山区花菇栽培最佳技术模式,使香菇中花菇的比例,由过去的10%以下提高到54.1%-56.1%,产量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6.
1吊瓜嫁接栽培的优点1.1提高抗逆性 吊瓜若连作栽培,病害发生严重,轻则死株率30%-40%,重则全园绝收。据调查,在连续种植5年以上的吊瓜园,病毒病、蔓枯病的发病率达90%以上。嫁接能提高吊瓜植株的抗逆性,明显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沼肥(包括沼渣和沼液)栽培双孢菇,拓宽了蘑菇高效生产途径,有效满足了牛粪少、稻草多、沼气池多地区栽培蘑菇的要求,同时较传统种植方式具有杂菇少,管理方便,节省劳力,成本下降36%,产量可提高15%,一、二级菇比重大等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天宝 《食用菌》2001,23(5):24-24
桑枝是养蚕的副产品,一般作为燃料。我们利用桑枝生产黑木耳,使之变废为宝。桑枝屑非常适宜种植黑木耳,不但可使生产成本比棉子壳下降一半,而且地栽出的黑木耳的耳片大、肉质厚、色泽深、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130%~150%。现把具体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栽培时间与配方 一般春季栽培在3~4月制菌袋,4~6月出耳管理;秋季栽培是7~8月制菌袋,9~10月出耳管理。配方:桑枝屑78%,麸皮20%,糖1%,石膏1%,含水量60%~65%,用生石灰调到pH8~9。2 制菌袋与灭菌 桑枝用切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状木屑,…  相似文献   

9.
果树设施栽培,因设施空间的限制,设施内光照仅为自然光照的60%~70%,树体徒长又会进一步恶化个体或群体光照。所以设施栽培对果树有两点基本要求:一是树体矮化紧凑,便于密植与调控;二是易花早果,早期效益高,并便于更新。目前,适于设施栽培的核果类树种,  相似文献   

10.
花生秧栽平菇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秧栽平菇高产技术要点邢贞喜,孔凡娟(山东日照市工业学校262300)据测定:花生秧含粗蛋白质6.6%,粗脂肪1.2%,粗纤维33.2%,无氮浸出物41.3%,营养成份适合平菇高产栽培。近年,我县棉籽壳货紧价扬。许多菇农用花生秧栽培平菇,但生物学效...  相似文献   

11.
蚕豆收获之后,其茎秆一般用作燃料烧掉,但若用来栽培草菇,则是一种仅次于棉籽壳的优质原料。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蚕豆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麦草原料的2~3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100kg原料经栽培后可产鲜草菇40kg左右,收入400余元。其栽培技术如下。①原料处理蚕豆脱粒后,将其茎秆充分晒干,铺在场地上用石磙或机械反复碾压,使其破碎成5~10cm的小段。②培养料配方蚕豆秆80%,干牛粪粉10%,麦麸或米糠4%,油菜籽饼粉2%,过磷酸钙2%,石膏粉2%。另加石灰粉5%(对水拌料)。pH值9,含水量6…  相似文献   

12.
设施栽培甘蓝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DB61/T399-2007)适用于陕西省内设施栽培甘蓝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防治目标是对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病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温室立体栽培姬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温室姬菇与蔬菜、葡萄、草莓等立体栽培形式,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立体形式、改变菇畦宽度、切割料体、提早放风等四项技术关键,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北方地区规范化高产栽培模式,生物学效率高达200%~250%,经济效益是单一生产蔬菜的4~6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临猗县是苹果栽培大县,迄今栽培面积已超过8.5万公顷,随着无公害苹果生产的发展,苹果套塑膜袋栽培已基本普及。带之而来的是果面红、黑点病加重,95%以上的果园皆有发生,尤以红富士和华冠品种发病严重,轻者病果占40%左右,重者超过80%,单靠喷钙和喷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直接影响膜袋栽培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笔者于2005年开始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5.
梨棚架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试验,梨棚架高水平栽培与普通栽培相比可减少风害落果45%以上,提高单果重20%以上。果实品质优,表现皮薄、果心小、肉质细脆、石细胞减少、汁液特多,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结果早,产量高。便于日常果园生产管理,节约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悠悠枣是原产于河北省涿鹿县的优良鲜食枣品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但长期处于庭院分散栽培状态。近年来,随着其市场价位的不断攀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在播种育苗中一直存在着出苗率低的问题,平均出苗率(商品苗出圃数占嫁接数的比例)仅为50%(同等条件下其他枣树品种则达到了86%)。其原因,一个是品种特性,一个是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育苗实践,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悠悠枣苗木生长规律,使苗木出圃率提高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张祖堂 《食用菌》2004,26(4):22-22
培养料二次发酵,是当前蘑菇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在本地已被淘汰)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笔者既是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又是蘑菇生产者,经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蘑菇二次发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辣椒每年栽培面积约为140万hm2以上,占世界辣椒总面积的90%以上,是仅次于白菜栽培面积的大宗蔬菜作物。育苗是辣椒生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优质健壮的辣椒苗木移栽后缓苗快、生长势齐、抗病性强,是辣椒种植取得丰产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瓯柑高接脐橙技术初报我镇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是温州市瓯海柑桔重点产区之一,主要品种有瓯柑、漳桔、桔。其中瓯柑占总产量的45%。近几年来由于其它柑桔良种冲击市场和本区商品经济飞速发展,柑桔栽培效益低的情况已日趋突出.为了提高栽培效益,改变瓯柑质劣价廉及卖...  相似文献   

20.
由于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常导致番茄轮作难以实施,引发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等,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嫁接换根是解决番茄连作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嫁接后,可增加产量33.04%~120.9%,抗病性明显增强,不但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发病时间明显推迟,而且非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降低,果实生长优良、单果质量增加、盛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解决了番茄连作导致严重减产的问题。番茄嫁接技术简便易学,投入成本低,能有效降低青枯病危害,提高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提高产量及无公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